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武术散打运动的迅速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现在擂台散打运动的发展,中国散手正式除去护具,运动员面临更大的受伤危险,当人们看到中国武术散打在与美国拳击、泰拳等对阵中,有的外国选手迎着拳打脚踢,犹如蚊叮虫咬挠痒痒一般,不加理会,只管像坦克般冲过来,感到抗击打能力太强了。而有的选手面对重拳重腿的进攻,则禁不住三拳两膝的打击就败下阵来,所以现代散打运动员需要更强壮的身体,即要具备更好的抗击打能力,于是认为抗击打能力至关重要,必须把抗击打训练作为重点来加强。纵观世界优秀搏击运动员,他们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具备了超人的抗击打能力,能在顶住对手的凶狠击打的同时还以颜色,并最终击败对手。  相似文献   

2.
关于拳击运动速度素质训练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是拳击运动制胜的关键,没有速度的动作在拳击运动实战过程中是毫无意义的。拳击运动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敏捷多变的步法移动,快速、准确、有力地击打动作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争取主动。竞赛日趋激烈因此要求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手段更加科学化。本文从六个方面简要对拳击运动速度素质训练的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丰富我国现代散打技术训练方法理论体系为研究视点,针对我国散打运动员在多次中外散打对抗赛申所表现出的攻击力薄弱、抗击打能力较差等问题,结合传统武术功力训练的特点和现代散打运动技术训练的实际,提出了将传统武术功力训练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移植到对散打运动员的拳法、腿法、摔法及步法的训练之中,来最大限度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攻击力和抗击打能力,有效提高其散打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4.
亚高原训练对优秀拳击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海拔1 600 m的亚高原训练是否会对拳击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产生影响,以进一步挖掘我国拳击运动员的内在潜能及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拳击运动员的体能问题.方法:以国家集训队16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 250 m(贵州清镇)、1 600 m(内蒙古武川)的亚高原及下平原(河南郑州)后的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身体机能等指标进行系统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1)亚高原训练对部分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及无氧乳酸供能能力改善有帮助;2)1 600 m的海拔高度更有利于调动拳击运动员的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提高拳击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3)在亚高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拳击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帮助.结论:1)亚高原训练对拳击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及体能和机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2)有针对性的亚高原训练可以作为提高拳击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选择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参加2010年黑龙江省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和2011年黑龙江省武术散打锦标赛的102名男子运动员以及省武术散打比赛部分裁判员进行访谈调查,针对黑龙江省武术散打技术现状提出相应提高训练水平的策略:建立完善的散打运动训练体系,是提高散打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将耐力训练贯穿整个训练的全过程;鼓励运动员主动进攻,提高对抗中技战术运用的能力;加强运动员攻防转换能力,提高击打和抗击打能力,注重功效性训练。  相似文献   

6.
新规则下拳击运动重回对抗的本质,拳击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更高强度、高密度的对抗。对抗能力是拳击运动员在高强对抗下展现运动表现和能力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诠释了拳击对抗能力的内涵,构建了体力、技能、身体、战术、抗击打和心理6个维度为基准的对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平拳手对抗能力整体和各子目标层指标评价指数总体上呈现阶梯状特征。该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运动员的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7.
拳击运动员的素质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强  杨文波 《精武》2006,(3):38-39
一、速度训练拳击训练,速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拳击运动员在对抗中能否掌握拳台上的主动权,能否准确无误、快速而又正确地发挥技术,主要取决于陕速反应能力和防守反击能力。 (一)进攻中的快速反应。自由实战练习中可以使用多种变化的击打和防守,并且锻炼拳击运动员在对方尚未来得及变化的情况下,确定攻击的方法,予以快速而又准确的击打。如手靶练习,主要用来培养拳击运动员快速反应;自由实战练习可以  相似文献   

8.
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比赛中运动员斗智斗勇,较技较力,拳腿交加,击摔并进,展示着散打项目的独特风采.优秀散打运动员都需经历漫长、系统的训练,才能逐步成长,既要提高体能、技能、智能、战术意识、击打和抗击打能力,又要培养顽强拼搏、刻苦训练的体育精神.随着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不断提高,运动量和强度也逐步加大,对抗性进一步增强,各种伤病随之产生.  相似文献   

9.
散手运动员抗击打功力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我国散手运动员在抗击打功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从人体解剖学及运动生理学角度,阐述了散手运动员抗击打功力训练的部位、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丰富我国现代散打技术训练方法理论体系为研究视点,针对我国散打运动员在多次中外散打对抗赛中所表现出的攻击力薄弱、抗击打能力较差等问题,结合传统武术功力训练的特点和现代散打运动技术训练的实际,提出了将传统武术功力训练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移植到对散打运动员的拳法、腿法、摔法及步法的训练之中,来最大限度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攻击力和抗击打能力,有效提高其散打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