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科学的办刊措施,预防互联网时代频发的伪审稿事件。【方法】 确立期刊的稿件评价标准,明确符合评价稿件的同行专家资格,在互联网投审稿平台系统各个环节中执行稿件的评价标准。【结果】 期刊疏于管理将引起伪审稿事件;为了淘汰低劣稿件,期刊编辑既要博学,又要善于管理和使用网络平台系统及各种先进的防伪工具;为了公平公正的评阅稿件,编辑必须以稿件评价标准严格初审稿件,充分权衡同行评审意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结论】 同行评审是学术期刊出版的基石。预防伪审稿必须严格执行期刊的稿件评价标准,杜绝第三方代投、代评和代写稿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求农业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用户黏性的影响因素与测量方法。【方法】 以《长江蔬菜》杂志微信公众号为例,从用户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用户黏性的影响因素以及主要因素的实际影响效果,并且测量了影响因素。【结果】 体验需求、服务需求和推送内容是影响农业科普期刊微信用户黏性的主要因素,信息需求、激励措施和关系成本次之,注册信息、满意水平、时间成本对用户黏性的影响不大。【结论】 在微信用户管理中,一定要牢牢抓住推送内容、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三个关键要素。以优质的内容吸引人,舒适的体验感动人,便捷的服务留住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研国内外一流林业期刊网站服务现状,为优化升级国内林业期刊网站建设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网络调研法调研国内外林业期刊网站的建设情况,从网站服务栏目类别、服务内容侧重性、增强服务方式多样性3个方面分析两者现状。【结果】国外林业期刊网站服务栏目类别全面、内容丰富,同时有侧重性,突出对作者的服务和论文的增值呈现,通过多媒体应用、加强内容时效性、注重个性化服务增强网站服务效能。国内林业期刊网站栏目设置及内容单一,对作者的专项服务不突出,论文增值服务还需更加全面和精致,在新媒体应用、内容实效性、个性化服务方面有待加强。【结论】融媒体背景下国内林业期刊应加强网站的建设升级,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服务的全面化、全程性和侧重性,增强网站内容的实效性、拓展新媒体表达形式、增强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探索期刊集群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被ESCI数据库收录的策略。【方法】 以2016年ESCI收录的我国31种英文科技期刊为样本,从出版周期、国际出版社合作和其他数据库收录、国际编委比例与引文影响力4个方面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国内英文科技期刊申请ESCI收录的策略包括创刊时采用季刊或双月刊出版;与国际出版社合作,采用国际投审稿系统处理稿件等。在申请ESCI收录的同时,多数期刊也在寻求被其他重要数据库如Scopus收录。国际编委会在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注重文章被引频次的积累,从而提升竞争优势,争取被ESCI收录后能快速被SCIE收录也是多数期刊采取的重要策略。【结论】 建议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借鉴已收录期刊的经验,重视ESCI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JES)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A类资助为契机,探索提升JES国际影响力的方法。【方法】分析JCR数据和JES发表数据,学习优秀国际期刊办刊经验,结合办刊实践,探索一条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道路。【结果】JES在编委会组建、期刊质量、国际化的投审稿系统及品牌形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加强期刊宣传,吸收优秀稿源,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为例,探究其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指导该类期刊更合理地使用微信平台。【方法】 采用规范分析、案例分析和文献分析的方法,以34个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为例,对其微信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长期的调查与分析,并通过“清博指数”等软件获取数据。【结果】 当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平台建设比例为73.5%,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认证与推送数量有限、内容与编辑趋于格式化、结构与功能参差不齐、用户体验的忽视与误区等困境。【结论】 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在其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适应多元化的媒介环境,在平台运营管理、内容编辑推送、结构功能完善、用户思维建立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Cell出版社多期刊投稿模式,系统分析该模式在优化投稿、审稿等出版流程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科技期刊创新投稿、审稿等出版流程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网络调研和对比分析,系统梳理Cell出版社的多期刊投稿模式的工作流程、优势和不足。【结果】多期刊投稿模式借助由多期刊并行投稿、多编辑协商、多组审稿人评审、多轮目标期刊簇构建的“四多”流程,提升稿件与期刊的匹配度、丰富作者的投稿路径选择、助力期刊留住优质稿件、优化投稿体验和服务,增强出版集团影响力,但该模式也存在编辑工作量大、浪费审稿资源等问题。【结论】可借鉴Cell出版社的多期刊投稿模式,探索创新我国科技期刊投稿、审稿等出版流程。有条件的期刊可通过打造期刊集群、扩大编辑和审稿队伍、建立一体化出版平台等方式,探索多期刊投稿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用户角度出发,分析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项目的3个平台(生产、运营和传播)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阐述生产、运营和传播平台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优化建议及平台可持续发展建议。【结果】入选项目的运营平台(腾云采编系统)、生产平台(方正云平台)、传播平台(SciOpen)已实现在线投审稿、数字化生产、国际化传播功能,但仍需进行优化。从用户角度分析,腾云采编系统需要扩充学术不端检测数据库的外国期刊资源,增加全球范围的审稿专家信息,提高系统易用性等;方正云平台需要提供排版技术支持服务,并增加在线交互功能;SciOpen平台需要增加支持期刊类型等。【结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应以建成集采、编、审、校、发全流程,国际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知识服务出版平台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以用户体验层次设计和过程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期望确认模型、技术采纳模型等相关的研 究,提出用户体验行为模型和相应的研究假设。【方法/过程】以移动商务领域的用户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共获得372 份有效样本,利用SPSS和Lisrel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和模型的检验修正。【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在对持续 使用意向的影响中,用户体验的三层次中,认知层体验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思层体验,最后是感官层体验;期望确 认程度对于用户的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期望确认程度和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向存在显 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找出国内外优秀化学工业类期刊网站存在的差异,为国内期刊做好网站、增强用户黏性、提升期刊影响力提出建议。【方法】 以国内46种化学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和SCI收录的化学工业类期刊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对比了国内核心期刊与2017年JCR的Q1、Q2区化学工业类期刊网站的建设现状。【结果】 国外期刊网站重视学术伦理的宣传,且网站提供了研究亮点、图文摘要、电子辅助信息、多媒体文件等形式多样的网刊,令读者阅读时有更多的获得感,而国内期刊网站在服务水平和内容上凾待改进和完善。【结论】 国内期刊需重视网站建设,从用户角度出发,提高网站信息附加值,增强用户黏性,提升期刊影响力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尝试探索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审稿的实践经验,为同行期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以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例,从前期准备工作、选送国际审稿人、及时催审和增审、完善审稿人数据库、激发审稿人积极性等方面详细描述了英文科技期刊开展国际审稿的具体实践,以实例阐述了国际审稿对期刊的影响。【结果】 国际审稿有助于在国际上宣传期刊、提高期刊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组建一支庞大的国际审稿人队伍和编辑借助稿件采编系统送审稿件是期刊国际审稿行之有效的途径,但国际审回率偏低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结论】 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应当重视国际审稿。提高送审稿件质量、提升编辑业务能力、多渠道开展期刊国际宣传有利于提高国际审回率,推进期刊审稿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取美国医学会期刊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作为国内外医学期刊的典型案例,探索其APP出版的实施细节,发现国内外医学期刊APP的产品特色,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的APP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美国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期刊APP进行调研,对比分析二者在功能设计与内容布局方面的异同。【结果】美国医学会期刊APP平台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提供更为人性化、更便捷的功能和服务;中华医学会学术期刊APP仍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结论】在期刊出版数字化及移动化的大环境下,学术期刊应重视APP出版的功能与内容建设,借鉴国外优秀学术期刊移动出版的先进做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移动出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SICAS用户消费行为模式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期刊全媒体运营模式。【方法】 运用案例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品牌运营、内容运营、平台运营、支付运营和用户运营5个方面分析科普期刊的全媒体运营模式。【结果】 以SICAS模式为内核探索科普期刊全媒体运营的BCPPU模式中,科普期刊的全媒体运营应运用社会化媒介实现品牌定位与多触点感知;细分读者群与创新内容生产;建立科普传播全媒体平台,拓展期刊品牌产业链;深挖全媒体盈利模式,实现全媒体移动支付;注重用户参与价值与口碑价值。【结论】 科普期刊的全媒体运营探索需要在保持期刊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互联网领域的成熟经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媒介融合发展之路,这将提高科普期刊的数字营销力与品牌影响力,加速期刊的市场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中文光学期刊作者投稿关注点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不同身份作者的投稿关注点,从而为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吸引稿源,促进中文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深层次了解中文光学期刊作者投稿时的主客观关注点和投稿取向。【结果】作者拟投稿时首要关注期刊的收录类别、审稿周期、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期刊在业内的影响力。录用率、投稿系统的便捷性、出版周期及出版费用也是作者关注的重要因素。【结论】期刊编辑应依据作者投稿关注点完善各项服务,并提出稳定和提高期刊来稿量、实现中英文期刊差异化发展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客观评估与分析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并据此提出中国化学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的建议。【方法】以中国16种SCI收录的化学期刊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其2011—2020年在JCR、CJCR、CSCD-JCR 3个数据库的定量指标,包括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自(被)引率或他引率等。【结果】JCR收录期刊的IF、TC与自引率等数据反映出近10年来我国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略有提升。CJCR与CSCD-JCR收录期刊的相应指标反映出近10年来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具有高影响力的优势在减弱,2016—2020年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内影响力明显提升。【结论】建议重视规划中文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优化现有英文化学科技期刊的结构以及新创办化学二级或交叉领域英文期刊以扩大该学科期刊方阵,促进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全面深入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借鉴国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方式的研究、改革和实践。【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站调研的方法,介绍国际上第三方审稿平台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状况,提出创新国内科技期刊审稿方式的建议。【结果】 独立于期刊的第三方审稿服务颠覆了传统模式中审稿人、作者、编辑之间的关系,具有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特点,既可以加快期刊内容的传播速度,又能提高审稿人的积极性,还能提高稿源质量和期刊质量。【结论】 由期刊集群建立第三方审稿服务平台,可规范服务流程,在我国科技期刊领域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审稿专家的评价进而提出优化审稿专家的措施。【方法】 选取《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1—2015年267位审稿专家7756条审稿记录,统计267位专家的审稿数量、审稿时滞及审稿结论。【结果】 通过统计和分析,5年间审稿篇次>31篇的66位专家是期刊的核心审稿专家,其中,审稿时滞在3周以内的专家占92.5%;审稿时滞上,就所有专家而言,74.2%的能在3周内审回稿件;审稿结论上,拒审占5.0%,无具体审稿意见或审稿意见过简无针对性的占10.5%。【结论】 要保证期刊的核心专家队伍,必须从专家和编辑两个层面进行改进。对专家适当取舍,保证核心审稿专家的数量;同时编辑应做好服务工作,重视专家的知识回报。  相似文献   

18.
程慧平  金玲 《情报科学》2018,36(4):171-176
【目的/意义】对国内IT/IS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把握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的国内发展动 向,为未来IT/IS 用户持续使用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建议。【方法/过程】以“核心期刊、CSSCI 期刊”发表的用户持续使 用研究论文为对象,通过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分布、信息系统分类、相关理论与模型、影响因素4 个 方面剖析国内IT/IS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现状。【结果/结论】国内IT/IS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学者们 主要关注持续使用意愿,对持续使用行为的关注较少;以使用与满足理论、期望确认模型为主要理论和模型基础, 以模型扩展和理论整合研究范式为主。最后,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和讨论科普期刊转型发展的方向。【方法】 以优秀的科普期刊为例,结合理论分析,探究科普期刊内容产品化和全品牌运营的措施与成效。【结果】 科普期刊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打造新媒体平台,将纸刊和新媒体内容产品化,抓住知识付费机遇,扩展增值服务,提升科普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科普期刊要立足自身内容建设,通过内容产品化和全品牌运营寻求转型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科研人员投稿选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学术期刊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及作者访谈资料,设计包含外部因素、主体因素及期刊因素3个层面的共33个影响因素的问卷,并对收回的467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科研人员投稿选刊行为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毕业或考核、职称评聘等要求。主要的理性主体因素是对文章质量的感知和对期刊偏好的感知,主要的感性主体因素是既往投稿体验。科研人员最为关心和关注的期刊因素是期刊级别、期刊声誉和稿件处理时效。自然科学科研人员偏重期刊影响因子,投稿行为受师友影响较多;人文社科科研人员较易受到期刊活动影响,非常在意期刊评审的公平性。越是高级职称人员越不惧发表难度,且高级职称人员比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人员和无职称人员更在意投稿系统的便捷性及编辑人员的态度。【结论】提升学术质量和稿件处理时效是学术期刊吸引优质稿源的主要策略,同时期刊可从突出办刊特色以加强作者认知程度、树立公平品格和精准提升服务质量3个方面来提升期刊对高水平原创论文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