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义爽 《科研管理》2014,35(7):20-26
"如何加速集聚进程、同时规避网络风险"是当前中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亟待统筹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理论界鲜有探讨。本文基于对浙江地区近年来若干创新个案的观察,主要运用产业集聚理论、双边平台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研究一种平台企业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为解决前述问题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撑。文章首先从整体结构、交易与竞合关系、治理主体三个方面刻画了平台企业主导下服务交易网络的架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前述创新个案中存在的多重集聚动力机制,以及平台企业对集聚网络的风险控制机制。文章对该模式加速集聚进程同时规避网络风险的机理给出了一个"架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解释,并进一步讨论了蕴含其中的理论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1,42(1):33-46
制造企业生态化创新战略转型中,枢纽企业为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如何伴随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而做出技术、商业决策?依据“情境-结构-机制”的研究框架对海尔集团进行纵向案例研究,从模块化视角探索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机制与路径特征。研究表明:(1)情境主导了技术创新的可实现性,技术标准、用户需求和政策支持3个情境因素驱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交互演进。(2)发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3个重要特征,即创新架构模块化、交互界面开放性、网络治理嵌入性。海尔模块化生态圈战略转型历经的开拓布网期、扩展织网期和颠覆融网期3个发展阶段,以 “产品、生产模块化-组织模块化-超模块化”的架构创新驱动了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 “以内部研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产业链协同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3)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实现机制突出表现在杠杆、协同和互利机制上,通过揭示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实现机制的作用逻辑,提出杠杆机制呈现出重用“模块资源-平台资源-场景资源”的演化路径,协同机制使枢纽企业在系统中的角色沿着 “分解者-平台领导者-创新集成商”演化,互利机制呈现出“企业主导-开放市场机制”的演化路径。研究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战略转型提供方案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物理技术与自然技术共同演化的结果,其间自然技术创新和社会技术创新在不同演化阶段的动态变革方式、互动创新形式有所不同。一方面,自然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根本动力,它通常先于社会技术变迁,这意味着在大力支持自然技术创新项目的同时要注重政策平台、制度等社会技术建设;另一方面,在推进自然技术创新期间,社会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可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全方位支撑和强有力保障,这意味着要重视配套制度、政策、机制、标准等社会技术的跟进与调整,推动自然技术创新成果的高质量完成及其产业化。基于技术共演化视角,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蜕变期4个主要发展阶段,相应需提供完善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以及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共演化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安软件园的扎根理论分析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范式、构成运作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阐述西安软件园创新生态系统经过了孵化器集群向产业集群跃进、产业集群向联盟化平台跃进、联盟化平台共生关系进化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得到创新生态系统初步架构,以及物种内部创新惯例、物种外部传递惯例、网络惯例三个维度的运作机制,分析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技术创新的开放性和无边界性,提出"无围墙"创新概念,说明企业应进一步强化用户创新的作用,政府应强化"守夜人"职能。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5):22-28
首先沿模式演化路径梳理与揭示港口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规律,即"物流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平台→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三个阶段,然后依据演化逻辑从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层面提出未来港口企业供应链金融趋向于"产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金融"的产业平台生态及"技术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的技术平台生态的创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系统。在提出生态系统变革式演化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法探索成熟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变革式演化的过程机理与竞争优势的转换再造。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与生态系统自身身特性因素共同驱动变革式演化,演化过程表现为形成变革共识、推进变革行动和创造性颠覆,并由系统底层个体力量或高层领导者战略主导推动,演化再造了适配新产业环境的企业内部异质性资源能力差异和外部协同关系差异。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应用数字技术改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成为非数字原生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实现价值获取与创造的关键。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中国家电制造业企业海尔为研究对象,通过追踪其数字化转型及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揭示非数字原生企业构建新型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基于数字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技术平台以及战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案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正是建立在上述组织基础、技术基础和战略基础之上。第二,管理变革是非数字原生企业建立数字化组织以及形成基于数字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管理基础的重要途径,案例企业通过管理变革建立无边界组织以及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基础。第三,技术平台是企业获取以及整合数字化资源、赋能生态伙伴的重要工具,能促进企业形成创新生态系统。案例企业正是通过技术平台汇聚数字化资源,以及向合作伙伴提供创新资源与支持性流程。第四,生态品牌战略为数字化情境下企业与生态伙伴确定价值共创方向提供指引,是非数字原生企业通过基于数字平台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基础。案例企业依据其生态品牌战略建设生态品牌和生态场景,并改善其与生态伙伴合作关系,进而提...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并进行有效战略管理,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缺乏对我国产业情境和数字化情境的充分关注。基于综合优势理论,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探索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综合优势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系统经历数字化创新“蓄能期—赋能期—扩能期”演化;基于我国制度、技术、市场情境的特色驱动机制,系统沿着“主导优势选择—核心能力培育—综合优势形成”的战略路径循环发展;伴随主导优势“数字资源—数字平台—数字生态系统”动态选择,系统依次培育了分布式创新、重组创新和跨界融合创新的核心能力,并促进综合优势同步形成与持续演化。研究旨在推动本土战略管理理论创新,丰富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竞争战略研究,并为新兴产业创新战略及政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研究》2021,39(4):738-748,757
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为现有技术范式、产业格局和社会生活等带来巨大变革与深远影响,把握新技术领域颠覆性创新的演化特征,帮助企业及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规避风险,有利于构筑人工智能先发优势、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实现"变轨超车"。以14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深度访谈数据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来进行资料编码,归纳出技术范式转变、组织动态演化和价值网络创新等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了人工智能企业颠覆性创新演化的理论模型。分析人工智能企业颠覆性创新产生与演化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化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对于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由技术驱动转向市场推动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从跨境进口物流和跨境出口物流两个角度,探讨物流企业主导型跨境电商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并揭示物流企业主导型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一般演化规律。研究发现:物流企业主导型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可分为物流企业主导的融合型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和物流企业主导的独立型跨境电商生态系统;跨境电商平台是物流企业主导型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核心物种,其产生的新的资源及需求是系统演化发展的动力;物流企业主导型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是:量贩式微利发展阶段-嵌入式服务增值阶段-集成式综合服务阶段,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物流企业与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关系日渐紧密。  相似文献   

11.
从系统演化角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构建、发展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升我国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自组织演化和熵变理论引入创新生态系统,分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意义以及其自组织演化特征和条件,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熵变分析,构建熵变模型,针对不同演化阶段和路径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开放性和非平衡态是该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前提,非线性机制和随机涨落属性对推动其演化起关键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性,是通过负熵的不断增加来抵御自身演化带来的正熵,以此来稳定整个系统。在不同演化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来保持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产业的有序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世界互联中的创业生态系统。创业生态系统驱动了世界互联进程,互联网也结构性地改变了创业生态系统。在线平台是这一变革的核心,它改变了创业企业与要素、用户以及创业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在线要素平台,针对各种创业要素均有在线平台,这些平台使得创业企业能够打破地理空间限制,开放利用各种要素资源;其次是在线市场平台,多种形式的在线平台为创业企业的需求反馈和创新迭代提供了技术可能,促成了精益创业模式;第三是在线开放平台,平台开放政策对于成长壮大的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基因"企业来说具有普遍性,而在线开放平台能够打开应用创业空间,以平台为核心形成共生的创业群落。创业生态系统变革主要发生于在线空间,但它同时也在实体创业空间产生变革。  相似文献   

13.
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培育不仅有助于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国家和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的有力助推剂与战略目标。高校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为核心组织,是原始知识与技术创造的源泉,并提供多样化的知识转移机制,如何让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区域性发展视角下发挥协同作用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基于此背景,构建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高校为主导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进的Lokata-Volterra(LV)模型,通过其数理分析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类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变规律。并以以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高校为主导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融合Logistic模型对对创新生态系统其动态演化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主动链接内外部资源与平台实现生态系统内部主体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与协同演变。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创新主体要获取价值,需更好的理解平台和创新生态系统动态。创新生态系统治理与知识产权战略运用,有助于提升技术标准化效率。基于历史文献的移动通信标准跨代多案例研究,揭示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与标准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的互动演化,探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独占机制、知识产权制度与企业从创新中获利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其一,移动通信标准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呈现出四大演化趋势,知识产权成为标准创新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其二,伴随标准代际更替及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演进,移动通信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经历了“反专利—亲专利—亲许可—亲诉讼”的战略演化路径;其三,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独占机制、互补与替代性资产、知识产权战略之间彼此相互作用。互补与替代性资产差异下企业存在独占策略与路径选择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各参与主体以及其构成的生态系统,从产业生态学角度研究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群落;结合产业系统生态化治理理论提出了双层生态化治理模型,宏观层面以政府为主导,微观层面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系统生态化治理模式;联系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信任机制、激励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协调发展机制等四大移动互联网治理机制来保证产业系统生态化治理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工业互联网建设与产业智能化的发展变革,推动江苏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江苏省基于区域产业基础和特色,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建设创新平台载体,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优良环境。提出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服务集群生态系统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为现有技术范式和产业格局等带来巨大变革,虚拟现实行业的高资源依赖性决定了该行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本研究运用横向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方法归纳出虚拟现实行业以不同类型企业为焦点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模式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协调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导向型创新生态系统主要采用激励与生态链扩张交叉机制;产品导向型创新生态系统主要采用伙伴选择、反馈与灵活性驱动交叉机制;一体化创新生态系统主要采用激励、约束与模块化交叉机制;三类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支撑和驱动了虚拟现实行业的规模化和多样化发展。本文不仅有助于深化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对于虚拟现实行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协调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社区创新为企业所认识和广泛采用,这种创新方式充分发掘网络大众的智慧,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但也存在风险。根据微分博弈分析,众包社区创新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众包社区创新参与者之一的发包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存在发包方的欺骗行为。文章从众包社区创新准入制度、方案筛选机制、信用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四个方面来设计众包社区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两阶段准入制度设计;接包方自评与他评结合的两阶段方案筛选机制;众包社区多边互评的信用评价机制;第三方在线争议处理平台和第三方托管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创企业依靠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异军突起,在全球生产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学者和企业逐渐意识到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本文选取宁德时代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探讨新创企业从嵌入到构建企业型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发展阶段与资源获取途径的协同是新创企业从“嵌入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驱动力;制度情境和市场情境的耦合是推动企业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外部动因,动态能力从“扫描能力—感知能力—创新能力—整合能力”的进阶是实现企业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内在基础;新创企业与异质性创新生态系统模式间的联系、双元情境和动态能力之间持续的正反馈,推动了新创企业朝着“构建—拓展—深化”企业型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向演化,最终实现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20.
孙冰  徐晓菲  姚洪涛 《科学学研究》2016,33(8):1244-1254
基于多层分析框架(multi-level perspectives)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模型,结合技术生态位、市场生态位、社会技术范式的特征,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阶段划分为技术保护期、市场选择期、竞争扩散期。以深圳市新能源公共交通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样本,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新能源公共交通创新生态系统经历技术保护期、市场选择期、竞争扩散期,进行了有序演化;核心企业的发展战略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支持在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是系统内成员间协同合作的结果。研究结论对于深入推进并发展中国新能源公交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