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课堂语码转换由于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而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本文以外语教学目的为出发点,通过分析语言顺应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认为适时适量的L1输入会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并能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2.
语言顺应论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码转换的本质。指出语码转换实际上是人们根据具体语境动态地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基于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现象成因,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英汉两种语码转换进行了应用研究,旨在阐明教师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教师心理现实所做的顺应,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汉语间的语码转换是英语课堂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近几年来,外语课堂话语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本篇论文主要是通过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关于课堂语码转换的问卷调查的分析,概括总结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特点,频率,动机以及学生对此的态度,为规范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职业技术类院校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码转换是英语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文章研究了语码转换的功能,通过课堂录音及问卷调查得出结论:15%~40%的汉语使用量最能够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一直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近几年,语码转换在外语教学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以以英语专业两个不同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相互之间语码转换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为基础,剖析学生——学生互动中语码转换的原因,并探讨应对学生——学生互动中过多语码转换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是指大学英语课堂里教师授课时英语和汉语交替使用的语言现象,也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以教师话语为切入点,分别以输入假说与顺应论为理论依据,论证其存在的必然性,并且指出提高教师的元语用意识有利于适时、适量地使用语码转换,满足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常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学界对此现象颇具争议。通过对此类英汉语码转换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其诱因、动机以及在教学中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学生使用语码转换的动机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有些是由于学生目的语语言能力不足或交际策略缺乏所致,有些则是学生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而为。故在英语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妥善有效地处理母语与外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语用学涵义、诞生历程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综合分析,提出语用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五个启示:树立语用意识,转变教学理念;运用语用理论,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情感交流,培养交际能力;利用语码转换,提升教学效果;强化语用研究,促进教师发展。建议英语教师关注语用理论的发展,加强课堂话语研究,优化课堂言语行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所普通师范学院高级英语课语码转换调查结果的语用理据分析,探析了师生在教学互动中的语码转换动机、模式及功能,指出课堂语码转换是在特定教学环境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目的语输入,提高教学效果。研究还发现,课堂语码的选择是依赖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不仅是为了顺应语言现实,也顺应教师角色、心理动机和师生的英语水平,从而成功地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语即中文在国内大学英语课堂上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对浙江某高校7位英语教师(包括4名外教)进行了课堂观察和采访,旨在探究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的中文使用量、使用目的及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课堂中教师的平均中文使用量为5.5%,范围从0.8%到25.4%.此外,研究发现中文在英语课堂尤其是外教课堂中具有存在价值,如帮助学生建立一语与二语联系及延长其注意力持续周期等.  相似文献   

11.
对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一、三年级309名学生和37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码转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语码转换在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师生均持肯定态度,但教师比学生更关注语码转换的教学功能,对语码转换的赞成程度要高于学生;另外,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对语码转换要求较高,不同课程对语码转换的要求也有差异,其中语法和翻译课要求语码转换率最高,而听力和口语要求教师尽量不用语码转换。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不剥夺学生目标语输入的前提下适时适量使用语码转换,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习英语和懂得英语的学习者与日俱增,恰当运用语码转换传达信息和交流感情,能更加生动地反映出现代人的生活和学习风貌。本文根据语码转换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从语用学角度试图论述语码转换在日常交际中所体现的交流、方便、强调、委婉、简洁、弥补、解释等方面的语用功能,强调语码转换在日常交际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的结论。本文在分析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的同时,也让读者更加了解语码转换,有助于读者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适当地使用语码转换,从而更加顺畅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国内外近几年关于语码转换研究做一述评。首先探讨对语码转换的界定,指出统一语言内部同样存在语码转换。接着从语言学的角度即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方面评析了国内语码转换研究的主要理论,指出贡献和不足,从而加深我们对语码转换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言态度是人们对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言变体的感觉及评价。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教师课堂英汉语码转换使用的态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语码转换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很长时间以来,语码转换的研究一直局限于理论领域,尤其是社会语言学方面.Gumperz,Giles和Myers-scotten三人分别从成因、顺应理论和标记理论三种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研究.语码转换与面子理论在三种情况下存在关系:在多语或双语情况下的语码转换与面子保全原则,在标准与非标准的变体之间的转换,在同一变体之内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该选择母语或者目标语来进行教学一直是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其选择会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因此,在英语课堂上的英汉语码转换概念和必要性也值得讨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有别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其特殊性和职业性决定了英汉语码转换的必要性。提出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上应该适当使用汉语,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分析了语码转换的人际意义。对语码转换的形式和功能的分析说明语码转换具有丰富的人际意义,是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陆萍 《池州学院学报》2011,25(2):99-101
双语者常面临语言选择尤其是语码转换的问题。有诸多因素会影响双语者的语言选择包括语码转换。本文综合现有的文献,对影响语言选择的一些因素和理论作一总括,最后也介绍了语码转换研究的新方法-会话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码转换现象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多个学科的重视。从顺应论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是近年来语用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在日常实践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仍然存在,通过研究发现,进行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参与者角色以及心理现实的顺应。  相似文献   

20.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语码转换现象也广泛存在于各种文本中,其中公示语的语码转换就是典型的例子。本论文将通过问卷和实地调查来分析合肥公示语语码转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便为合肥的公示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