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高考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影响性.自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新高考改革在全国分批试点启动.相比历次高考改革,此次新高考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更为明显和深刻.高校应明晰新高考在取消文理分科、明确选考科目、实现科学选才等方面的价值诉求,意识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模式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从而识别求变,主动作为,确立人才培养新理念,构建人才培养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高考改革何去何从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因其所具有的权威性、科学性、高效性等方面的优点,在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促使青少年努力学习、鼓励公平竞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也因统得过死、无法体现各地区各高校特色、加重应试的激烈程度等方面的局限,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考改革比以往更具有迫切性,本组笔谈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高考改革的方向、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自主招生不等于自行考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因其所具有的权威性、科学性、高效性等方面的优点,在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促使青少年努力学习、鼓励公平竞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也因统得过死、无法体现各地区各高校特色、加重应试的激烈程度等方面的局限,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考改革比以往更具有迫切性,本组笔谈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高考改革的方向、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考社会化考试改革的论题提出已久,但目前来看,改革主要还是停留在考试科目组成、科目分值、考试次数等方面的调整上,这与招考分离、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招考社会化改革还有较大距离。高考社会化不仅可以使中学教育摆脱高考桎梏,还可以促进高校特色选才和分类发展。高考社会化改革可以从报考走向社会化、考试机构走向社会化和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三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一轮高考改革全面启动,针对国家提出的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高校作为招生主体在高考改革中并未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出现了诸如科学类科目地位弱化、等级赋分制度延滞效应凸显、综合素质评价难以落地等问题。结合高校在高考改革中的现实表现,从社会需要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多元评价科学选才、实现高校招生机构专业化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在高考改革中应有的担当与作为。  相似文献   

6.
李金波 《教育评论》2020,(5):149-154
我国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分析世界各国的高校招生模式,可从国际的视角为我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我国与东欧国家从制度到体制等诸多方面长期相似,两者在考试招生的发展和改革方面仍然具有相当多的共性和互补性。东欧国家对学生综合评价的高校招生模式、必考与自选相结合的高考科目设置、自选科目与高校专业的紧密结合、不同难度设计的高考科目试卷、普通高中与职业中学互相融通招生、高校成为真正的招生主体和自主招生、高校录取中的一档多投方式等许多举措,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高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应对这次改革。通过对比分析高考综合改革前后西安交通大学生源质量的变化,客观地评价了高考综合改革的成效。从志愿填报方式、招生计划编制、育人模式和管理模式等角度分析了高考综合改革给高校带来的影响,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提出高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建立联动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思路和具体举措,并对高考综合改革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的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乐毅 《江苏高教》2008,(3):84-87
本文从高校自主招生与招生权的归属、教育公平、统一高考制度、高考改革配套机制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高校自主招生与高考改革的相关问题。高考与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招生权的归属问题,也就是主体性问题,高校自主招生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具体表现。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涉及教育机会的起点公平。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的高考录取标准,综合考评学生,也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自主招生改革恰恰是为了更加公平。改革现行的高考与招生制度,需要构建政府、中小学与高校各系统之间的配套机制、一种合作与分工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学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新功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学考和高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职责混淆、学考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学考和高考管理权限不明晰等问题,使学考在促进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作用有限,高考改革举步维艰.本文认为,学考与高考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明显区别,但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又是相互联动的.今后我国高考改革应该致力于正确定位政府在学考和高考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学考和高考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为我国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学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新功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学考和高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职责混淆、学考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学考和高考管理权限不明晰等问题,使学考在促进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作用有限,高考改革举步维艰.本文认为,学考与高考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明显区别,但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又是相互联动的.今后我国高考改革应该致力于正确定位政府在学考和高考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学考和高考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为我国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新课程在价值观、结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重大转变呼唤高考作出相应改革.应改革高考命题与阅卷机制,实现高考内容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考形式应由统一走向多样化,可以在分省命题的基础上试行分类高考和两阶段考试制度.高考成绩在高校招生中应由惟一标准转变为主要标准,逐步扩大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近年来高考在不断改革,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但由于两种改革属于不同领域,两者在目标、功能、重心、要求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致使高考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成了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与障碍。此外,高校自主招生在广有收效的同时,其发展方向以及部分高校将之等同于自主考试也日渐显现。有鉴于此,本期视点将从不同的视角对当前的高考改革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3.
徐伟念 《中国考试》2004,(10):16-18
2004年是高考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11个省市高考自主命题,使高考多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对于高校选拔新生、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改革导致的高考试卷形式多样化中,今年在上海、江苏、广东、广西4省市的3 X科目组中,化学科作为X之一是采用单科形式的考试。化学试卷延续了原高考“3 2”模式中化学试卷的成功之处。同  相似文献   

14.
高校招生考试是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它构成了高校人才资源培养的重要基础,在基础教育方面有突出的导向意义。作为国内教育的全局性问题,高考改革是深化教育和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必然趋向,在教育发展规划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当前,吉林省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只有不断完善对高考改革的理性认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制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招生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下篇为本文第二部分,从高校招生制度的社会功能和变革演进的驱动因素、引领和贯穿高校招生制度演进过程的指导思想、科学选才与公平选才的辩证关系、高校中学与考生从利益相关者到评价主体的变化、新高考对高考改革的延续深化和突破、功利应试惯性对高考改革的阻碍掣肘和克服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招生制度变革演进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6.
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在许多方面都实行了改革。总体来看,与考试技术相关的改革,大部分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比较曲折。高考改革要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顺应主流民意,才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具有长远的生命力。选择与社会物质和文明水平相适应的方式与进度,这是目前高考改革应当遵从的现实理性。高考改革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改成各高校单独招考,也不见得是以美国高校招考模式为依归,而是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身特色的招考制度。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与否与高考政策、高校招生录取政策、高考命题理论、高考命题技术等息息相关。其中命题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要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就应当提高高考命题的公平性与科学性。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来SAT命题改革的分析,探讨我国高考命题改革可从中获得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的政策设计,最终得以落实的根本是高校招录机制的改革;而新高考改革成效的最终检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基于对上海、浙江等地新高考改革政策试点情况的跟踪调研,从高校人才培养视角反观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初衷与试点实践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及其应对。研究发现:高校在具体分析生源的实际构成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了暑期补课、分层教学、优化培养方案、适当放开转专业等针对性措施;并在应对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选考科目前置引导、大类招生、生源培育、增强特色等改善招生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长远布局。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高校在采取应对措施时要慎之又慎,权衡好政策举措的利益得失。  相似文献   

19.
江苏高考改革方案自2008年实施至今已有4年。该方案在秉承课改精神、打破一试定终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但方案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偏离预期设想的问题。文章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从社会各方响应的滞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标准的缺失、高考改革目标的错位、高考功能的异化、方案本身的缺陷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江苏高考新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分析了出现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赵忱 《吉林教育》2000,(4):30-30
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对中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自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以来,高考在命题改革方面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逐步从考查知识向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