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网络课程的信息表征与信息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重要载体。本文分析了优质网络课程的特点,网络课程中超媒体信息表征方式的优点与不足,网络课程常见信息结构形式和如何设计网络课程的信息结构。使网络课程信息的组织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课程内在体系,从而优化网络课程,提高网络课程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信息呈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认知负荷理论角度出发,对影响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学习者、信息内容和媒体类型)的各自特征和相互关系进行概要分析,并从网络课程中的信息呈现形式、超媒体信息表征、信息结构组织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网络课程信息的组织和呈现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减少阻碍学习的认知负荷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正>多媒体教学是指通过整合文本、图画、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媒体方式来表征和传递现实生活中规定的课程信息,通过对多种课程领域信息的整合来支持学生的决策,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1]。多媒体可以分成四个组成部分:设备、系统、应用和跨域。设备包括存储媒体、网络和基本的显示方式,如声音、视频和图像;系统包括多媒体资料库、操作系统和通讯系统;应用是指  相似文献   

4.
超媒体信息表征与网络学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核心信息表征方式,超媒体在赋予网络学习巨大潜在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超媒体信息表征方式及其对网络学习的影响,阐述了选择和设计网络学习方式的原则;综述了网络学习的主要认知活动及常见问题,并探讨了在组织实施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地提取信息和获取知识的策略,趋利避害,提高网络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育模式不断发生变革,网络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网上课程的建设迫在眉捷.为更快更好的建设网上课程,必须把握上网课程中媒体信息的运用与网站主体结构的设计.本文着重分析网络上各种媒体信息的特点,探讨上网课程应具备的主要功能结构要素与设计,以期对上网课程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介绍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超媒体CAI课件的数据组织结构,内容涉及超媒体CAI课件的知识表征、传统课件的设计、导航器的设计及超媒体CAI系统功能及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获取的来源开始发生变化,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的重要来源,人们面对的信息界面也由传统媒体单一的文字呈现方式变成现在由文字媒体、多媒体、流媒体、动画等形式的组成来呈现,界面的布局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大大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模式。该研究以网络课程中界面布局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信息获取效果的因素,以期了解界面布局对大学生在网络信息获取效果的影响,希望为信息传递界面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网络课程的特点制定网络课程的学习策略,只有结合网络课程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比较,充分体现了网络课程的特点。如下表:网络课程的学习,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突破传统课程的一些不足时,其自身的问题所在也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桎梏。目前的网络课程一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网络课程如果没有设计一个系统导航功能,学习者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如同进入迷宫无从下手,不能定网络课程传统课程内容组织方式非线性网状结构线性等级结构内容呈现方式单媒体(文本格式)、静态视多频媒、体音(频文等本)、、图动像态、图片、学习资…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网络课程研究囿于对媒体呈现方式的研究,而((PhotoShop图像处理》网络课程的教学研究认为,有效的网络课程首先应该注意它的内容组织方式。研究以迁移学习论为指导,从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角度,探索网络课程学习方式下的呈现方式,总结出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多种促进学习迁移的网络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0.
应用记忆原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基于这一理论前提,本文研究探讨了记忆基本原理与影响学习效果的四类网络课程信息表征形式.以运用认知心理活动策略和认知活动过程策略的语言类学科《大学英语》为案例,从情绪、目标、材料性质、组块和复习五方面分析了提高学习效率的记忆原理,分别开展大学英语网络课程信息表征的设计,并进行开发和应用.对应用情况的初步分析表明,设计影响记忆效果的网络课程,能够有效提高记忆效率,但由于学习者的原有水平、学习风格等存在差异,对信息表征效果的客观评价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信息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有关信息载体的几个问题,即信息与信息载体的进化;符号信息载体的特征;信息载体的层次划分;信息不是物理的而信息载体才是物理的。  相似文献   

12.
Digital disruption and an increasingly networked society drive rapid change in many professions and a corresponding need for change in tertiary education. Across the world, information education has, to date, prepared graduates for employment in discrete professions, such as librarianship, records management, archives and teacher librarianship. However,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practices are less defined and are demanding of new professional skill-sets and understandings.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that consulted Australia's tertiary academics about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 the academy and elicited a vision and a concern for future directions in Australian informatio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本文将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融入到数字图书馆信息集成服务中,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字图书馆信息集成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论述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和理解及信息时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提出提高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优化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要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入手,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静态角度分析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的基本组成要素: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主体、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评价对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目标和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分析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评价要素的动态关系,提出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an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w to higher education computing students that attempts to prepare them for professional computing practice.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ubiquitous its interactions with the law have become more numerou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actitioners, and in particular specialists in the newer roles of computer forensic analyst and computer forensic expert witnesses are increasingly affected by the law.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w and consider the issues of design, content and delivery of such modules to undergraduate computing students.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师范生面临教育信息化的严峻挑战,师范院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教育信息化过程的梳理,分析了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内涵、现状以及目前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特定信源符号在整个通信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针对信息论中描述的这些信源符号信息量的不足,采用自信息量与信源符号先验概率相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符号信息量概念.利用符号信息量来衡量特定信源符号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同时给出了符号信息量的数学特征和物理意义,理论证明有效刻画了通信过程中特定信源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未来图书馆存在的基本形态模式——复合图书馆,并对什么是复合图书馆进行了阐述。作者认为复合图书馆中的信息用户从事信息活动将受到知识结构、集成服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