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教师深入学习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文件和有关教育工作的指示和政策以后,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工作必须密切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才能更好地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生在将来参加农业生产时,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过去有部分算术教师有这样的错误想法和作法,认为“算术在农村中没有用处”,“算术教学只是单纯为了升学”,因而,不重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来培养学生的四则计算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至不少高小毕业生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不能胜任记工员的工作,甚至个别的人,算算简单收支账目都感到困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曾专门派了两个老师到农村中去了解农业生产中常用到的算术知识和技能,并在算术教学中,采取了如下一些联系农业生产实际的作法。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国内外数学改革的经验也证明:完整的数学过程应分为抽象、符号变换和应用。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过去,许多学生轻视劳动,他们毕业后的志願是“升学第一”,没有参加体力劳动的思想准备和兴趣,还认为从事农业生产“没前途”。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承认,这里反映了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薄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便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学生一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兴趣必然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注意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培育学生学习、研究数学的欲望。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的大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谁能告诉老师你今年几岁了?你妈妈今年多少岁?”有的学生大声说:“我今年8岁,妈妈今年32岁。”我把8和32写到黑板上后又问:“谁能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学生说:“8比32少多少”“32比8多多少”“妈妈比我大24岁”“他比他的妈妈小24…  相似文献   

5.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中毕业生董加耕,不参加高考就直接回乡参加农业生产。这一事情,引起了多方面的、特别是在中学里工作的同志的重视。董加耕的事迹,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高中毕业生只能有小部分升学,大部分直接参加工农业,特别是农业生产。这样做,是改变我国一穷二白面貌的有力措施之一,而我们对此则认识不足。我们看到学生毕业后的志愿选择,往往是这样地排列:先升学,次服兵役(男同学),再次在城市里找工作,最后才是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就是在升学志愿的选择上,也是考第一类的不愿选水利,考第二类的不愿选农、林、畜牧等专业,因为这有到农村去的“危险”。我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学生,80%在农村,他们毕业后,绝大多数要参加农业生产。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农业生产,普通教育渗透职业教育因素,学以致用,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物理课程,在教学基础物理内容的同时,应该尽可能介绍一些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物理知识。这对于学好物理课本身和帮助学生将来就业都大有裨益。中学物理中有关的内容很多,只要稍加发挥,即可事半功倍,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中已明确地指出:“小学教育是人民的基础教育。今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小学生毕业後,主要是参加劳动生产,升学的还只能是一部份。”因此教师们对於小学生,特别是本届六年级学生,要着重地教育他们毕业後积极地参加劳动生产,对於生长在农民家庭的六年级学生,要著重地教育他们毕业後积极地参加农业劳动。最近收到六个小学关於教育六年级学生毕业後参加劳动生产的初步计划,现在把他们所探取的方式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几点综合於後: 对六年级生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 一、相机地结合正课进行教育。例如如皋县柴湾小学准备通过国语“女孩子们驾驶的拖拉机队”一课,教育六年级学生认识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现在国家正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需要有一定文化的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劳动,这样可以更快地实现社会主义,像帕沙一样用拖拉机耕种,使学生具体地认识到农业生产的前途和如何实现这个前途。通过“小经理”一课使学生懂得:农民不  相似文献   

9.
一个学生的作文本上有这么两句话:“我认为参加农业生产是没有出息的。”“我总是考虑着前途的问题。”某老师费了一番心思后,改为“我认为参加农业生产是没有前途的。”“我时时刻刻想着前途的问题。”另外一个学生在作文里慨叹“前途”的“渺茫”,而某老师却只在文章后面批了“文字清顺”四个大字。人们问他为什么只批这样几个字呢?为什么不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呢?这位老师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是语文教员,不是政治教员,我批的是文章,不是思想。”解放已经快八年了,这样的教师现在应该不多了吧。但是,把教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出发点,同时又是学好数学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与构建生活中数学体系,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或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并把它带进课堂,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一、创设生活故事,激发学习动机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一些课的开始可创设“生活故事”,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妈妈分月饼”的生活故事:中秋节的晚上,…  相似文献   

11.
目前应届高小毕业生家长的思想,大体有这样两种:一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他们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中学,认为小学毕业了,去参加劳动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是不光彩的,这些家长表现比较紧张。其中有的说:“孩子考不上中学,这—辈子就完蛋了。”有的对自己的子女这么说:“你还是要吃鱼、吃肉、住大洋房?还是要住草棚、拿锄头?如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正如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其策略如下:一、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在数学探索式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创设的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的策略有以下两种:第一,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我们知道,学生的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需要不需要好学生这个问题,新旧社会给我们的回答是不同的。旧社会认为“学而优则仕”,上了学,获得了知识,应该到城市里去做官,去寻大钱,去“治人”。而新社会呢,却需要一部分好学生下乡去参加农业生产,和劳动人民一起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为农村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服务。现在的农村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材,特别需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即真正的“高材生”。为农村培养这样的人,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  相似文献   

15.
孙利芳 《海南教育》2014,(22):38-39
一位日本数学教育家曾说过这样的观点:“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看过这些话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实行新课程标准以后,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公式、性质等一些显性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我们更应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的核心是数量之间的关系 ,数学问题解答的关键就在于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教师应以“关系”为核心 ,展开教学 ,充分借助学生的原有认知能力与生活经验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探求解题思路。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 ,我就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跨越“中间问题”这个坎的 :(1)创设情境 ,体验关系师 :游乐园里有许多有趣的游玩项目 ,现在有你、爸爸和陌生人这样三个人 ,如果到游乐园去玩 ,你会选择和谁一同去?为什么?(板书 :陌生人、爸爸、我)生 :我喜欢和爸爸一同去 ,因为我们的关系亲密。(师将“爸爸”和“我”…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教材第三册第32页上有一道应用题:爸爸、妈妈和小芳一起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5元,一共要用多少元?练习时,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小芳多大了?”我一下懵住了,疑惑地问:“你问这干什么?”“如果小芳很小,看电影的时候坐在爸爸妈妈的腿上就不用买票了,“是呀,我怎么没想到?”我对这位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加赞赏,问她是怎么想到的,她说:“我小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一直是买两张票的,现在去才买三张。”这时,教室里沸腾了,有的学生说:“这道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芳还小不需买门票,是求2个5  相似文献   

18.
问题驱动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曾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源普尔(K.R.Popper)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数学家们无一不懂得问题在整个数学发展以及个人创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问题驱使数学家愿意以毕业的精力去追求答案的动因。问题是数学发展的生长点。整个数学发展的历史,遵循的是这样的过程:从数学内部或其他领域提出问题后,人们就开始对问题的答案或可能的解决途径做出各种猜想,进而采取多样的方法进行探索和验证。如果成功了则对探索过程进行整理、抽象和概括,从而…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能够体现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现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呢?一、实现数学的生活化切实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注重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解决“死知识”和“活数学”之间的矛盾。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出发,设计4种用不同的速度走完4段不同路程的问题,最后算出4种行走方式所用的时间: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  相似文献   

20.
(一)活动目的由于我校老师在过去对儿童时行热爱劳动生产的教育不够,因此,儿童不懂得学习就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劳动,觉得“祖国很可爱,有光明灿烂的前途,就是农业生产劳动没前途”,不大愿意在小学毕业后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为了扭转这种情绪,我们决定组织“访问刘天有农业生产合作社”中队活运。活动的目的:通过访问,使儿童认识农业生产组织起来的好处和它的光明前途,纠正不愿参加农业生产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