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善薄弱学校、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英国为提升学校的质量和标准,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伙伴关系尤其是连锁和联合的形式在发展学校网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英国"连锁学校"的实践为其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就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而言,无疑可以从这种新的学校组织形式中吸取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要做到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地区之间的差距进行缩小,从而做到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的实现,这就必须对于如今已经具备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基本取向与相关制度安排进行彻底改变,调整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设计要求,这不仅仅能给予基础教育发展弱势地区与群体基本的人权保障,这也是促进有机统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公平与效率一项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外在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相对集中的投资体制,健全相关政策法规、逐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保证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扶持弱势地区和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等.借鉴国际经验,在推进我国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应该把弱势地区的义务教育作为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重点,扩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多方合作与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共享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薄弱学校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所导致的后果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对聊城市A初级中学存在的问题和实践探索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启发进行了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中等发达城市石家庄市为个案,研究其在区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所采取的策略及取得的经验,进而研究中等发达地区在整体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实施状态、基本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中等发达地区整体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一些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优质学校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实施优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创建优质学校则是实施优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优质学校的内涵与特征尚存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优质学校办学实践的探索.为此,清晰而科学地界定优质学校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对引导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中小学薄弱学校改进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84):19-20
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基础教育出现一定的失衡现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此,应该借鉴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教育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与策略。这不仅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紧跟世界潮流、增强教育竞争力的基础与前提。本文将通过分析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特点,探索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我国教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检验分税制对于省内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失衡之改进的影响,系统地分析了分税制如何通过影响省对于中央财政依赖度、进而影响各省省内基础教育均衡度的改进.经验数据显示分税制在整体上促进了省内教育均衡度的改进.考虑到我国显著的地区差异,本研究还通过分省考察财政依赖度与省内教育均衡度改进之间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曲线的影响模式.可见,在改革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同时,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才是改变教育不均衡的根本出路;从理论上看,分省考察财政依赖度与教育均衡的改进会加深人们对于教育失衡现象及其改进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优质师资匮乏是我国欠发达地区长期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云南师范大学针对云南"四位一体"的省情和师范生培养就业机制的实际,自2008年实施了师范生定向就业免费教育的实践探索,为深化新时期省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改革,解决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社会需求地方就业,逐步缓解艰苦地区基础教育高水平师资来源不足,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不仅关系着国民素质的基本保证、整体提升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关系到个体学习与发展权利的实现。为了使教育事业得以良性循环和不断发展,就要求实现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及个人兴趣爱好受到充分的尊重,这不仅是全民素质得以整体发展和提升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的新的社会使命。面对这一新的教育课题,如何消融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弊端,就必须从政策学的宏观视角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界学者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新的公平所作的政策探索,并从法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视角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政策和策略的提升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试点城市的厦门认真分析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势和规律,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选择以城乡资源统一配置为抓手,着力推进办学条件、投入、师资、就学机会、质量等五个要素的均衡发展,为保障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是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阶段,中小学性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的背景下,部分国家顺应新世纪中小学性教育实践需求,积极推进中小学性教育改革,改革呈现目标体系更加多元均衡、起始年限更加提前、支撑体系更加完善的崭新动向及特征,从中折射出全球中小学性教育发展趋势。这为推进我国中小学性教育改革提供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3.
逐步完善学分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学分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实施学分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可靠保障。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明 《教育研究》2005,26(8):26-31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产权转让模式、“产权不变,按民办机制运行”模式和新建合作型学校模式。从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履行政府职能,如何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的权益.如何促进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均衡发展,如何管理国有教育资产,如何防范腐败滋生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应明确办学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切实保障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权益,规范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教育资产管理,以推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重庆直辖十年,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合格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然而,重庆基础教育的发展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协调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重庆基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推进.重庆被确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的新特区,其政策空间为重庆基础教育城乡统筹工作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通过重庆特色的凸显来冲破城乡基础教育各类瓶颈的制约,是新特区基础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6.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虽然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一直令人担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给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此良机,大胆革新,勇于探索,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均衡发展的道路,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方能打破瓶颈,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国在半个世纪以来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实行全面免费的基础教育,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尊重父母的择校权;加大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扶助弱势群体;确立国家教育标准,统一教师教育标准,实施全面的教育监测。这些政策有助于促进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层面的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对我国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珠宝店面经理的实践出发,研究高职管理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般特征和基本路径,探索高职管理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9.
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来自美国的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军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1):10-14
当今,许多国家都在为致力于本国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努力。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基础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这方面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中关两国虽然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体制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由于两国在基础教育领域都存在着种种不均衡的表现,因此努力实现本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成为两国不约而同的追求。美国在这方面积累的诸多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无疑有着许多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顺德区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的动因、做法、作用及原则。顺德区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实践表明,这一土地制度的改革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扩大了规模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