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末,以教育强国的德国进入国人视野,大批中国学生留学德国及西方其他国家学习先进思想理念.20世纪初,蔡元培留学德国,回国后以"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经济独立"思想理念主掌北京大学,使之在近代中国大学中独领风骚,时至今日,余音未绝.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充分体现了德国经典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影响.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核心是:以"寂寞"和"自由"为基础,追求纯粹的科学研究和修养自身个性,不为外在"物欲"所动,在学习中达到一种"超我"的境界,从而服务于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的学术观在民国早期发生了重要转变,这一转变通过北京大学改革,促使北大从旧式学堂转向现代大学。对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出之改革方案的分析发现,相比民初,蔡元培扩大了"学"的范围,并调整了"学"的内在关系。这一变化实质上是"学"的本质由近代分科之学到现代科学之学的转变。蔡元培的学术观转变顺应了民初科学观的转变,渗透于北京大学改革方案,促使北大进行了一系列反映新科学观的学术建制改革。新建立的学术建制匹配于现代学术,推动北大迈向现代大学。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总设计师,他汲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凝练成了其深邃而影响深远的大学教育思想:"学术至上"是大学办学宗旨;"大师"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基础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根本;"教授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精髓。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4.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倡导南京国民政府借鉴西方的大学院制度,变革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为大学院制。大学院制以"学者主政"、"学者治学"与"学者执教"为推行目标。蔡元培在1927年至1929年期间所推行的"大学院"制,改变了北洋政府时期教育部及大学机构成为腐败的官僚机构的窘境。大学院制是近代中国建设大学制度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长,使大学沦落为政府的附庸、学术成为行政的工具.大学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各种积极因素的成长为中国迎来了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主要实践活动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重要的理论奉献根植于大学学术理念。蔡元培的学术理念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今日大学学术规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重点评析了蔡元培关于大学学术方面的思想,以寻求当代大学的学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他对北大的改革气势恢宏,影响深远。特别是他改革北大的办学理念至今引领着中国当代大学的发展。从蔡元培大学理念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理念之现状及大学理念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大学理念建设的一些设想。蔡元培大学理念启示当代高校要确立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细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曹红 《教师》2010,(32)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北京大学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非凡的功绩,其教育思想成为了人类宝贵的遗产.本文浅析了蔡元培的大学教育目的观,其注重促进大学生"完全人格"教育和强调把学生培养成研究者的教育目的,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术自由的大学本质观的应然诉求所产生的大学改革中的悖论,引发了人们对大学本质观的重新审视。对大学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及对大学发展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可以看到,大学的本质是学术自由性与受控性双重属性的对立统一,这是一种基于对大学实然状态的分析所得出的全面辩证的大学本质观。这种大学本质观所揭示的学术自由性和受控性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据和原因。处理好自由性与受控性的关系是推动大学改革发展的应然诉求。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诉求是当前教育界的焦点问题。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诉求主要包括学术自由的诉求、去行政化诉求和大学自治的诉求,这三种诉求之间存在着一些冲突和矛盾:过度追求绝对的学术自由、学术权力缺位、内外部行政权力泛化等。因此,为了完善高等院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在高等教育中培育正确的权力自由观、学术自由观及正确地处理高等学校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总设计师,他汲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凝练成了其深邃而影响深远的大学教育思想:“学术至上”是大学办学宗旨;“大师”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基础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根本;“教授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精髓.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大学形成了以蔡元培为代表的认识论、张伯苓为代表的政治论和以梅贻琦为代表的人本论等三种不同价值归依的大学使命观。认识论以高深学术为本位,遵循高深知识的逻辑演绎大学使命;政治论以社会为本位,围绕"公""能"教育阐释大学价值;人本论则以个体为本位,通过通才教育诠释现代大学理念。这三种大学使命观,对当今中国大学的办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大学教育理念对大学学术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的大学教育理念可概述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理想的价值取向;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民主、自由是大学理想的氛围;大学以“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培养“健全之人格”的大学生。蔡元培大学理念给当前大学的学术管理以启示:学术管理是大学内部管理的核心;在学术管理活动中必须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权力运行机制;必须确立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与马君武借鉴德国大学理念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享有"北蔡南马"美誉的两位留德学人蔡元培和马君武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担任北京大学和广西大学大学校长期间,学习借鉴并倾心践行德国大学理念,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风格,为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概括总结了两人目前仍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的相同点和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大学教育主张促进了我国大学改革与发展,对当今高校改革也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即应注重大学的科研作用;倡导学术自由;提倡文理沟通;根据现实情况实践"教授治校"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虽有大学之形却缺大学之实。所谓的"形"是指京师大学堂从日本间接移植了现代大学相关制度、导入相关教学内容,而其"实",却依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没有摆脱旧式官僚养成所的实质。1902年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均体现了这一点。直到民国初年蔡元培主持制订的《大学令》,才标志着中国近代大学理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学术生产显然是重要的使命。中国近代大学的产生是学术生产组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近代学术转型带来的学术生产方式的革命,给近代大学组织带来深刻影响。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去探索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历史逻辑基础,寻找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历史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大学理念在指导中国现代大学实践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针对大学办学过程中出现的与近代大学理念不相一致的一些现象和做法,应当进行纠偏,回到大学基本理念所指向的正确轨道上来,以促进学术事业的繁荣,履行好大学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大学理念与其在德国学习、考察的经历有密切关系,德国经历是其大学理念的重要来源。本文以蔡氏在德国的经历为中心,分析探讨了德国古典大学观对蔡元培的影响,以期深化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及学术传统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于外来文化、外来教育观念接纳吸收借鉴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列盈 《教育评论》2012,(1):132-134
蔡元培在领导民初教育改革和北大的革新过程中,对解决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矛盾进行了可贵探索。在中国移植西方大学的起步阶段,这些探索奠定了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基础。它既是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源头,对民国时期大学的培养目标有重要影响,也是晚清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通才教育向现代大学的完全人格教育的重要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