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成熟的审美观念的重要时期,大学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秉着"和而不同"的差异化发展策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努力开发我国文化传统中的价值理念,厚植学生本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本民族的文化,关注当下本土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教师教育改革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教师教育由综合大学举办,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这已经是国际惯例。本文放眼国际,立足本土,试图从英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历史演进、价值观点、制度框架、组织结构、课程开发、实践效果、改革措施等方面,探明在中西不同文化下我国教师教育大学化应遵循的实践策略,同时为教师专业主义理论构建提供视角。  相似文献   

3.
教育乃立国之本,其理论化成果固然可能具有普遍的原理原则,但却不可避免地带有深厚的文化色彩与历史渊源,在把握社会文化与历史脉络中真正掌握本土教育问题的症结,是大学成长的必由之道。为解决本土问题提供新模式教育研究的这种创造本性诠释了哲学的本体、认识与价值三论,认清教育的本体要义,走进学校,走进校长、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世界,透过其在文  相似文献   

4.
大阪大学以"本土生长,全球成长"为主导性教育理念,专门设置大学教育实践中心作为通识教育实施机构,为全校本科生提供为期一年半的通识教育。大阪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教养教育、言语信息教育、基础研讨课和健康运动教育四部分。大阪大学通识教育任课教师来自全校所有学部,重视师生之间的实质性对话,兼取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着重培育学生准确的社会判断力、自由的想象力、立体的网络构筑力及同异文化背景者沟通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26日,笔率团飞赴英国伦敦进行教育考察。考察时间虽短,但考察内容却安排得丰富多彩,先后访问了英国教育部、享有盛誉的法中学、唯一的非政府大学——白金汉大学,并到剑桥大学与中国学生学联谊会主席李振军先生等就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等进行了交流。深感英国教育既保留着不少代代相传的优秀传统,又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  相似文献   

6.
教育时事     
《陕西教育》2008,(10):4-4
教育部向63所成人高校亮红牌,大陆学生最快明年可赴台湾读大学,36名学生获得在国务院实习机会,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点收缩今年作弊次年禁考,英国推进新教育计划让学生学习如何保持快乐心情,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加强艺术教育并规定课时,桂林市“心理辅导”走进中小学课堂  相似文献   

7.
英国社区教育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社区教育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教育、改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其社区教育理念比较先进,以落实终身教育为目标。普通大学、开放大学与产业大学、社区学院、地方共同中心等不同机构积极参与,成为社区教育的主力。英国社区教育在不断深入发展中,呈现出政府主导、学习社区化、以人为本、社区学习网络化、教育咨询服务个性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英国开放大学秉承向所有人开放的教育理念,通过灵活、新颖的教育教学方式面向全球多个国家进行各项教育活动.为提供高质量、灵活的学生体验和高水平的学生满意度,英国开放大学通过建立开放的服务价值观、注重质量保障、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课程等最终实现教育质量认证.我国应采取建构国家资历框架为引领、提升课程开发质量、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等措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析三类预科教育在国际、国内应用方式的特点,剖析了中国预科教育本土化探索路径,中国本土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必要性的认识,增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加大高中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促进高中学校职业、学术双轨课程的融合,提供基于中国实际的优秀大学先修课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衔接教育持续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0.
程新宇 《班主任》2007,(8):45-46
前不久,笔者随江苏省B-M-2管理者培训班赴英国考察学习,其间耳闻目睹英国的教育现状,感触颇深,现记录一二与诸位同行分享。1.兴趣第一在英国,无论大学还是小学,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竭力强调"兴趣第一",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内外的多种因素。本文主要从大学系统内部探讨大学教育创新的条件。以审视大学教育的缺失为创新的突破口,对症下药,找准创新的基点和实质;大学精神尤其是批判、创新精神不仅是大学精神的精髓,而且是创新的基石和精神支柱;宏观上大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微观上大学学术制度的创新是大学教育创新的制度保证;国际视野和本土观念的有机融合是大学教育创新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85):150-151
约翰·亨利·纽曼是英国的教育学家,其教育学代表作《大学的理想》在教育界成为广受推崇的高等教育学巨著,世人对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赞誉。本文主要从大学的含义、大学的功能、大学的教育内容、大学的教育方法、自由教育观五个方面去分析他的大学教育思想,以期能给我国的大学教育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创业教育是1989年12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南北京召开的“而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就开始在大学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一直以来,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大多由商学院开设,且多数只为商务类专业的毕业班学生开设。这种创业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其他专业学生学习创业技能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4.
英国都铎时期大学教育的世俗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大学教育在都铎王朝(1485-1603)统治时期发生了显著的世俗化改变:世俗王权取代教会成为大学的管辖者,世俗子弟成为大学学生的主体,世俗文化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人文主义思潮的浸润,宗教改革的推动,国家需求的导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大学教育世俗化的影响是积极的,它带来了大学制度的变革,顺应并引导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勃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阐释了个性化教育理论的渊源、形成及内涵,其次简要介绍了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英国开放大学个性化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的失落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严重缺陷之一,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语言教学是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在传授目的语国家人文背景知识的同时,重视本土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英国最新公布的大学满意度排行榜显示,部分名牌大学因师资力量不足和教育水平不高引起学生不满。25所学生满意度最低的大学包括布里斯托尔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帝国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而它们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之前评出的大学综合排厅榜上却均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介绍了英国老年教育的基本情况,包括为老年群体提供教育的机构和这些机构为老年群体提供教育的方式;二是介绍了英国的第三年龄大学,包括第三年龄大学的缘起、资金来源、课程设置以及学员的学习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我国当前核心的教育理念之一,其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是我国大思政体系在教育教学上的延续,其特点是在潜移默化中把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每一门课程,目前这种理念正引导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的融合发展。全人教育理念基于人本主义理论,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课程思政与全人教育在理念上具有内在联系,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探讨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构建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可以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构建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该在以下方面发力:一是增加课程的中国本土内容,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思政教育;二是发挥教师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以多元课程模式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四是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会计职业在英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853年组建的爱丁堡会计师公会(Society of Accountants in Edinburgh)是世界上第一个会计职业团体。英国的会计教育也底蕴深厚,被公认为会计教育强国之一。英国的会计教育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实施与评价等各个方面,都突出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一、会计教学目标英国的大学是自治机构,为自己的学术标准和质量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