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体育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最为系统、科学和规范的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优势,并提出了通过开展羽毛球运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大学生掌握和提高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在体育教育改革时必须重视及思考的问题。针对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义,提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用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3.
张成胜 《体育师友》2012,35(5):56-58
高校是大学生成才的摇篮,也是大学生接受学校公共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的桥梁,它对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终身体育思想为视角,探讨终身体育和高校公共体育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校公共体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教学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左晓东 《体育世界》2011,(11):43-44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及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和高校公共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隋鹏翔 《体育世界》2011,(9):119-120
在我国学校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加强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及现阶段高校终身体育教育的情况,提出高校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途径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学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并要求各个体育项目课程也要相应的进行变革,明确社会职能,凸显时代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终身体育的时代价值,之后阐述了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武术教学社会职能的定位,最后分别从基于终身体育理念转变武术教学思想,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促进高校武术教学社会职能更好地发挥几个方面提出了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武术教学社会职能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的体育改革当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搜集近些年高校体育改革相关的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相关文献,并且进行总结和分析制定出措施,整理出影响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各种因素。为我国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增添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涛 《冰雪运动》2004,(10):50-52,56
冬季体育教育肩负着培养现代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使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是高校体育教育一项重要任务.要解决北方人在漫长寒冷的冬季坚持体育锻炼,就要在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中下功夫.就此,在终身体育的内涵、重要价值与作用、高校阶段对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措施方面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9.
姜雨 《体育博览》2011,(7X):57-57
高校体育教育是大学生掌握体育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提高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转变观念和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田径运动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研究表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中心任务;田径运动是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首选项目并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小群体教学法理论的探索研究,在大学武术选项课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法,并经过实验对比分析该教学法在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出在大学武术选项课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法的优点,分析出这一教学法对学生的身心和终生体育意识形成的积极作用,为大学武术选项课提供一种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并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开来,以供其它体育选项课的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问卷调查和实验对比的基础上,构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的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武术课堂教学和武术课外锻炼有机联系在一起。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武术技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米龙 《当代体育科技》2020,(9):180-180,182
探讨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健身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培养终身健身的体育意识,促进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了解大学生健身意识与行为的现状,找出不足,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对策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基础薄弱,大多数学生身体锻炼不够重视,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参与度不够高,不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这些情况,应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树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把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和行为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4.
少年拳剑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少年拳剑教学的成败,对中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有一定经验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少年拳剑风格特点的视角,分析了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和弊端,提出了转变教学思想、凸显审美价值、倡导趣味教学、注重互动评价的改革措施,这对普及传承中华武术,健全学生素质,有积极作用,对中学体育其它项目的教学改革也有迁移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武术文化在和谐校园中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强音,武术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健身功能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和谐校园中,武术文化尤为重要,它可以达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幼儿智力武术游戏创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及武术运动的基本规律为依据,研究幼儿武术游戏相关理论。遵循游戏创编原理,探究幼儿武术游戏创编的基本结构、创编要素、创编步骤。文章本着坚持游戏创编的科学性、易行性、趣味性、安全性、创新性的原则,从而探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改善幼儿园教学课程,开发幼儿对武术的启蒙认识和培养幼儿对武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为弘扬武学精神、促进武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对武术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存在诸如师资力量不强、设施落后、教学内容匮乏和教学方法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有进行积极的改革才能让高校武术教学符合时代要求,才能充分发挥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以,了解目前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现状和导引养生功的多种功法的健身作用;并通过实验法对普通大学生进行了18周导引养生功-八段锦功法练习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导引养生功对普通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影响。通过以上研究证实:它不仅具有健身效果明显,适用性强的特点,而且易成为终身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导引养生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庞亚俊 《精武》2012,(7):51-52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农村学校体育服务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角度,对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存在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体育服务意识淡薄,缺乏有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目标收效甚微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