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秦观(1049—11001,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最受苏轼赏识。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等职。由于卷入新旧党争.始出为杭州通判。既而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县),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秦观在郴州写作了此词,抒发贬谪之恨。  相似文献   

2.
秦观后期词明显有一条渐进的自我成熟路径,所以将秦观词与其人生相结合的整体观照,可以清晰看到秦观词发生转变的历史时间点为绍圣元年,经历四年的贬谪颠沛之苦的积累发酵之后,最终由唯美细腻的婉歌转化为倾吐自我生命的极致悲曲,完成了词风的转型成熟。  相似文献   

3.
秦观在贬谪郴州前后所写的《阮郎归四首》是其在那段时间中生活与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是他遭贬郴州时期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其主要思想基调是:孤独、怨愁与思友,是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无比感伤与对政治前景的极端失望。  相似文献   

4.
秦观在贬谪郴州前后所写的《阮郎归四首》是其在那段时间中生活与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是他遭贬郴州时期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其主要思想基调是:孤独、怨愁与思友,是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无比感伤与对政治前景的极端失望.  相似文献   

5.
正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江西分宁人。23岁中进士,历官山西太和知县,校书郎、著作佐郎、起居舍人,鄂州、涪州、戎州、宜州等知州。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游苏轼门,世称"苏门四学士",尤长于诗,与苏轼齐名。黄庭坚书法渊源多种,主要受颜真卿、苏轼和南朝刻石《瘗鹤铭》之影响。晚年为新党排斥,宋绍圣元年(1094年)贬四川,谪居期间,书法大进,从张旭、怀素处得到启发,线条更为解放,以较圆劲的长线条构成纠缠的线,多连绵草势。如"李太  相似文献   

6.
秦观,后人称之为“婉约之宗”,在唐宋词坛上饮誉甚高,苏门四学士中,他的词远远超过了同门的黄庭坚、晃补之和张耒,黄尤推崇秦观,曾于诗中写道:“东南淮海惟杨州,国士无双秦少游。”苏轼也颇为赏识秦观,他曾说“秦少游、张文潜(张耒)才识学问为当世第  相似文献   

7.
秦观(1049——1100),是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作家。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起用了“穷凶稔恶”的章惇为相。他一上台,即和蔡京、蔡卞一伙大兴党籍,打击元祐旧党不遗余力,统统加以“诋毁先帝,为臣不忠”等罪名,一概斥逐外地。秦观就在被贬之列。秦观是绍圣元年夏秋之交到处州的,他在处州监酒税。在此期间,秦观先后写下了七、八首诗和四、五首词。这些作品,是我们了解秦观在处州时期生活、思想与创作的  相似文献   

8.
在北宋后期江西诗派统治诗坛的情况下,尚存在着以秦观、张耒为代表的宗唐诗风。秦观诗明丽富有情韵,张耒诗平易舒坦,均有唐人风韵。秦观、张耒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了江西诗派的不良风气,对宋诗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受其影响,南宋前期杨万里的“诚斋体”以及南宋后期永嘉四灵的诗作都带有明显的宗唐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南宋诗歌向唐诗的复归。  相似文献   

9.
一、义蕴言中韵流弦外──读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此词题为《郴州旅舍》,写作地点已明。但写作时间,各家理解稍有分歧。一说作于绍圣三年(1096)暮春词人流放郴州期间;一说作于绍圣四年二月.词人被编管横州(今广西横县)离开郴州之前。笔者取后说。从绍圣元年词人被贬出京,政治迫害打击踵而至,一次比一次残酷:先贬杭州通判,赴贬所选中旋即被罗织罪名,再贬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仅一年,…  相似文献   

10.
宋哲宗绍圣初年,秦观因受“元祐党人”的牵连,先贬为杭州通判,继而又因“影附苏轼,增损《实录》”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迁徙郴州。政治上连续的挫折与打击,生活上一一再的变动和颠簸,使一个曾经怀有远大理想的词人感到理想破灭,前途渺茫,情绪也极度低沉。  相似文献   

11.
苏轼前往贬地的心理准备以及心态建设对研究他的贬谪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绍圣元年,苏轼被贬惠州,途经江西,在赣州停留了一段时间。赣州秀美的自然山水抚慰了他孤独寂寞的心情,淡化了他贬谪的痛苦。苏轼在赣州时期也有浓厚的人生无常之感,江南水乡特有的烟云凄迷加深了他内心的迷惘。赣州浓厚的佛禅文化助苏轼洗涤了自身的尘垢,恢复了自性的清明。赣州境内的大庾岭是苏轼前往惠州途中要翻越的最后一道大的自然障碍。险恶的自然环境并未困扰苏轼,反倒促成了他精神的升华。从大庾岭南下,他逐渐把贬谪之路化为了追求大道的成圣之路。  相似文献   

12.
词人秦观在七年的贬谪期间写有二十多首词,这些词真实记录了他在悲苦不振中走向沉沦自灭的情感演变轨迹:贬谪初期,词风凄婉,经常通过今昔对比表现失落之感;贬谪中期,词风趋向凄厉,表现了词人在险恶现实处境中的悲鸣;贬谪后期,秦观词流露出绝望之感,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借酒浇愁的词作中。从秦观贬谪词里,我们能看到北宋党争给士人带来的身心双重的痛苦,以及个人命运在时代漩涡中的沉浮。  相似文献   

13.
受到唐诗风范、"至诚"说及"穷而后工"诗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平易自然成为张耒诗歌的基本特征,而晚年的贬谪经历则为其诗歌创作注入了复杂的因素,使其晚年诗作随贬谪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愤郁、通达及悲凉的不同倾向性。  相似文献   

14.
正宋绍圣元年(1094年),年届六旬的苏轼被他昔日的学生,而今的皇帝哲宗贬谪惠州。九月渡大庾岭,十月到达惠州贬所。两个月后,苏轼度过了他在惠州贬所的第一个春节。追思往事,东坡老人难免感伤:"前年侍玉辇,端门万枝灯……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去年还在陪侍皇帝,何等荣耀,牙旗仪仗穿行于繁华的夜市,铁马踏响在冰河之上;而今年的春节,却在江海之上漂泊,是禅房寄身的  相似文献   

15.
苏轼和柳宗元虽处于不同时代,但他们在贬惠与贬永的遭遇中却有相似的经历,政治理想破灭后,对贬谪生活的态度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都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本文通过对他们贬谪原因,贬谪后的思想认识和人生态度,以及文学创作这三方面的分析比较,得出“东坡精神”和“柳子精神”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贬谪作为封建社会对官员过失的处分,从唐代以来开始影响着文学的群体。众多的唐代诗人因为踏上仕途,而遭受了京官外贬或流放的挫折。由于唐代的贬谪主要体现为北官南贬这样一种地域指向性,以荆襄为中心的楚国地域便成为贬谪诗人群体必然的经历之处,流放与贬谪在楚国地域的前朝文人屈原、贾谊引起他们隔代的共鸣,以“屈贾”为偶像的楚韵骚情从唐代开始成为文学史上重要的传统而被继承。  相似文献   

17.
秦观 ,字太虚 ,后改字少游 ,别号邗沟居士 ,学者称淮海先生 ,江苏高邮人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 ,以“苏门四学士”著称于世。秦观一生仕途不畅 ,用儒家标准来看 ,可算事业不成 ,既未能兼济天下 ,也没有辞官归隐。在贬贬谪谪中沉浮 ,在些些小官中立命 ,可谓悲矣。可正是他悲剧性的人生经历 ,造就了这位婉约派大家 ,多情、敏感的秦观把人生事业无成的感伤 ,情爱离别 ,伤时叹己的感情 ,用词表达得委婉凄楚 ,淋漓尽致 ,感人至深。秦词佳句迭出。细审其词的抒情特色 ,我以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 ,移情于物、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产生一种空灵绵邈的…  相似文献   

18.
今天许多人能够记住秦观,大概是因他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鹊桥仙》,未了的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知道慰藉了多少相恋却不能相守的红尘伴侣。秦观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同游于苏轼的门下,并称“苏门四学士”。  相似文献   

19.
元祐六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分析表明,秦观作于绍圣四年春天的那首名的《踏莎行》的下阕,很可能是其在流放岁月中,通过同为苏门友人的黄庭坚,向苏轼所作的曲折表白。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与花     
白居易一生屡遭贬谪,他在各处贬所总是大力养花赏花,以此来美 化荒僻贬所的环境,消遣他的贬谪时光,忘掉官场失意的烦恼。这种花下生活,消 蚀了他“兼济天下”的进取精神,诗歌创作也失去了“讽谕诗”的锋芒,写下了大量 的“闲适诗”。他十分喜爱、欣赏山野之花,特别倾情于被时俗冷淡的白花,这也跟 他遭受冷落,贬地僻远的遭遇有关。白居易写花极富情韵,以花喻人,鲜活生动, 得其神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