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起到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现有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的不足,通过实验课独立设置,实验内容整合更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改变,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效果显著提高;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教学领域,可以解决传统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与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一些突出矛盾。结合地方高校对接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论述了应用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分析了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和组构模式。实践表明,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自主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地方高校应校企合作开发"层次化、模块化、体系化"的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立"高度仿真、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应用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积极开展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3.
龙自立 《考试周刊》2015,(16):159-160
随着整个社会土木学科的迅速发展,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土木工程作为传统工科专业,实验室及实验课程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相应的,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往往依附于理论课出现,其重要性容易被轻视,这就满足不了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的需求,必须通过设置独立实验课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吉首大学实际,探讨开展土木工程材料独立设置实验课的意义、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研究性实验,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为例,构建了包括选题确定、方案构建、方案实施和方案实施评价在内的实验教学模式,并且详细阐述了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实践表明,研究性"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性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该模式可为土木工程专业其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文针对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培养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为核心,从实验内容、研究性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旨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满足高校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等学校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文章针对当前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工程应用实践性体现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学科知识学习,注重实验课程建设与改革。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既增强了学生独立自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又显著提高了学生在实验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7.
结合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不断创新,优化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与教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181-183
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依据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课程特点,提出了科学的材料力学实验"互动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实现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制定弹性制实验进度计划,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展开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历来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在总结了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庞杂、涉及标准规范多、逻辑性较差等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核心教学法",在实验教学环节引入竞赛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在改善实验教学效果的同时,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对土木工程类专业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