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长安是一个古典文明的极致,《秦之声》是全国电视栏目“星光”四照的皇冠,成为文化上一种罕见的现象。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的同仁,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下,久居古城,胸怀天下,披沙砾金,乐以忘忧。在物欲横流的面前,于戏曲萧条之际,扫除浮艳之风,摒弃陈言旧套,唱响了时代颂歌,誉满三秦大地。丰富的内容,古典现代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周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10-210,209
在当今社会的建设中,无论什么样的建筑,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该建筑材料物美价廉,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可装饰性强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混凝土裂缝在建筑工程中是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而且阐述了混凝土裂缝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汪宝树 《知识窗》2007,(4):48-49
“血液清洁“是近年日本流行的健身健美全新理念,也是防病保健的基础,医学界喻称“血液革命”。有关专家认为,经常检测血液是否清洁,保持血液清洁流畅,及时清除血液污垢,改善血液循环及所需营养成分,有益预防常见疾病,延缓血管硬化,维持血管弹性,让人活力充盈,焕发生机,焕发青春,推迟衰老。  相似文献   

4.
时代呼唤创业者,环境造就创业者,但是面临飞速以展的时代和纷繁复杂的环境,创业者不是简单的,而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青年人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设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修养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青年创业者正应是“四个统一”的坚定实践者,具体地说,青年创业者要有思想和心理素质,战略和决断素质,知识和管理素质,学习和反思素质。  相似文献   

5.
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必须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我国人口多,不发达的基本国情出发,长期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把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促进人口安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抓紧抓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就在这时候,山洞突然骚动起来,远处传来嗡嗡嗡嗡的声音,乌苏比因为太专心于前面,竞没顾及身边的事情。嗡嗡声越来越近了,鸟苏比警觉到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了,他停下脚步,忽地,嗡嗡声夹着一股冷风朝他飞扑而来,鸟苏比下意识地将头一低,躲了开去,新能源火柴还亮着,他举起来,对住嗡嗡嗡嗡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郭振德 《科协论坛》2007,(12):15-16
山西省科协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整合媒体资源,搭建综合科技传媒平台,不断提高科技传播能力,以需求为导向,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开创了科普宣传的新局面,促进了山西科技传媒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东方社会,方便面成了忙碌的上班族们快速解决肚了“造反”问题的最佳选择。方便面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关,对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对它的发明者吴百福有所了解的人却寥若晨星,对其高超的经营智慧熟悉者更少,其实,他的发家历程,他的经营理念,他那允满了锐气的营销策略对我们今天的创业者仍是一笔足可受益终身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专利市场     
《发明与创新》2007,(2):46-47
一种停电保鲜冰箱,防水防火橱柜,携带终端机用底座,保温墙体,手机信号感应杯,多媒体智能情景跑步机控制器,自动空格录入英文法,可夹起地面杂物的拖把,鼾声自动治疗机,一种不怕漏气的轮胎。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翻开被历史尘封的一体式电脑“手卷”时,映入眼帘的不仅有当年叱咤风云的Commodore PET 2001、Macintosh一体式电脑雏形,还有风靡全球的iMac、eMac。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曾经的经典瞬间就灰飞烟灭了。然而,世间总会有轮回,至少对于一体式电脑来说,它等待重生的时间并非那么遥遥无期,在经历3年的萧条之后,它又回来了,只不过,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物是人非。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众地震认知度和防震减灾意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破坏性地震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程度。通过对有感地震发生后的表现,对社会公众地震认知度和防震减灾意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震后社会公众普遍缺乏避震意识和行为,关注地震三要素,对居住地未来发震心存忧虑,对防震减灾知识认知错误,对地震机构及工作人员评价过低。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薄弱,相关知识匮乏,对准确预报地震期望值过高,对地震机构工作了解片面。当前社会公众地震认知度和防震减灾意识难以适应大震应急的需要,会导致震灾扩大化,需要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减灾能力评价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数、灾害损失指数和综合减灾能力指数的具体表达公式。以淮河流域中游安徽段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积累一定时间的减灾能力评价数据基础上,可以对未来某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预测,为政府防灾减灾行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洪涝灾害为例研究了区域的综合风险,对研究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执行:主要困境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汶川震后主要工作已由应急抢险转入恢复重建阶段,政策执行成为下一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研究认为,巨灾导致政策执行面临快速性与复杂性、统一性与差异性、公平性与效率性、成本性与效益性、民主性与科学性、单一性与综合性以及决策性与执行性等主要困境。为此,恢复重建政策实施必须遵循"整体推进,全面覆盖;相对独立,平战结合;软硬并重,全面提升;减法推进,动态调整;立足基层,示范推广"的基本原则,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综合性政策平台,快速便捷、上下通达的社情民意反馈机制,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政策评估机制,以及恢复重建所需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保障系统,实施依托当地、能力建设优先的策略导向,构建主动型、开放式、动态性、减法式的政策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4.
牛方曲  高晓路  季珏 《资源科学》2012,34(2):359-366
基于中国县级尺度房屋结构、人口数据库、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研究建立了中国区域中长期房屋震灾损失评估系统。实现了对中国各区域未来可能的震灾房屋破坏情况的损失评估,基于此实现对灾害损失的各种统计与GIS可视化表达功能。利用该评估系统,决策人员可直观的把握各区域的房屋震灾可能的损失情况,为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灾后应急机制提供可靠依据。由于采用了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便于不同的用户远程访问,促进了研究成果到应用的转化和应用普及。该系统的构建为研究灾害防治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本防震抗震减灾新思路和新技术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防震抗震减灾技术发展的先行者。我国一些省区也是地震频发的地区,故日本在防震抗震减灾方面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日本这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述评,并建议我国在防震抗震减灾首先要有思路上的创新,防患于未然是最为有效的防震抗震减灾途径,要在防震抗震减灾中积极使用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完备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国减灾救灾标准的现状及其完备性对健全和完善减灾救灾标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中关两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分析了两国现有减灾救灾标准数量上的差异;同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综合、灾害监测预警、救灾准备、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和减灾6个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故障树。评价了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结果表明:中关两国已颁布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国共有减灾救灾相关标准779条,美国共有263条;中国现有标准中国标、行标、地标和企标分别有180条、358条、233条和8条;中国现行自然灾害相关标准有664条,其中强制性标准150条、推荐性标准493条和指导性文件1条;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的完备度为77.9%;地震和生物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度较高,分别为89.1%和88.2%,海洋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相对较低,完备度为51.0%。目前中国在自然灾害减灾救灾领域缺失需要完善的标准内容涉及应急预案的管理、社区综合减灾、灾情信息共享、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次生灾害防范和处置、生态系统恢复、灾区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治等。  相似文献   

17.
地震引发的四川旅游地灾害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玮 《软科学》2010,24(4):89-93
汶川地震给四川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地震引发的四川旅游灾害风险表现为市场风险、心理风险和安全风险三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定量研判可以看出,三类风险对于旅游业的影响不一,而各地区对于灾害的抗风险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应该提升产业风险意识、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合理转移风险来减少地震对四川旅游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宋英华  李旭彦  王喆  王黎 《科研管理》2015,36(11):170-175
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既能检验政府部门的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又能使广大群众快速学习到地震的安全防范与自救互救知识。为增强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实效性,构建了地震应急综合演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专家专业考评意见和群众参与度,并通过以评促建来规范地震应急综合演练体系化建设。以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专业考评意见和群众参与度的指标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效果评价中的多因素多层次信息进行定量化处理。通过2014年十堰市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效果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王星宇  陈鹏 《科教文汇》2012,(15):81-83
首先,介绍了地震形成的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次,通过对1999-2009年间的地震现场的灾害调查资料和损失评估的资料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采取以实际烈度区作为分配单元,建立适用于县级区域小尺度的地震风险分析模型;最后基于烈度的地震分析模型与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地震分析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由此说明在县级区域小尺度上,地震风险分析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李莉  姚珊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94-195
我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76年唐山市发生的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2万人,为20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作为一个灾难多发的国家,培养全民的灾难意识刻不容缓。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处于地震带的唐山市的大学生的防灾意识。结果发现尽管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地震防灾知识但他们的防灾意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