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戴佳玲  陈芳芳 《科教文汇》2011,(4):27-27,48
本文以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为依据,通过对"第十名现象"的分析,阐明了我国高校智力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对高校智力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即更新高校智力培养理念、转变高校教育评价机制、改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为目标,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目前高校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构筑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培养效果评价以及培养效果反馈5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式,着重阐述了培养途径和培养效果反馈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为提高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水平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3.
朱文谨 《科教文汇》2013,(25):76-78
论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江苏沿海港航工程的发展情况、高等教育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从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内容与效果和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总结了现有港航专业培养模式的特点;其次根据淮海工学院的高校定位、区域优势及港航专业的依托学科,对现有港航专业"设计重于施工"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制定了"设计和施工并重"的港航专业新培养模式。新的模式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上手快、后劲足"的培养理念,更适合于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员为主要目的的地方高校。  相似文献   

4.
工商管理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型学科。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对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规格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地方高校"一体四翼"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艾芫 《科教文汇》2011,(31):29-29,72
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于支撑和实施高校"十二五"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行业特色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客观分析,密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高校特色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启动五年,已进入经验总结、理论提升、拓展创新的重要阶段。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成效和制约因素基础上,重点剖析了高校在院系级层面实施"青马工程"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在院系级层面推进"青马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创新培养模式和教育载体,提升普遍培养效果,深化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教育,探索长效机制等突出院系级层面特点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赵向华 《科教文汇》2013,(19):37-37,39
针对当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教学硬件相对滞后、师资力量亟待加强、人才培养供需脱节、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生教育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地方高校,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其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尝试,成效初现。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洪志  邓文卓 《科技与管理》2009,11(6):138-141,144
为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要素,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两大特色模块建设模式。通过此模式的方式方法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比较差。本文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理念,提出:把培养实际技能的行动体系课程模式与模块化学科体系课程模式集成,变"建筑学模式"为"生物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的高校本科培养模式中,应用型"3+1"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比较实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养是适应现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就日语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对"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日语专业"3+1"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研究"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文理 《科教文汇》2011,(3):179-179,196
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教育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大理学院在2004年就提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教育管理也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档案教学中,将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运用于档案管理学教学中,以期培养“素质、能力、创新精神”为一体的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吴良勇 《科教文汇》2014,(33):87-88
广东白云学院构造产业链导向的“商科专业集群”,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在创新实验区初步实践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总体思路、方案设计及保障措施对“商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初步设计,以期促进我校经管专业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何宝耕 《科教文汇》2012,(12):43-44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大责任。然而,在全国各地的"用工荒"的大背景下,技术工人短缺是不争的事实,而职业教育究竟路在何方?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困境和问题,寻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探索职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法与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
张攀  赵倩怡 《科教文汇》2013,(6):181-181,183
培养创业型人才是独立学院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衡量育人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为例,从理论与实践、市场密切联系的教学方法出发,结合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规律和人才需求动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构建“三二三”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此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班级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进行各项活动的基本单位,又是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学籍管理和生活管理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班级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格局在逐步形成,多校区办学的模式也给高校班级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研究探讨了新校区办学班级建设的工作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富超 《科教文汇》2014,(1):41-42,45
培养“实战型”警务人员.构建“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我国公安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举措。鉴于此,本文以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针对提出的公安本科院校“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应用MUSA数学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孙颖 《科教文汇》2013,(23):7-8
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积极融合,实质上就是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目标的根本要求。一名社会主义创业者,必然是一名具有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人;一名具有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人,也应当成为一个具备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人。这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为此,一方面必须以创业教育为创新载体,不断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之中,切实增强创业教育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闫小磊 《科教文汇》2014,(26):205-206
培养和塑造个人核心竞争力是“项目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目标,实战型、紧缺型、速效性是其典型特征,这和高校新生班团干部培养目标及要求不谋而合。新生班团干部培养应借鉴“项目实训”培养模式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和高效的培养机制,破解新生班团干部培养困境。  相似文献   

20.
孙秀丽 《科教文汇》2012,(29):35-37
从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出发,探讨大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在发挥大学生规则意识培养作用上的具体方法,认为需通过价值传递的培养理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规则意识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