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关于组织成员转移知识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经典的知识转移模型,从整体概念框架出发,探寻彩响组织成员知识转移行为的因素,提出了个体知识转移意向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对所提出的个体知识转移意向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内在激励、外在激励、组织承诺、人际关系、系统有用性、共享规范对成员知识转移意向有显著影响,而知识感知价值和互惠规范等因素与成员知识转移行为意向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网络关系正式化程度将组织内人际网络区分为正式人际网络与非正式人际网络。依据互惠与网络的耦合将组织内互惠规范区分为成员—成员互惠规范(NMMR)与成员—组织互惠规范(NMOR)。依据知识转移组织化程度将组织内知识转移区分为成员知识转移与成员知识组织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匹配了各类人际网络、各类互惠规范与各类知识转移活动之间的理论作用关系:在非正式人际网络中,成员的网络特征通过促进NMMR 而推动成员间知识转移;在正式人际网络中,互惠性组织控制通过促进NMOR而推动成员知识组织化。此外,本文提出了促进人际网络中知识转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激励作用强化员工知识共享是国外学者研究的新动向。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系统促进企业内员工间知识共享的问题,分析了人力资源系统影响知识共享的众多因素,提炼出基于企业情境的信任、互惠模式和自我效能等因素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假设模型,试图为研究促进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为偏好的相关理论,将成员的互惠行为偏好纳入到团队合作过程中,构建互惠偏好影响下团队成员行为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产出能力、利润分享系数等因素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分析成员行为选择的演化稳定策略,旨在为厘清成员互惠行为的产生与演化机理,提高团队合作绩效提供理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互惠合作的团队成员比例与成员的互惠努力贡献度和团队利润分享系数成正比,与成员的产出努力贡献度、成员产出努力和互惠努力的冲突系数成反比;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对成员行为选择存在不确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行为偏好的相关理论,将成员的互惠行为偏好纳入到团队合作过程中,构建了互惠偏好影响下团队成员行为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产出能力、利润分享系数等因素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分析了成员行为选择的演化稳定策略,旨在为厘清成员互惠行为的产生与演化机理,提高团队合作绩效提供理论建议。结果表明选择互惠合作的团队成员比例与成员的互惠努力贡献度和团队利润分享系数成正比;与成员的产出努力贡献度、成员产出努力和互惠努力的冲突系数成反比;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对成员行为选择存在不确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根据研究结果为微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者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过程] 以Triandis人际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信朋友圈及用户特征,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微信朋友圈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讨论] 信息分享意向是由认可预期、互惠关系、预期效能、情感、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在影响这一分享行为的所有因素中,平台以及信息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而资源有利条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即资源有利条件基本对信息分享行为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定义了知识网络公平相关的概念,分析了知识网络公平影响知识网络绩效的机理.研究表明:知识网络公平感的形成受到参照对象选择和获取信息顺序的影响,公平偏好通过改变公平感对知识网络成员的效用影响知识共享的行为和意愿,而知识共享促进知识网络绩效,知识网络成员如果感到强烈的不公平,可能会退出知识网络,引起知识网络结构的调整,从而影响知识网络绩效.由此提出通过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和第三方监督建立知识网络成员间的公平合作关系,促进网络中公平文化建设引导和影响公平感的形成,并通过非正式沟通促进相互理解增加公平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综合视角从个人(自我效能、个人结果预期)、情境(互惠规范、信任)、知识(知识质量、知识增长)、成员行为(知识贡献行为、知识搜寻行为、知识利用、社区忠诚度)四个维度构建虚拟知识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知识社区中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关键因素以及知识共享行为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社区忠诚度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借鉴"认知—情感—意动"理论框架,从社区信息与网站特性、个体和群体3个方面探索在线用户社区成员认知因素对其社区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通过国内智能手机产品在线用户社区的问卷调查收集329份有效问卷,应用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发现,社区信息与网站特性方面的感知信息质量、感知网站互动性以及个体层面的感知自我效能、感知社会提升对社区成员的社会存在感有显著促进作用;群体层面的感知相似性和感知信任对社会存在感和社区认同感都有促进作用。上述三方面因素又以社会存在感和社区认同感这两种情感因素为中介对社区成员的持续参与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美琳  余璇  吴绍波 《软科学》2023,(4):121-128
探讨高质量人际联结能力对虚拟合作的影响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团队信息交换的中介作用和任务互依性的调节作用。采用来自69个虚拟团队、302份团队成员与主管配套数据为样本,利用SPSS,AMOS和MPlus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情感承载力、关系张力、联结力构成的高质量人际联结能力对虚拟合作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团队信息交换中介虚拟团队成员高质量人际联结能力与虚拟合作之间的关系;任务互依性正向调节高质量人际联结能力与团队信息交换之间的关系,即任务互依性越高,高质量人际联结能力对团队信息交换的正向影响越大。同时,任务互依性正向调节高质量人际联结能力对虚拟合作的间接效用,即任务互依性越高,高质量人际联结能力通过团队信息交换对虚拟合作产生的间接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