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的统觉理论包含的具体内容原则上可以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维度,一是面向经验的维度:一是面向主体(实存)的维度。结合康德关于统觉与经验、统觉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相关思想,这两个维度分别被诠释为"统觉作为经验的先验条件"和"统觉作为主体知识的限制性条件"。统觉是作为思维的形式而对经验具有建构作用。统觉最终的作用是经验性直观,而对于这个证明则分两个步骤展开,先是统觉对一般直观的客观有效性,然后是统觉对经验性直观的有效性。统觉作为先验自我意识对主体的先天知识起限制性的作用。先验谬误推理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对统觉的误解",消除这种误解就意味着限制主体知识的扩展。统觉的先验自我意识只能指示某主体的实存,不能表象该主体,也就不能作为构建关于主体的先天知识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论证的起点——论证的过程——论证的结果”的模式,通过深层解剖和考察认识的三种能力,得出 结论:认识有“先天接受力”、“先天时空形式”、“先天范畴”、“先验统觉”、“先验图型”、“先天知性原理”六个来源。  相似文献   

3.
章采用“论证的起点——论证的过程——论证的结果”的模式,通过深层解剖和考察认识的三种能力,得出结论:认识有“先天接受力”、“先天时空形式”、“先天范畴”、“先验统觉”、“先验图型”、“先天知性原理”六个来源。  相似文献   

4.
康德通过对统觉的“先验性”规定,为知识找到了确定的根据;通过论证统觉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使统觉与经验自我区分开来,自我的统一性保证了经验对象的统一性;通过对统觉的联结、综合、建立对象等功能的规定,使其成为对知识起主动构建作用的自建主体。  相似文献   

5.
康德想象力本身是感性的,却具有自发性的功能,它通过再生性综合和生产性综合,发挥着中介作用,想象力是实现感性和知性、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内在动力。想象力的作用就是要将统一的秩序性赋予感性杂多的质料,而这种统一的秩序性最终来源于先验统觉(自我意识)的综合统一性。“图型”构造的联结功能也是先验想象力的产物。康德实际揭示了从感性直观材料通过想象力的综合形成表象,再通过统觉的先验统一形成概念的一个认知过程。想象力的综合功能贯穿于整个经验性认知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冯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统觉”范畴。作为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他的“统觉”包括两个部分:所思的判断和能思的自证。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冯契的“统觉”范畴进行了探究:统觉的内涵、康德与冯契“统觉”范畴的异同、冯契“统觉”范畴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我思” ;他是用“直观自明的原则”把“我思”与存在直接同一 ,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结论。“我思”还是一种通过怀疑来剔除怀疑的抽象方法。笛卡系摸索形而上学得出第一原理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束缚 ,有很强烈的科学倾向。但是他的体系是建立在那些断定“自我”和上帝存在的命题之上 ,显示出其理论的最大缺陷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论证的起点--论证的过程--论证的结果"的模式,通过深层解剖和考察认识的三种能力,得出结论认识有"先天接受力"、"先天时空形式"、"先天范畴"、"先验统觉"、"先验图型"、"先天知性原理"六个来源.  相似文献   

9.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是基于“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手脑并用,同向共进,以做促思,以思导做,进而提升科学教学的品质。本文剖析了“做中学”实践中动手与动脑的心智价值,分析了动手与动脑在时序排列上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正确运用动手与动脑的实践策略,对“做中学”项目的有效实践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则和命题,在其思想中和整个哲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对这一命题所包含的“我”、“思”、“我在”、“故”等词分别作了比较详细的阐释和解析,并从整体上对这一命题就行了相应的把握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笔者认为尽管其理论有一些缺陷,但其仍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1.
冯契是中国哲学界第一位将“统觉”纳入认识论范畴的哲学家,他界定了统觉的涵义,考察了统觉的来源;阐明了统觉的功能;探讨了统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区分成熟典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抽象一般标准入手,论证了社会主义一般标准展开的两种历史顺序,提出了判断姓“社”姓“资”的五个现实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证了逻辑学界较为流行的“二难推理”的分类方法——以结论判断的类型作为区分“二难推理”简单式与复杂式的根据,是不科学的,并指出目前将“二难推理”分为简单式与复杂式是取决其结论,而分为构成式与破坏式则又取决其前提,这种分类的繁琐性。从而提出:应以“二难推理”所含假言肢的繁简为区分简单式与复杂式的根据;应以“二难推理”其结论是肯定或否定假言肢为区分构成式与破坏式的根据。最后建议将构成式和破坏式改换称谓为肯定式和否定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区分成熟典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抽象一般标准入手,论证了社会主义一般标准展开的两种历史顺序,提出了判断姓“社”姓“资”的五个现实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联觉来解释艺术通感往往把其与病态的幻觉混为一谈,并最终可能把艺术通感等同于一种变态或病态心理.提出以统觉解释艺术通感,提出审美统觉的概念,并将其与一般统觉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尝试对艺术通感下定义.  相似文献   

16.
议论文“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其根本原则是观点与材料的一致。然而,观点的普遍性与材料的特殊性不可能完全统一,若把“三要素”当成立论的金科玉律,其最大的危害就是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论点进行具体分析,对正例和反例进行个体分析,使议论文的结构多元化、结论深刻化,逐步达到“我思故我在”、“我反思故我在”、“我分析故我在”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使他们能够掌握教材的要点,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借助读的过程激活自身的数学思维,从而提升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数学学习中,以提高整体学习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读”与“思”的意义及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就如何搭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读”“思”框架展开了研究,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读“”思”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克里普克论证了“巴黎的标准米尺”是一个先验偶然命题。以语词和世界的关系为切入点,张海澎驳斥了克里普克的先验偶然命题。陈波分析论证了克里普克所举证的命题都不是先验偶然命题的适当例证。龙小平深入分析了先验偶然命题成立的两条理由,对“巴黎标准尺是一米长”既不是偶然命题也不是先验命题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刘叶涛分析了“巴黎米尺”在什么情况下是先验命题,并指出虽然“巴黎米尺”作为先验偶然命题的例证是不合适的,但是克里普克的先验偶然命题的观点仍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康德是唯心主义哲学家,是二元论者。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批判康德哲学,早已做过原则指示,标明了方向和路线,这是必须认真遵循的。对待康德哲学,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揭露和批判康德哲学中的先验唯心主义;同时,在辩证的否定中,估价和肯定康德哲学的合理成分。在康德认识论中,“综合”思想占有突出的地位。通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经常可以发现“综合”的思想在闪光。“先天综合判断”中有综合,“统觉的综合统一”中有综合,范畴体系的“三分法”中也有综合……康德何以这样注重“综合”?这自然要引起康德哲学研究者的兴趣和注意。  相似文献   

20.
在《四川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上发表过《“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必要、也不可能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其论证是否科学,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以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在这一理论问题上明辨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