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荣任中国第一所国立现代化大学-北京大学首任校长的蔡元培先生,采"教授治校"之大学改革理念,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大学精神,改革传统北大,使其脱胎换骨为现代北大,进而引领中国其他大学步入现代大学轨道.这无论是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抑或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都可谓功莫大焉.因此,研究蔡元培北大改革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对于北大乃至其他中国著名大学通过系统改革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或学科将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何谓大学?有容乃“大”,大学为“学”。蔡元培执长北大后,围绕着“容”和“学”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为之注入了现代大学的灵魂,使之由一个封建官僚的养成所变成名副其实的高等学府。蔡元培不仅是北京大学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3.
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最初两年时间里,蔡元培对于大学的体认,重在实际行动而非文字建构.他一上任就表示要把北大建成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这也得到了北大师生的认可与支持.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出有关改良图书馆、组织进德会等报道,向各方传达出了北大正在发生的转变.蔡元培对北大校风与学风的重塑,使得北大由官僚养成所逐渐转变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初步完成了朝向现代意义的大学的转变,也为迎接此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4.
娄岙菲 《教育学报》2007,3(5):59-70
以往对蔡元培"兼容并包"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其作为论述中的确定结论来使用。其最大问题是,未能看到思想与实践之间的立体互动,使研究陷入某种平面化、静止化的误区。蔡元培对"兼容并包"的诠释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北大改革的最初两年时间里(1917年-1918年),蔡元培主要从扭转北大学风入手,希冀将德国大学崇尚学理之学风移植至北大,通过强调不同学术派别的兼容并存,将北大塑造为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再加上,这种出发点正与蔡氏本性上"囊括大典"的偏好相契合,由此,学派兼容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兼容并包"真正可"兼容"的范围并非全如人们想象,人事上的争斗以及北京大学在民国初年的特殊地位,都可看作"兼容并包"得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的合力。蔡元培通过与林纾的论战,借重自身的学术声名和社会威望,再加上新文化一派的通力配合,使得"兼容并包"作为北大改革的理念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蒋梦麟虽强调"萧规曹随",但其出任北大校长标志着中国现代大学场域的"美国大学模式"时代的到来.本文选择早期北大建设为人手处,凸显蔡元培出任校长时借用洪堡大学理念构建的"德国大学模式"的普遍意义,既区分德、美模式之不同,更以周鲠生领导的武汉大学建设为例,强调德国模式对现代中国大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影响;进而更深层地揭示出北大改革对现代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意义,即这是在蔡元培的整体性教育国家(现代大学)理念支撑下的伦理学学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从办学理念看柏林大学改革与北大改革的相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柏林大学继承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理念并发扬先大,尤其是费西特、施莱尔玛赫、洪堡等人对柏林大学的改革更是对后世的近现代大学影响深远。蔡元培模仿德国模式改造北大.这就是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个典型例子。德国大学观对北京大学改革的深刻影响虽然带来了两者的相似性,但其差异性更是明显。本文试图从两者的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的侧重点和主要倾向上的不同点以及两者对世界的不同影响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两者改革的相异点,以此能给予我们更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作为他主持北京大学教育改革工作的主导办学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对北京大学的人事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进入北大,为北大注入强大的动力.同时,“兼容并包”的思想还影响到学派的发展,他力求网罗众家,倡行学术自由;在大学课程的设置方面主张中西文化要兼收并包,择善而从;这一思想不但对北京大学的整顿,改革和迅速崛起起了极大作用,而且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北京大学是这次运动的中心,这与蔡元培先生在北大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改革密不可分。蔡先生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学方针,网罗众家、广延积学名师,充实和调整教师队伍,求得学术的自由发展,实行“教授治校”,改革学校领导体制,推动北大由封建衙门式学堂到资产阶级民主大学的质的转变。改革学生讳书做官的封建观念,树立学生学理、掌握科学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新风,主张男女平等,实行男女同校,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首创意义,蔡元培先生在主持北大时期实行的一系列资产阶段民主教育改革及成功,使中国近代教育进入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遵循"学诣"第一的聘任原则,"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使北大一跃成为国内一流高等学府。本文借鉴蔡元培教师聘任思想,以期为高校管理者进一步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发挥优势致力于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北京大学教务处一、发扬优良传统,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重视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北大传统之一。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时就提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大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而“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他鼓励文理科学...  相似文献   

11.
A以名人命名   元培计划实验班--北大   其人: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带动了北京大学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他本人也两次坦任北大校长之职.……  相似文献   

12.
李芳 《教书育人》2008,(2):13-16
大学负有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研究学术、教化社会等多种职能。作为“中国现代最大的教育家”(冯友兰语),蔡元培先生不仅有过一段执掌北京大学的办学经历,而且提出一套可称之为“大学观”的办学理念,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借鉴。概括地讲,蔡元培的“大学观”由什么是大学和如何办大学两大命题构成。  相似文献   

13.
据2004年6月18日的《新京报》报道:教育部肯定了北京大学去年推行的学科末位淘汰的人事改革方案。北大这一改革虽然招来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但这一举措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无疑,北大的这一改革方案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 《教育》2010,(4):60-60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目),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5.
1917年蔡元培发起的北京大学改革,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和发展起了转折作用,促进了现代大学在中国大地上的出现,加速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而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现代化的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蔡元培发起的北京大学改革的意义予以阐述,分别为:优化师资结构、转变学生观念、改革管理体制、开创女生入学先河.  相似文献   

16.
作为创建中国现代大学的先驱,蔡元培与郭秉文于20世纪初分别变革和创建了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这两所学术重镇,形成了"学分南北"的独特格局。作为留学回国参与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的典型代表,蔡、郭二人办学理念的差异,可以视为德国与美国两种不同的大学治理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情境中碰撞会通的实践产物。探讨两位教育家型的大学校长在治理理念上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学术走向"现代性"的艰难历程,也可望为"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17.
一、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及改革实践1.学术自由——创新大学办学理念蔡元培先生立足于中西文化的对比,深刻地意识到学术自由的重要性。他初到北大就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他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囊括大典”是对待  相似文献   

18.
杜丹 《文教资料》2011,(12):172-175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品格、思想、学识和事业直到现在仍然为人们所景仰。他在执政北京大学的十年时间中,提出了一系列至今仍影响着现代大学精神的改革方案,这些方案深刻地体现了他的思想和品格,并深深地扎根于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之中,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现代大学的发展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北京大学改革成功经验之启迪王冬燕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主要是从事教育工作.他非常重视教育,尤其是重视大学教育,他不仅有一整套关于办好资产阶级大学的理论,而且还有创办大学、改造大学的实践活动。他对北京大学的改造就是他多方面教...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蔡元培长北京大学两年半以后的事.蔡元培到北大后,奉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大力进行各项改革,提高了北大的学术水平.开创了新的学风,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是这一切都遭到了北洋政府和一切顽固守旧派的反对,视北大为异端与洪水猛兽.一时之间,北京大学成为新旧文化冲突的焦点,而作为北大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