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满族的相扑     
相扑是满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清代相扑十分盛行。相扑,满语叫作“布库”,蒙古语称“布克”。满族相扑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蒙古族的习惯。 蒙古各部非常喜爱相扑,在大的筵宴时就要进行相扑之戏。蒙古厄鲁特部在相扑时,都是“袒裼而扑”。这对满族有很大影响,满族  相似文献   

2.
日本"国技"--大相扑运动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3年4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相扑协会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友好访问。在这个拥有116人的庞大代表团中,主要成员是14名相扑协会的官员和60名幕内、十两(相扑运动员的等级称呼)相扑运动员。他们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进行了4天和2天公开表演,场场都是座无虚席,盛况空前。在北京的最后一次公开表演时,周恩来总理亲临现场观战,场上气氛十分热烈。 日本相扑代表团的这次访华公演,使一般中国人首次有机会目睹和了解相扑运动。对于头梳古典式日本发髻、赤身裸体、只在腰间系一条兜裆带的巨体运动员形象和别具一格的比赛方式及其规则,中国观众或感到疑惑不解或感到耳目一新。总之,大相扑成了中国人了解和认识日本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3.
相扑被日本人视为“国技”,似乎全球唯有日本人对相扑运动情有独钟。其实,相扑既不是日本独有的运动,相扑之源亦不在日本。历史最久的首推蒙古相扑。蒙古族人的三大传统竞技项目便有相扑在内(另两项是骑马与射箭)。在每年的那达慕会上相扑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常有数百名选手参加,规模极其盛大。比赛时,选手穿着色彩鲜艳的紧身衣裤和长靴进行角斗,其中一方肘、膝、肩、背等着地,对方即获胜。选手入场和离场均手舞足蹈地跳“鹰舞”。各级优胜者被冠以“巨人”、“狮”、“象”、“鹰”等称号,有人考证日本的相扑即源于蒙古。中国在历史上也有相扑运动。从一些出土文物看,中国秦汉时期的角抵就同日本现在流行的相扑很相似。至迟在西晋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2004,(5):14-14
为纪念中日通航30周年,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日本相扑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和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协办、中国武术协会承办的“2004大相扑中国公演”4月13日在北京饭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专程从日本赶来的4名力士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发布会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王钧、日本相扑协会理事长北之湖敏满、中日  相似文献   

5.
相扑在清代十分流行。康熙时曾设有善扑营的编制,相当于现今的国家摔跤队,名额为二百人。这些人都是从八旗精练勇士中选拔出来的。摔跤手们“平日在营,锻炼身手,研究脚步,两两相搏”(《民社北平指南》),宴会、节日时便承应表演,或与蒙古族高手比赛。  相似文献   

6.
燕青相扑     
宋朝是我国古代相扑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宋史·礼志》中规定:朝廷大宴、皇帝寿辰、外交宴会,都有相扑表演,而且是最后一个节目。殿前忠佐军有专业相扑手“内等子”一百二十名,分上中下三等,随时听候宜召。民间的勾栏里则有相扑技艺人表演,  相似文献   

7.
何为善扑功 善扑功是清代善扑营所习的摔跤功法。清代,摔跤(被称为“演布库”)得到大力提倡,清廷在领侍卫府(侍卫处)专门设立御跤队,称为“相扑营”(后改为善扑营),从事训练宫廷专业摔跤(即官跤)的实战与表演工作。善扑营分东西两营,东营在北京交  相似文献   

8.
喜欢体育的人们都知道,相扑是日本的国技,两名体形有如“肉山”的男相扑手在一个圆圈内进行力量与灵敏的角逐,使许多日本观众如痴如醉。但对近年来出现的女子相扑,却被不少日本人视为“国耻”,认为只是卖弄色情的玩意儿。而在95年的巴黎电影节上,居然出现了谁也想不到的日本女子相扑的节目。这次表演是日本恐怖片导演中野本雄带到巴黎的,这位中野先生还担任“引司”  相似文献   

9.
古代传统相扑节的象征性寒川恒夫日本相扑节是8世纪到12世纪(亦即天皇统治时代)每年从全国征召相扑手在宫中举行的相扑大会。开始时定为7月7日举行,后来举行日期不定,但在7月间举行。相扑节举行的程序如下:1.举行前数月,天皇命令召集相扑手的使者("部领使...  相似文献   

10.
相扑是日本的国技,但是它和围棋一样,最初都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有关相扑的记载时间是周代。据《礼记·月令》中记载:西周时,每年十月,天子都要下令国中将帅“习射御、角力”。其中角力就是指古代相扑。到了秦代,角力已不像以前一样作为军事活动中训练士兵的手段,而发展成为一项贵族娱乐活动。秦二世就在甘泉宫“作觳牛氐、优俳之观”。到了宋代角力达到了黄金时代。元代之后,蒙古人崇尚武功,相扑更成为老少男女都喜爱的运动。现代相扑比赛规定只限两人竞技,而且不分重量级别。比赛中,两位彪形大汉相对峙,双方仅系兜裆布,赤手空拳。将对手摔倒或推出直径4.55米的比赛圈即为获胜。日本相扑力土有着森严的等级生活,连吃饭、上厕所、洗澡也要根据等级地位列出严格的前后顺序。在这个等级中横冈(相当于围棋九段)为最高,接下来依次是大关、关肋、小结、平幕和十两。有这些资格称号的力土才可参加正式比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据档案、史籍等原始权威资料,参考今人的武举研究成果,对清初武科考试制度的部分内容做了较为深入仔细的考察。清沿明制,许多方面承袭了明代的做法,尤其是清初的武举制度和兵制沿袭了前朝的诸多成例,在乾隆时期基本定型。清代武科考试分四级进行: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文章除了对清初武科四级考试的过程做了探讨,还对如考生籍贯、考官等问题做了个别考察。  相似文献   

12.
洪洞通背拳,又称无极通背缠拳,其宗师乃清代乾隆皇帝御赐"神拳"郭永福。此拳法风格独特,技击性强,内容丰富,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拳术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支优秀拳种。文章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洪洞通背拳的源流、独特之处、发展以及健身性进行研究,对洪洞通背拳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人类学价值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总结,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历史以及文化内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系统介绍了清代乾隆年间文武场的组织结构、活动内容及形式演变,论述了文武场在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今后研究清代武术史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相扑在中国古代颇为流行,宋代更为大盛,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极为喜爱,女子相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在史料笔记和小说故事中,都有不少关于女子相扑的记载或描述。较之男性相扑,女子相扑除了具有一般相扑的基本动作和规定之外,它还有一定的女性特色,虽曾一度出现过裸体相扑,但它还是更为注重女性的身形、容貌和着装之美,所以女子相扑兼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审美性等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蹴鞠纵横论     
蹴鞠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从传说中的黄帝蹴鞠起,经过漫长的发展,兴于战国时期齐地,盛于秦汉唐宋,衰微于明清。期间,其功用也与时推移,大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军事训练功用、游戏娱乐功用、节庆功用、外交礼仪功用、健身功用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足球"西来说"质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把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和英国现代的足球分割开来,认为世界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世界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中国的蹴鞠在清代灭亡了,现代足球是由英国传入中国的。足球西来说是不正确的。足球最早产生于中国,曾经兴盛于中国;英国的现代足球是在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功动传入英国以后逐步形成的,然后伴随着清代末期英国对于中国的入侵又返回到了中国。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在清代末期进入了一个发展低谷。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方法整理分析《水浒传》中的相扑高手及其社会分层,并对相扑技术和规则做了系统挖掘,主要结论:《水浒传》中的相扑高手众多,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相扑活动普及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水浒传》中的相扑技术既有以勇猛取胜的也有以巧取胜的,与现代相扑不同的是允许拳击和脚踢。《水浒传》中描写的燕青打擂是比较正式的相扑比赛,有一套严格完整的场地、服饰及比赛规则,其它的相扑基本都是相扑双方因矛盾而产生的争斗,甚至是性命相搏,只是把相扑作为一种格斗技巧,不遵循一般的规则。  相似文献   

18.
邵刚 《体育科研》2020,(6):58-6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古汉语考释法等,对二十余部清代笔记进行了地毯式搜寻。搜集的到有关清代马术、射箭、武术、舞蹈、球类、棋牌、杂技、养生活动等大量体育史料,涉及清代教育、民俗、军事、养生、学术研究等多个层面,囊括了清代自上而下各个阶层,通过经整理研究,分析清代体育发展的特点。研究认为:清代贵族体育参与呈现“满族尚武,汉族好文”的民族差异 ;较之前朝,部分传统体育活动在这一时期走向衰落 ;受政治环境影响,清代体育考据研究兴盛。清代笔记具有重要的体育史料价值,但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对史料的辨讹。  相似文献   

19.
相扑,这种身体文化符号它既是日本文化传承的符号,更是日本人思想理念的侧面反应。我们可以发现,相扑代表着日本人的一种精神,就是追求强大的倾向。文章通过这种文化符号告诫日本民族,日本必须克服小的困惑。同时作为日本人精神的寄托,从相扑中可以汲取自信的力量,相扑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即果敢、冷静、奋发、向上。这些都体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向往。所以,相扑体现着日本国民的民族性格,文化精神以及日本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南少林武术在明清时期的一些迹象进行考证探求,以此推演南少林武术的历史。研究认为:南少林武术起源于唐,成形于宋,大备于明,鼎盛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