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赛内兴奋剂检查可以分为通知陪护、候检、样品采集三个环节。以下结合赛内检查的程序及伦敦奥运会的一些基本情况,对运动员在三个环节中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配合检查谈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赛外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检查,通常也是高水平运动员接受最多的兴奋剂检查形式,运动员通常称这种检查为飞行检查.简称“飞检”,表明这种检查的突击性和时效性。实际上,这是兴奋剂检查工作开展早期产生的名词,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飞检”的规范名称应该是“赛外检查”,其定义为:任何非赛内检查的兴奋剂检查。通俗地说,赛外检查是指非比赛期间对运动员进行的事先无通知的突击性的兴奋剂检查。赛外检查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可能在运动员训练期间,也可能在运动员休假或其他时间。  相似文献   

3.
《辽宁体育科技》2011,(1):91-91
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公布的年度禁用清单,兴奋剂分为禁用物质与禁用方法。(一)所有场合(赛内和塞外)都禁用的物质为:(1)蛋白同化制剂。包括:蛋白同化雄性激素类固醇(AAS),如:睾酮和诺龙等;和其他蛋白同化制剂,如:克仑特罗等;  相似文献   

4.
一、禁用兴奋剂概况三十年代就有人对运动员在竞赛中使用兴奋剂提出异议。几十年后,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召开的体育科学会议上才首次做出决定,运动员禁止使用兴奋剂。国际奥委会将兴奋剂定义为:“参加竞赛的运动员将药物或任何物质摄入体内,或者用非常规的方法,或将非正常量的生理物质摄入体内,想以人为的和非正当的手段提高比赛成绩的做法称之为使用了兴奋剂。”规定凡在竞赛中被查出使用兴奋剂要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的处分。以后,各单项国际体育联合会也相继制订了禁用兴奋剂的条例。国际业余田联的规定则更坚决地指出:“凡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将终身剥夺比赛资格”。近代运动竞赛史上的这项新规  相似文献   

5.
《辽宁体育科技》2011,(2):106-106
兴奋剂违规行为包括以下8种类型:1.在从运动员体内采集的样品中发现禁用物质或其代谢物或标记物;2.运动员使用或企图使用某种禁用物质或禁用方法;3.接到依照反兴奋剂规则授权的检查通知后,拒绝样品采集、无正当理由未能完成样品采集或者其  相似文献   

6.
兴奋剂在英语中称“Dope”,是运动员为了提高成绩而服用的具有刺激性的禁用药物的统称。兴奋剂,犹如竞技体育的附骨之蛆。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连续出现多起运动员因被检测出服用兴奋剂类药物而被奥运会“除名”的事迹,这为世界各国运动员敲响了警钟。据了解,2012年的第三季度中,反兴奋剂中心一共进行了2886例兴奋剂检查,其中8月份的赛内检查为138例,其中一例阳性是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发现的,这说明青少年体育中使用兴奋剂应该引起进一步重视。本期的《青少年体育》杂志特邀请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白旭盛为我们梳理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现状和危害、分析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原因,并提出加强青少年反兴奋剂教育、扩大兴奋剂检测范围、修改相关法律条文以加重对相关人员处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游办 《游泳》2005,(3):5-5
高举反兴奋剂的旗帜,保持和维护中国游泳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是中国游泳工作者的共同心声。中国游泳协会一年一度的反兴奋剂大会于哈尔滨召开。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桦在会上宣布,2004年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共对全国25个单位的352名运动员进行了724次赛内、赛外和血液兴奋剂检测。检测总人数占游泳项目注册人数的33.65%,未发现一例兴奋剂阳性。这是中国游泳在2004年实现奥运会金牌突破同时的另一个收获。李桦说,2005年是全运会年,如何公平比赛、公平竞争,是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及管理者都必  相似文献   

8.
一、世界游泳教练协会提出新建议 今年8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泛太平洋游泳锦标赛期间,世界游泳教练协会就运动员的赛外兴奋剂检查问题向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提出了一项新的建议。这项建议的核心就是,要求国际泳联对各国所有可能参加明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运动员进行赛外突击检查。 建议共分三点: 1.到1996年1月1日为止,所有希望参加明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游泳比赛的国家都应当列出一份该国可能参赛的运动员的名单,并将该名单送交国际泳联。只有被列入名单的运动员届时才能参加比赛: 2.这些运动员每人将接受一次赛外检查,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都要对在比赛中表现出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授予“公正比赛”传统奖。“公正比赛”概念同服用兴奋剂是不相容的。在西方业余体育运动中兴奋剂问题日趋严重.体育和医学的进步反而加深其泛滥。在西方,运动员和教炼员都乞灵于每种新澈素,从不考虑使用后果。他们每个人都知道所有禁药的特性,并能流畅地说出既能获取胜利又可逃避惩罚的各种最有效的方法。科隆的霍里曼教授近三年对七千名西德运动员进行兴奋剂分析。调查结果令人瞠目结舌。被检查的人定时服用兴奋剂的超过70%。西方兴奋剂的流行引起进步体育活动家和学者的不安,因为越来越明显的是,记入主要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大型的国际比赛中,兴奋剂检查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它是维护体育竞赛中的道德水准和运动员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第11届亚运会兴奋剂检查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其检查的程序,方法是怎样规定的。本文依据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以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11.
《辽宁体育科技》2011,(2):15-15
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国际反兴奋剂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1961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成立,1964年颁布第一个《医务条例》。2.1968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宣布了禁用药物清单,并在第19届夏季奥运会上正式施行兴奋剂检查工作,一名现代五项运动员因酒精超标成为奥运会检查史上第一位阳性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兴奋剂与禁用物质、手段对于“兴奋剂”一词的使用一直就存在着误区,这从国际奥委会1999年1月31日公布的《国际奥委会医学章程·禁用物质类与禁用手段》中便可略知一二。章程中规定“兴奋剂”分为三大类:禁用物质、禁用手段和限用物质。禁用物质包括:1.刺激剂。这是人们平常理解中的兴奋剂,即在比赛中可以短时间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和耐力;2.麻醉剂。包括吗啡、杜冷丁等;3.蛋白同化制剂(合成类固醇及β激动剂)。这也是人们平常理  相似文献   

13.
《辽宁体育科技》2011,(1):77-77
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国际反兴奋剂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1961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成立,1964年颁布第一个《医务条例》。2.1968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宣布了禁用药物清单,并在第19届夏季奥运会上正式施行兴奋剂检查工作,一名现代五项运动员因酒精超标成为奥运会检查史上第一位阳性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2011年禁用清单》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现就《2011年禁用清单》与《2010年禁用清单》的不同点说明如下:介绍部分(S0)新增的S0部分是指那些尚未被卫生管理部门正式批准使用且未包括在禁用清单里的物质,此类物质禁用。第一部分:赛内和赛外都禁用的物质和方法禁用物质S2.肽类激素、生长因子和相关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一、治疗用药豁免的定义 治疗用药豁免是指运动员因治疗目的确需使用《禁用清单》中规定的禁用物质或方法时,依照规定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予以使用。治疗用药豁免工作是反兴奋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反兴奋剂工作方针,防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同时出于治疗伤病的目的,经治疗用药豁免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允许运动员使用某些禁用物质或方法,以利于运动员的伤病得到及时、安全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于2005年8月6-14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这是田径界的一大盛会,也是本年度最为重要的赛事之一。全世界的田径好手云集于此,其中包括我们国家的110米栏飞人——刘翔。各国的顶尖田径运动员在赛场上一决高下,整个赛程非常紧张激烈。但是在这之前,他们必须过一关,那就是兴奋剂检测。众所周知,国际田联的兴奋剂检测是世界上的所有体育联合会中最为严格的,除了赛内检查以外,在平时训练  相似文献   

17.
国际田联从2003年起对运动员排名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把原来计算运动员当年比赛最好成绩从5次改为6次。 国际田联世界排名制度于2001年正式生效,排名的计算方法按照运动员在当年参加的所有国际比赛中取5次最好成绩折合为分数。新方法将5次最好成绩改为6次,时间从公布排名前的365天之内算起,在这个时间内取得的成绩都将对运动员的排名分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体育仲裁院(CAS)仲裁庭认定俄罗斯著名运动员莎拉波娃的兴奋剂违纪行为并非故意,且不构成重大过错,将她的禁赛期由2年减缩到15个月。但该案的裁决存在若干问题。运动员在没有医药专业背景或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自行核对兴奋剂禁用清单存在重大风险。适用于马术案件的“委托理论”对其他体育项目内的兴奋剂案件并不合适,代理人的错误应当由运动员本人承担责任。运动员在兴奋剂检测时故意隐瞒自己的药物使用情况可能构成重大过错的证据之一。由于运动员有义务知悉禁用清单的内容,体育组织未能即时告知禁用清单新修订的情况并不能减轻运动员兴奋剂违纪的过错。违禁物质的代谢时间长可能会对判断运动员的过错程度产生影响。在认定运动员兴奋剂违纪的故意时,以客观主义的解释方法代替主观主义的解释方法,来分析运动员对兴奋剂违纪高风险的认知程度,更有利于打击兴奋剂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9.
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控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比赛中,金牌与银牌的差距只能以厘米或千分之几秒来计算。为了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取得金牌,除采用各种训练手段来提高运动能力以外,也有人使用药物作为强壮剂。药物的滥用从伦理道德上违反了体育运动本来的原则,同时也损害运动员的健康,因而遭到全世界运动医学界和舆论界的极力反对。尽管二十多年来抗兴奋剂使用的运动未曾停止,但兴奋剂使用却仍未得到完全控制。1985年10月又有6名服用禁用药物的运动员被国际田联判罚终身不得参加田径比赛。为了防止运动员使用或误用兴奋剂,国家体委于1985年也作出了今后在国内开展抗兴奋剂工作的决定。这项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对于坚持我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原则和保证运动员的健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将对抗兴奋剂使用的手段及近来国际动态作简要的介绍,希望对运动医学和体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以来,俄罗斯赛艇运动员出现了一系列兴奋剂阳性事件。国际赛艇联合会宣布,所有的俄罗斯赛艇协会官员及教练员一年之内不得参加任何国际赛艇联合会的赛事和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