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民族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笔者认为,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加深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又要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学生心中,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小学多年来在充分挖掘自身文化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致力于民族团结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抓手和途径,在师生中开展"了解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民族团结教育在深化中求实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4年以来,根据教育部穴原国家教委雪和国家民委的要求,全国各地逐步在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丰富了中小学爱国主义、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容,促进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强了各民族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反对分裂的思想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社会效果。《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2004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  相似文献   

4.
教育在实现社会从传统向现代、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强调我国各民族关系时,常常有这样的说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那么,为什么各民族相互离不开,怎样才能使各民族相互离不开,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是什么,教育对于构建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又能有什么作为呢?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把社会团结分  相似文献   

5.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在各民族青少年中加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天津市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始终将“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风俗等情况,牢固树立起“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了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团结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为了积极、深入、扎实地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2003年,天津市在全市中小学开…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杨云慧)“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相互离不开。”如何让各民族学生坚定地树立起这个思想,拥有最多民族种类的西部省份云南,广泛开展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与此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少数民族教育,把党的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各民族群众心里,为民族团结教育夯实基础。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特有民族15个,16个民族跨境而居,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在中小学生中做好民族团结教育事关重大。1999年开始这项工作的试点,2001年在全省全面推开,从国家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高度来认识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7.
隐性课程的潜在性与民族团结教育渗透性需求是一脉相承的。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隐性课程在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学生的民族文化风俗、民族红色文化等方面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重视基地文化环境建设、挖掘师生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加强基地制度管理等实践是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隐性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发挥效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民族团结教育与乡土教材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并没有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的开发上实行"一刀切",而是以中央精神为主线,采取多种形式开发乡土教材.这符合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教育实际,有利于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性.从少数民族学生最熟悉的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入手,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之中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民族团结教育系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国家统编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通过概述形式从"面"的角度强调各民族之间加强团结、共同繁荣的重要性;各地区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乡土教材则从本土实际出发,强调各地区、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体"之"多元"中"一元"的特点和重要性及各民族之间共存共荣的关系,从多元的角度以"点"的形式深入挖掘乡土资源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使他们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具备应有的民族常识,增进对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对于巩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曾联合下发《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抓住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重要环节,把教育活动开展到每一个班级、覆盖到每一个学生。""着重进行维护国家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的宣传教育、党和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宣传教育、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东城区回民小学和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是两所各具特色的民族学校。多年来,两所学校以深化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为重点,以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为核心,在相互学习交流中,不断增强学校各民族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专业交流,促进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两所学校都成为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在东城区域内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在各民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各民族学生中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1990年以来,根据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的要求,逐步在中小学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丰富了中小学爱国主义、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容,促进了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进了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社会主义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了各民族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意识,在各界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职业中学,位于风景如画的焉耆县开都河畔。学校师生有回、汉、维、蒙等20多个民族成分。办学多年来,全校师生始终牢记“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动乱,就衰败”的民族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多次获州、县“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关系新疆发展的根本。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实践证明,没有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就没有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就难以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密切相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  相似文献   

14.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有必要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功能与发展路径。从内容、目标、对象三个角度,可以基本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内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包括中华各民族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包括"团结"和"进步",二者互为倚靠、不可偏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受教育者,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受教育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当强调国家观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而不应仅仅针对某个或某些特定的民族。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德化""教化"三个方面。"文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科学理性水平的提升;"德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民族情感、信念和意志的变革;"教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的自立自强和自我创新。随着形势的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面临"文化"相对薄弱、"德化"有待加强、"教化"有待提升等挑战,应从解决语言问题、物化问题和普遍问题三方面着手和用力,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教育》2005,(1):22-23
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在各民族青少年中加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天津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始终将“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灵活的教学形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风俗等情况,牢固树立起“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团结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从1994年我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  相似文献   

16.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曾联合下发《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抓住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重要环节,把教育活动开展到每一个班级、覆盖到每一个学生。”“着重进行维护国家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的宣传教育、党和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宣传教育、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流讲充分”。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社会成员团结意识的重要途径。汉族地区的民族形势与民族地区有所不同,因此,在汉族地区中小学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应区别于民族地区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各民族平等意识,纠正学生存在的"大汉族"心态。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地处中关村科技园,是一所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学校,目前有学生6500余人。为了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从小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2008年10月,学校启动了"牵手各族伙伴,传承中华美德"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倡导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要求全校每一个班级都要牵手一个少数民  相似文献   

19.
天津民族职专是1996年建立的天津市惟一一所国办全日制少数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有5个专业,24个教学班。全校900余名学生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有回、汉、满、蒙古、壮、东乡、撒拉、保安、朝鲜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在民族学校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关系到安定团结、四化建设的大计。几年来,我们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在师生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认识水平,更新观念,增进向心力,增强凝聚力,牢固树立三个…  相似文献   

20.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成效如何,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许多高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赢取"河南省民族团结教育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的H大学也创先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分析H大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效果,提出了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相应对策:深化"以人为本"的"关怀教育"理念、完善基于"多元"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基于"文化认同"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教育、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