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讲解课文题目,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彭蕾 《考试周刊》2012,(11):37-37
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文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读好课文题目,激发阅读期待,概括文章内容,抓住课文文眼,升华文章中心,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了情感和审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首先读到的是题目,所以,题目可以说是文章的开端,它和课文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关系到全文的格调色彩,而且规定着作品的写作范围或中心。下面谈谈辨识课文题目的基本方法。一辨体裁文章体裁多种多样。标题往往用特定的语言形式,标示出鲜明的本文特征。例如,记  相似文献   

4.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重要部分。透过它,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内容和实质,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文章的精髓所在。既然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和把握如此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从小小的课文题目入手进行阅读教学无疑是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童的重要部分。透过它,可以了解到文童的内容和实质,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文章的精髓所在。既然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和把握如此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从小小的课文题目人手进行阅读教学无疑是个好方法。面对课文题目,教者如果赋予新的思路,并合理引导,巧妙点拨,必能使“妙”生辉,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和把握非常重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题目,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课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它的价值,巧用课题,利用“眼睛”为课堂教学引航。  相似文献   

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世人常用这句来形容眼睛之于人美的非凡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窗口,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抓住题目,读懂题目,是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在课文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先读题,从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8.
庖丁解牛,需"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方可游刃有余。同理,课文教学,教师也要找准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驱动和调控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迅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一、从题目切入,把握内容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俗称"题眼"。它往往是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的体现。抓住了它就能提纲挈领地把握全文。  相似文献   

9.
杨中林 《甘肃教育》2010,(12):23-23
一、解读文章题目得出研究课题 在研读一篇课文时,我们往往可以从题目中知其内蕴,窥其文意,得其意趣。因此,从解读文章题目入手得出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收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不安排预习,主要是考虑到课文和课文题目的特点,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题目中两个“死”字的含义,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问题,然后集体汇报,得出研究课题。紧扣题目阅读、品读、探究,解读了文字内蕴,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培养了学生借助文章题目进行有效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题目有时是把握文章内容的钥匙,本文的题目便是如此。阅读这篇说明文,我们首先要对题目进行研究,请同学考虑下列问题:1、题目是个什么词组?2、题目中的中心词是哪个,它交待了什么?修饰语是什么,它交待了什么?我们知道,阅读课文有时常用略读。所谓略读是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课文,了解文章的梗概,掌握文字的主要内容,为后来进一步钻研课文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阅读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探索研究的方式自主阅读,以获取和运用有关知识和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阅读的关键是要选准研读点,以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探索。那么如何确立研读点呢?1.以课文题目为研读点。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蕴含、折射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课文的题目为研读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如学习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若让学生仔细研读课题,抓住题眼“舍身”进行研读活动,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以课文作者为研读点。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篇和写名人故事的文章,以作者…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以后,他们所学课文篇目逐步增多,篇幅较长,内容加深。因此,从中年级起,就要逐步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一、读懂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窥察全篇;题目又是文章的灵魂,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路、情感都凝聚在题目中。因此,读课文就必须从题目入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娟 《考试周刊》2011,(69):50-50
课文题目是课文的眼睛,它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概括,是文章内蕴的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实质,窥视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文章的精髓所在。抓住它的特点进行研读,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或开门见山,或管中窥豹,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课文注释功能简说黑龙江/李健海课文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阅读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课文注释的作用,可增长百科知识,掌握足够的字词,提高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一、题目注释它的注释内容有:指明课文出处,解释题目中有关词语,说明编辑对原文是否有所删...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阅读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探索研究的方式自主阅读,以获取和运用有关知识或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阅读的关键是要选准研读点,以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探索。那么如何确立研读点呢?1.以课文题目为研读点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蕴含、透射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以课文的题目为研读点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如学习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若让学生仔细研读课题,抓住题眼——“舍身”进行研读活动,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以课文作者为研读点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篇和写名人故事的文章,以…  相似文献   

16.
题目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启示重点,点明中心 所以,阅读从题目开始,就能明确阅读方向,把据阅读重点,提高阅读效果。我们要学会对题目做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四册的重点是学习议论 ,全册教科书共收编议论文 2 5篇 (包括文言课文 )。同学们要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议论方法和语言运用技巧 ,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 ,为阅读课外更多的议论文打好基础。【阅读指要】一、要留意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议论文题目的审阅 ,可以明确论题和旨意。如 :《想和做》《怀疑与学问》等题目 ,告诉了读者议论的范围 ;而《“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俭以养德》等题目 ,使读者一目了然 ,明确论点。二、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它是作者通过认识和提炼生活材料而进…  相似文献   

18.
<正>庖丁解牛,需"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方可游刃有余。同理,课文教学,教师也要找准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驱动和调控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迅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一、从题目切入,把握内容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俗称"题眼"。它往往是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的体现。抓住了它就能提纲挈领地把握全文。例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我紧紧抓住课题引  相似文献   

19.
怎样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是统编五年制第七册教材阅读训练重点之一。有人把文章的题目比做“窗口”或“眼睛”,透过眼睛可以看到灵魂。学会破题是读懂课文的基本功。破题法就是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敲题目中蕴含的意思,同文章的内在联系、表现方法等。我们读文章抓住题目来理解,就可以“破窗而入”、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可以看到文章的大概。在小学高段教学中《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作文教学本身不是孤立的,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时,每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搞清楚题目的含义,从“眼睛”入手把握文章的“灵魂”。一、课前分析抓住中心,理清线索,总结分析进行验证。对于标题的分析,能够弄清题目与内容的内在关系。课前利用几分钟对标题进行分析找出关键词,对抓住中心,理清线索,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帮助。如《董存瑞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