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手击球 对于初学员网球的人来说,开始比较容易掌握的技术是正手击球。与学习反手击球相比较,初学者往往感觉正手击球学起来比反手击球难度小。但是,正手击球的节奏一旦稍稍有一点点遭破坏,则会导致全局乱套。实际上,网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最令人苦恼的技术就是正手击球,因此,认认真真地学好正手击球这项最基本的技术,是提高网球整体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 削球的基本特点是:使球尽量低地过网,击出的球是低低地滑动飞出,但是,更具攻击性削球的轨迹也有例外、比如打到对方网前的小球。其技巧是拍面角度比一般的削球稍大点。基本上…  相似文献   

2.
反手球真的比正手球难打吗?不错,一般球员的反手球都比正手球差,这是事实,因此人们的印象中反手击球技术比正手击球技术难掌握。而实际上,有哪个人学习网球技术是从反手开始的呢?恐怕大部分人都是从正手开始学起,不断练习正手,并随着技术的提高逐渐参加比赛。大多数人练习正手球的次数绝对大大超过反手击球练习次数。如何练习反手,本期为你讲述反手的各种精要秘诀。  相似文献   

3.
我国网球运动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比较典型的网球打法是正手进攻,反手防御,反手大多数为下旋击球,正手也只是平击式击球,缺乏变化。现在的发球正、反手大都采用上旋击球法,这不仅加大了球落地后的后冲力,还增加了对方回击的难度。为加强反手击球的力量,不少选手采用了反手双手握拍击球技术。  相似文献   

4.
宋慧荣  徐良  年四永 《精武》2012,(3):23-23,25
无论是专业的网球运动员还是业余的网球发烧友,都会有同一个感觉——反手的击球动作相比于正手击球动作要难提高。尤其是在一些业余的比赛中,反手往往成为对方攻击的主要位置。如何提高反手水平成了广大同球爱好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球技术中反手技术的深入分析,在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反手技术的辅助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国球运动者反手击球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英 《新体育》2024,(2):16-18
正手击球技术是网球击球技术的基本击球方法之一,据统计运动员正手击球技术在比赛中所占比重超过70%,因其具有速度快、控制力强、力量大等特点,成为多数运动员用以得分取胜的主要手段,而力量和身体平衡性是正手击球技术当中两大基础素质。本次研究共选取某高校体育学院网球专项班20名男子,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网球正手击球深度、力度及精准度经过核心力量训练6周后与训练前相比有较为显着的提高,对照组接受传统力量训练6周后网球正手击球深度、力度及精准度改善情况低于实验组,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比传统力量训练更能促进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反手击球 许多初学网球的人认为反手击球难,总是设法躲开感觉难打的反手球,从而使反手击球成了自己感到棘手的技术难题。这真是多余的顾虑! 其实,反手击球一旦被掌握,你会感到这种方法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并具有意外攻击力的进攻手段。 让我们来学习世界超级网球明星的反手击球,从中学习反手击球基本获本、并提高反手击球的威力与稳定性。如果你是一位右手击球的人,请你用左手握拍,但要握得离拍柄稍远些,然后以左手按照正手击球的技术要领,进行挥拍练习来体会动作。设想击球点处于踏出的腿的位置上,在那个位置时使球拍停止挥动;球…  相似文献   

7.
刘萍萍 《羽毛球》2021,(1):98-101
吊球技术和高远球技术一样,可以分为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和头顶击球。其中,在后场反手区域用正拍面在头顶左上方吊球,叫后场头顶吊球技术。后场头顶吊球技术是将底线反手区域的球,用正拍面绕头顶击至对方前场区域紧靠边线两角的近网球技术。后场头顶吊球技术是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中教练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8.
羽毛球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是羽毛球技术中的核心,文中对羽毛球技术课程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创新、尝试和改革,将传统的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顺向的教学顺序,改变为反常规的逆向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9.
Carson  大志 《体育博览》2010,(1):110-119
现代网球运动中,正手击球是网球技术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如果你能完美掌握正手击球技术的所有要点。加上一副好身体和一把好球拍,你在球场上的胜率就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六月,正值网球黄金赛季,这里特别为球友们准备了一道丰富而精到的大餐:球技提高全攻略,就发球、接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截击和高压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指导,并教你如何减少失误,掌握窍门力争全面制胜。  相似文献   

11.
蚕冀蒌薰薹蓁垂蒌一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充分地利用肩部及腰腿部的力量,使整个身体像弹簧一样。以半开放式分腿站立的姿势开始击球,使对手难以判断击球的方向。塞雷娜·威廉姆斯的反手击球同她的正手击球一样,可以以开放式分腿站立的姿势向不同的方向击球。世界顶尖高手技术赏析@何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规范和提高我国广大网球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根据中国网球协会和国际网联的合作计划,定于 2000年 11月 22日~11月 30日在广州天河网球学校举办国际网联一级教练员培训班。 培训使用国际网联教练员手册,中国网球协会将选调名师教授包括教练员的作用、初学者的心理训练、战略和战术、球的控制、握拍分析、基本击球法、球的旋转、训练课的组织、教学过程——怎样向初学者接受网球、练习方法和教学方式、判断和纠正动作、短式网球教学等内容。 具有一定网球技术的人员(指正手击球、反手击球、正手截击、反手截击、高压、发球…  相似文献   

13.
网球双手反手击球技术分析及其训练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球双手反手击球是许多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所采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反手击球技术,通过分析和了解它的技术特点,采取合理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使运动员正确掌握双手反手击球的技术动作,为比赛中合理运用这项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手天下     
你到网球场看看,很多人都在用正手练习着击球。当你问学网球是从哪种击球开始学起的,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正手击球。所以说,正手击球是网球技术中最基本、使用率最高的一种击球方法。可是尽管人们练习正手击球的机会最多,但为不能打出线路清晰、有威力的正手击球而苦恼的人却不少。怎样才能使正手击球成为自己的进攻武器呢?本期特别推出“正手套餐”,请慢慢品味。  相似文献   

15.
如果提出一个问题——你对自己的正手击球满意吗?恐怕回答“NO”的人比回答“YES”的人要多得多。的确,正手击球毕竟是网球比赛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技术。哪怕是击球技术水平已经很不错的人,也仍然希望自己的正手击球技术进一步提高。磨练自己的正手击球,是每个网球爱好者永远的追求,那么让我们从职业高手那里“窃取”一点击球的秘诀占为己有吧。 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的击球失误就会惊人地减少 看看下面的这些照片,虽然都是大师级的技术,可是动作出奇的简单。然而这么简单的动作却蕴涵着击好球的奥妙。当你正手击球总是击不好或者感到动作变得十分僵硬时,最好的方法是回到基本技术,从最基础的击球要点上着手解决。这里刊载的职业高手们的连续动作照片,揭示着正手击球最基本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振动训练以其独特的功效,在训练学领域由于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水平而备受教练员的关注。以网球运动员上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正手击球和双手反手击球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振动组运动员正手击球时的爆发力,在小阻力和大阻力下有明显提高,出手速度在小阻力下有明显提高;非振动组运动员中阻力下击球速度有明显提高。②振动训练能使小阻力和大阻力双手反手击球时的爆发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在大阻力下的反手出手速度明显提高;非振动组运动员在大阻力下的爆发力得到提高。③振动训练在该实验中是有效的干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网球书刊目前存在的3个问题 世界各国出版的各种各样的网球期刊和书籍,干篇一律地讲述着击球技术,不厌其烦地讲解着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等。当然,我不是说这些技术指导不对,但是从教练角度来看,这些讲解指导得不够细致,大多数是泛泛之谈,而球员真正需要深入了解的一些技术细节却没有涉及。  相似文献   

18.
网球运动中,每个人的基本技术并非都是均衡发展的。上网型打法的运动员对网前技术要求更高一些,而底线型打法的运动员则对底线技术要求更高一些。虽然各有侧重,但要打好网球,任何一项基本技术都不可偏废。在网球运动中,无论职业或业余的网球选手都会以对方反手位为主要攻击方向。一般地说:正手击球  相似文献   

19.
网球正、反手击球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球正、反手击球的教学方法天津美术学院周启亭一、握拍方法要想打好网球,选择合适的握拍方法十分重要,因为拍面接触球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击球的准确性,推荐使用东方式握拍法。1.正手击球握拍法。先用左手扶拍颈,拍头向前置于体前,右手掌平贴在拍面上,再沿拍颈往...  相似文献   

20.
针对武汉体育学院网球专选班学生底线正手击球的技术,设计相关的教学实验,将击球节奏方法运用到网球底线正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对比和分析,探讨和揭示击球节奏在网球底线正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完善网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网球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全面发展体育院校学生身体素质和启动课程改革配套的先期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