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自编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对吉林市高校的34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年级、是否落实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行为应对有显著影响;父亲职业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应对有显著影响。(2)大学生就业的认知应对、行为应对、总的应对方式与就业困难、追求完美、能力、目标不明确、焦虑恐惧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就业的情绪应对与就业困难、追求完美、能力、焦虑恐惧存在显著正相关。(3)大学生就业方式与焦虑自评总量表存在显著正相关。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从认知应对、情绪应对和行为应对三方面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希望对学者进一步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应对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工作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本论文从国家经济大环境、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就业观、企业用人理念四方面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不足,高等教育体制滞后,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企业急功近利的用人理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为此,笔者分别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就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据查阅文献并参考已有大学生就业困难研究的问卷,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理论结构,编制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被试为吉林市高校344名大学生,研究方法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维度可以分为追求完美、能力、目标不明确、焦虑和恐惧四个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作为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包括就业目的和择业意向、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影响就业因素重要性的认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高校应重点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并注重发展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7,(1):74-76
大学生就业困难及其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校园中存在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问题显得突出。就业困难主要包括:就业能力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心理困难及就业观念滞后等。而造成就业困难主要原因是部分毕业生就业意识淡薄、就业心理及能力的不足。多中心治理理论下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构建是高校就业工作新的帮扶理念,打造治理主体上、空间上、手段上及权力分配上的多中心,构建基于高校、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多主体平等合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帮扶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那些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或就业机遇欠佳的毕业生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成因大体可以分为由家庭困难因素主导、学业困难因素主导、能力/素质因素主导、身体/心理素质因素主导、专业/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主导这几类。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应从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完善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已久,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作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核心领域,历来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内部分大型企业与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将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需求与大学生自身拥有的就业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成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核心素质群应该由职业素质、社会兼容度、准职业形象、就业人格以及其他相关就业能力这五个大的方面构成,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大学生自身对就业能力的认识和自身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尚有很大差距,本模型的提出除了对于大学生自我提高、高校毕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匹配性需求有很大帮助以外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入了就业能力的研究内容[1]。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我国大学生的普及率增加了起朱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自身的综合素质方面却大不如前,且自身水平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差距也越来越大,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日渐突出,同时这个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本人在此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些浅见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有业不就的现象,这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大学生有业不就与就业观念相关,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困难程度的认知、选择工作时对诸如就业区域、薪资水平、培训机会和工作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解决大学生有业不就需要从上述几方面着手,关键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之一,深究固然有社会就业大环境以及宏观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然而高校就业规划教育以及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态度,则是就业诸多矛盾中最为关键一对,也是教育工作者可加以改进和调控之处。可以说,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团组织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各种困难。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社团组织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交际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分析,阐述了经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校培养模式不合理、企业用人功利化和大学生本身欠缺等因素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建议加强发挥政府职能、转变高校培养模式和学生工作思路等方面来推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3.
对过去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的梳理,既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理性诉求,又是其培养的现实需要。人们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现状及存在问题、原因与提升策略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取得了不少成果,推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但从整体看,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较少,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加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的可行性研究;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类研究,重点研究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职院校的困难学生就业工作,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性资助理念,使其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相结合,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路径,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经济资助上,而是让贫困生在校期间从各方面的能力上去提升自己,实现有效就业,真正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生。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国家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其就业能力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有直接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率较低,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弱是就业困难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促进和实现顺利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进行简要概括,并提出提升其就业能力的多维路径,以期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探究已成为政府、社会、业界学者关注的焦点,准确认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原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逻辑起点扣根本所在.大学生就业困难具有群体属性和社会属性.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本质的认识,从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结构、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大学生就业的组织管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等四个方面,剖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郝志刚 《陕西教育》2009,(9):122-12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人才供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渐显现。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社会宏观因素,也有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等微观因素。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针对不同类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个性化指导,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服务与帮助。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是新疆宝贵的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新疆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士认识到了就业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紧迫性,这是可喜的事情。但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从政府、高校、企业、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多个方面去探寻对策,要把重点放在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三个主体上,以大学生基础性能力、适应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心理素质四个方面为基点,结合当前的政策法规、大学生自身特性,寻求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以期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和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可分为“真”“假”困难两大类,导致群体出现的原因既有社会、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和学生自身的问题。通过加强就业指导,提高能力素质,完善资助体系,开拓就业市场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数也有了显著的增加。单亲家庭大学生因为家庭特殊环境的影响,在心理和行为发展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亲家庭大学生如何在激励的竞争中顺利实现就业值得关注。基于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本文认为可以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入手,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企业、个人五位一体的就业帮扶体系,增强单亲家庭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