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现代学科建制的美育,是我国现代性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门现代学科。有清晰美育学者身份的杜卫出版的《美育学》是其美育研究的集大成式成果。由于其自觉的美育学意识、自觉的“中国现代性”美育意识和自觉的学校美育意识,使得美育越来越成为一门现代学科。杜卫《美育学》对于美育专业化建设、美育的社会功能发挥以及现代自我的审美教育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然而,在美育越来越成为现代学科之时,也要警惕其学科化之弊,同时还要更为合理地理解“中国美育学”。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我国美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适逢西南联大建校85周年,西南大学举办“发扬西南联大精神暨新时代学校美育学术研讨会”,230位专家学者与会发言,总结了西南联大美育先驱的思想和卓越贡献,重申美育本质及其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并对新时期美学与美育、美育的生理与心理机制、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美育教学等宏观、微观问题进行探讨分享,提出美育的科学教育路径和社会生活路径,为我国美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诸多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的美育理论是以中国传统的美育思想作为其深厚的土壤,并借鉴西方美育思想而形成的。王国维倡导美育应有其独立的地位,在美育的领域内,美育的育德功能是第二位的,美育自身的价值才是第一位。这一思想是王国维提出培养“完全之人物”这一观点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期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非常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对美育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具有现代美育理论的价值。他根据学校美育的目标,提出通过赏析文艺作品、开展文娱活动、观赏自然风光等途径实施学校美育,并强调在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中渗透美育。  相似文献   

5.
“三全育人”视域下,美育如何赋能课程思政建设是美术院校育人的关键问题。美术院校美育赋能课程思政,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育人思想,有利于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美术高等教育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术院校美育赋能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存在全员育人主体对美育、思政认识不足,全程育人课程与美育、思政结合不紧密,全方位育人美育、课程、思政协同体系不健全等“三全育人”不全问题。应探索美术院校美育赋能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包括:树立全员“美育+思政”育人理念,形成全程“美育+课程”思政育人过程,构建全方位“美育思政+”育人体系。将美育结合课程思政,推进美术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6.
“五育并举”中美育的育人功能,不在于美育教学或者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与其他“四育”有什么不同,而在于美育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养成具有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功能。美育不是工具,不是中介,而是目的。通过分析中华美育从传统到现代贯通的内在性特点,可以把握美育育人功能、实践媒介、评价原则与其他四育的差异,提炼美育育人的性质特点和实践要点,服务于新时代美育话语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以美育人的一种教育活动。人类可以通过美育提升自身层次,实现自身美化。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出发,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提出学校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是实施美育的绝佳场所,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把美育浸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美育,并从美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及数学教学中的几种美育措施两方面论述了数学教学中为什么要进行美育教育及如何进行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相较于德智体劳育等其他领域,美育始终面临着一些独特的问题。如果说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教育者问题,那么,美育领域的教育者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故从科学共同体讨论入手,可进入中国当下大学美育学科共同体建构问题,即包括美育学科共同体的构成、离散性张力以及如何达致协同合力的路径等三个层面。美育是一个跨学科领域,美学(及相关学科)、艺术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是美育的四个支撑性学科,这些学科背景的差异既是美育学科共同体的生态,又是相互学习参照的根据。为此,当下美育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提倡美育学科想象力,克服固有学科的视角局限,学会从其他学科来看待美育,进而为各自学科寻找赋能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
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文章溯源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逻辑,分析高校美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时代价值,建议高校美育通过研究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美育资源,探索实施"三融三进"新途径,打造体验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相似文献   

11.
刘琴 《美育学刊》2023,(3):7-19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从政策、制度等层面为学校美育事业的发展理顺了思路、夯实了根基、打开了空间,美育研究也在这一顶层设计的推动下不断走向学理化并积极探索学科化发展。2022年美育研究在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美育实践的推动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在美育基本原理、中西美育史和美育思想史等方面产出了一系列学理性强、富有创见的成果,将美育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阐述化学教学中的美育,介绍了化学美育的内容以及美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听觉障碍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是特殊教育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美育的独立功能和听觉障碍学生人格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学校美育的三点建议,以期为听觉障碍学生的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美术教学中美育的作用,美育的途径和提高美育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其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也就是促进学生审美发展。美育教师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目标的专业人员,他们的能力和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美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需要成千上万合格美育教师,而美育教师的培养要以对学校美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认知为前提。因此,学校美育教师基本能力和素养的研究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根据学校美育的目标,结合我国师范艺术教育专业现状,学校美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掌握最基础的美育知识,理解所承担的艺术教育课程的美育目标;熟练掌握一门艺术的技能及其表情达意的语言;掌握至少一门艺术的系统知识,并能够理解和阐释这一门艺术中经典作品的人文内涵;从理论上认识儿童审美发展的心理特点;掌握“遵循美育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具备组织和辅导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的多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16.
媒介技术的嬗替是美育变革的重要动因。数字媒介技术在驱动美育主体、美育资源、美育场域、美育方式等特质嬗变的同时也引发了美育主体非自然性、资源不可控性、场域弱交互性、方式内疏离性等问题。鉴于此,该研究从美育人文立场的价值博弈、内容结构的秩序追求、场域拓展的核心要义、方式选择的意向指定等向度探赜并提出应对数字美育变革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美育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呼吁高校重视美育,并提出了高校美育改革与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目前美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处境窘迫,对高校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美育本身理解错误以及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课程滞后、师资匮乏等问题已成为高校美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忽视美育而引发了诸多问题,本文就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渗透美育的重要作用加以分析,并探索美育渗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华美育精神,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及高职院校美育体系升级改造的需要,分析审美领域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美育的意义,总结出“课程美育以现实美育为核心、用审美观照内心、课程美育的同而不统”的三条原则。基于此,提出在审美领域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美育实施策略,即引导学生认识美育,构筑和谐审美观念;创设多元审美情境,营造不同审美氛围;纳入测评考试体系,贯穿课程教学始终;拓宽学生审美视野,从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实践。实践证明,审美领域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美育能够加强学生敏锐的审美领悟,健全其高尚的审美情感,同时也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