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判断直线与曲线的关系问题 例1 点P(x0,y0)在椭圆x^2/a^2+y^2/b^2=1(a〉b〉0)上,x0=acosβ,y0=bsinβ,0〈β〈π/2,直线l2与直线l1:x0/a^2+y0/b^2=1垂直,O为坐标原点,直线OP的倾斜角为α,直线l2的倾斜角为γ.  相似文献   

2.
定理1已知直线l是过双曲线x^2/a^2-y^2/b2=1(a〉0 b〉0) 上的点P(x0,y0)的切线,  相似文献   

3.
题 (Z009安徽理科20题第一小题)点P(x0,y0)在椭圆:x2/a2+y2/b2=1(a>b>0)上,x0=acos,y0=bsinβ(0<β<π/2).直线l2与直线l1:x0/a2x+y0/b2=1垂直,O为坐标原点.直线OP的倾斜角为a,直线l2的倾斜角为γ.  相似文献   

4.
题(2009安徽理科20)点P(x0,y0)在椭圆x^2/b^2+y^2/b^2=1(a>b>0)上,x0=acosβ,y0=bisnβ,0<β<∏/2,直线ι2与直线ι1:x0/a^2x+y0/b^2y=1垂直,0为坐票原点,直线0P的倾斜角为a,直线ι2的倾斜角为γ.  相似文献   

5.
2005年北京市春季高考试题第18题为:如图1,O为坐标原点,直线l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和b,且交抛物线y^2=2px(p〉0)于M(x1,y1)、N(x2,y2)两点.证明:1/y1+1/y2=1/b;  相似文献   

6.
题目如图1,已知双曲线C:x^2/a^2-y^2=1(a〉0)的右焦点为F,点A,B分别在C的两条渐近线上,AF⊥x轴,AB⊥OB,BF//OA(O为坐标原点).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过C上一点P(x0,y0)(y0≠0)的直线l:x0x/a2-y0y=1与直线AF相交于点M,与直线x=3/2相交于点N,证明:当点P在C上移动时,|MF|/|NF|恒为定值,并求此定值.  相似文献   

7.
文[1]提到一个猜想结论:用线性规划知识易得当M1(x1,y1),M2(x2,y2)在直线l:Ax+By+C=0的两侧时,有(Ax1+By1+C)(Ax2+By2+C)〈0,类比猜想:直线l1:Ax+By+C1=0和直线l2:Ax+By+C2=0是两条平行直线,点M(x0,y0)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任一点,则有(Ax0+By0+C1)(Ax0+By+C2)〈0.[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直线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在解题时经常遇到一些特殊的过定点的直线,如过定点肘(x0,y0)的直线系方程为y—y0=五(x-x0)及x=xn;过直线l1:a1x+b1y+c1=0和l2: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的方程为(a1x+b1y+c1)+λ(a2x+b2y+c2)=0(不含l2).定点只是一个特殊点,但不要忽视它,定点若是运用得好,在解题中会起到意想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徐道 《数学教学》2010,(12):44-45
(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第18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x^2/9+y^2/5=1的左右顶点为A、B,右焦点为F,设过点T(t,m)的直线TA、TB与椭圆分别交于点M(x1,y1)、N(x2,y2),其中m〉0,y1〉0,y2〈0.  相似文献   

10.
定理 若动直线l过一个定点T(m,0),(m〉0),且和抛物线y^2=2px(p〉0)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OA,OB所在直线的斜率分别记为k1,k2,则有下列结论:  相似文献   

11.
例如图1,直线y=4/3x与双曲线y=k/x(x〉0)交天点A,将直线y=4/3x赂下平移个6单位后,与双曲线y=k/x(x〉0)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  相似文献   

12.
1试题及简解 2010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8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x2/9+y2/5=1的左、右顶点为A、B,右焦点为F.设过点T(t,m)的直线TA、TB与此椭圆分别交于点M(x1,y1)、N(x2,y2),其中m〉0,y1〉0,y2〈0.  相似文献   

13.
题目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x^2/9+y^2/5=1的左、右顶点为A,B,右焦点为F.设过点T(t,m)的直线TA,TB与此椭圆分别交于点M(x1,y1),N(x2,y2),其中m〉0,y1〉0,y2〈0.  相似文献   

14.
题目:(2010上海理23)已知椭圆Γ的方程为x2/a2+y2/b2=1(a〉b〉0),点P的坐标为(-a,b).(1)若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M,A(0,-b),B(a,0)满足PM=1/2(PA+PB),求点M的坐标;(2)设直线l2:y=k1x+p交椭圆Γ于C,D两点,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若点P(x1,y1),Q(x2,y2)在直线l:f(x,y)=0的两侧,则f(x1,y1)·f(x2,y2)〈0,反之也成立.利用这个性质可巧妙解决一类直线斜率的范围问题.现举例说明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由全国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88页第4题,不难得到下面结论:设l1:A1x+B1y+C1=0与l2:A2x+B2y+C2=0是两条相交直线,则方程A1x+B1y+C1+λ(A2x+B2y+C2)=0(*)表示过l1与l2交点的直线系(不含直线l2)。  相似文献   

17.
设二曲线方程分别为C1:f(x,y)=0,与C2:g(x,y)=0,则过二曲线C1、C2交点的曲线系方程为:f(x,y)+λg(x,y)=0(不含曲线g(x,y)=0)。利用这一方程解答直线与圆的有关考题,可化拙为巧、化难为易。例1 求过二直线l1:3x+4y-5=0和l2:2x-3y+8=0的交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l的方程: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P120第4题如下: 已知直线l1:A1x+B1y+C1=0与l2:A2x+B2y+C2=0相交,证明议程:A1x+B1y+C1+λ(A2x+B2y+C2)=0(λ∈R)(*),表示过l1与l2交点的直线.  相似文献   

19.
一道曲线y=x+1/x联赛题的别解 200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第14题:已知过点(0,1)的直线l与曲线C:y=x+1/x(x〉0)交于不同2点M和N,求曲线C在点M、N处的切线的交点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湖南高考理科19题(文科21题第1问题同):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e,直线l:y=ex+a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M是直线l与椭圆C的一个公共点,P是点F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设AM→=λ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