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毛新薇 《江苏教育》2023,(28):68-71
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基于“笃志力行”的校训,组建“乐耕道·行致远”好教师团队,从教师学习文化、教师发展体系、教师成长平台、教师成长评价四个维度,以“乐行学习文化”“‘1—3—8—N—X’乐行教师发展体系”“乐行写作成长营”“乐行教师特别奖”为抓手,打造“乐行教师”的成长之路,促进好教师团队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试论良好的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课题,探索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功能,将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作用的发挥。本文试图从学校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即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五个方面,阐述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和乐教师团体:以共同体建设为特点【曹瑞敏】那么让我这个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就是一支“和乐教师群体”了。我们以“学习文化”、“课程文化”、“合作文化”的文化力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了“常规教研”、“实验研究”、“课程开发”、“读书成长”4个教师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已成为我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科学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增强我园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我园结合园本评价体系的建立,从创建“教师成长档案”着手进行教师评价的新尝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王艳梅 《教师》2012,(3):73-7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教师是课程与教学中的核心要素。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呢?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八期重点课题“构建观微融合研修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贫困文化”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教师群体中的“贫困文化”,牵制教师精神,规限教师行为,消磨教师意志,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贫困文化”不改变,再完美的促进专业成长的计划也难免流产。  相似文献   

7.
在一所学校中,教师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行为的形成,关键是要建构其校本研究文化,引领校本研究。近年来,我校从校本出发,以师为本,重塑了以促进教师成长为核心的校本研究文化——“教师成长文化”。通过“成长文化”的践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陶静 《江苏教育》2023,(41):10-12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注重集团特色文化的打造,通过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构筑“师资朋友圈”,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画出教育“同心圆”,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为例,探索构建基于数据支撑的“五维三途径”中职教师能力发展体系,阐述了该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背景,中职教师成长的内涵与构建逻辑,即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精准定位——“五维能力”,通过助力教师成长的“三途径”设计,实施基于数据支撑的教师成长过程管理,系统构建教师成长质量生成的通道机制保障,介绍了该体系的具体实践与探索创新,系统地总结了其实践成效与创新示范。  相似文献   

10.
教研是课程教学改革落地的关键保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成果从国家课程改革的课堂实践需求出发,历经20余年四个阶段的深入研究和持续迭代升级,创造了“三段十步”“现场改课”教研新范式。该范式坚信教研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要聚焦改课,改课需要教研组织、文化重建;以“混搭”专业实践共同体为载体,融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重建了教研活动机制,教研员、专家全程陪伴,集体会诊,适时示范,教师“抽签+自荐+推荐”,人人卷入,深度合作,全程全面参与改课,充分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实践表明,该范式有效助推了教师全员的专业成长,也推动了区域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既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技能型”教书匠,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熟练掌握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学名师”,而是具有深厚文化积淀、能够自觉践行文化育人、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及自身精神世界、具有自觉文化追求的“文化型”教师。教师的成长必须融于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这样教师的教育生涯才是充实的,才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优秀教师的学校文化养成模式都是不同的,但成为一个具有学校文化素养的教师都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精准定位教师培训短板,努力贴合学校文化特质,探寻“园丁式培育”机制。组建“长新芽”新教师成长营、“展新叶”青年教师发展营、“抽新枝”特色教师提高营、“壮新干”卓越教师研修营。“整土除杂”,营造成长的生态环境;“浇水施肥”,提供成长所需的养分;“喷药除虫”,消除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修剪整枝”,指明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独立与融合——教师“马赛克”文化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教师发展和革新孕育其中。探讨教师之间沟通交流的现状,了解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及行为方式,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教师群体的存在状态及教师文化对教师成长的影响。笔者从分析教师群体中存在的“马赛克”文化入手,以求寻找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名师”等等,是当下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及媒体给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美好建议。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直至“名师”是不少教师心中的梦,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可是,静下心来琢磨一下,真正成为“专家型”“学者型”“名师”的教师确实是凤毛麟角。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不妨抓住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精心打磨,持久努力,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新要求,由此引申出科学教师成长共同体是达到新要求的优选方式。开展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共同体的组建、发展路径、发展策略、共同体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可形成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发展模式与策略,建构出新时代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师“概念车”。小学科学教师因成长共同体的组建而有归属感、成就感和价值感。区域教研和教师培训将形成体系,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将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6.
教师群体的“贫困文化”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遗传力,已成为阻碍教师成长的文化瓶颈。表现为安守教学现状,消极应对变革;忠实执行课程,懒于学习思考;个人主义盛行,眼前利益至上。教师群体的“贫困文化”不改造,教师的“贫困行为”就难以改变,专业成长就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7.
学校践行“生命自觉成长”的办学理念,实施“三个六”办学体系,开展“生命自觉成长”的育人文化研究。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手段、评价六大方面入手,全方位打开课堂,在执着探索中构建了具有光明小学鲜明个性的“开放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体系,达到了减负提质的目标,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了一所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18.
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教师精神培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基于教师精神成长的“内隐性”特征,从组织引领、文化形塑、典范学习等校本化路径,采用课程化、项目化等研修形式,重构学校发展文化系统,更好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立武 《教书育人》2006,(11):30-31
全面推行落实新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师专业化,打造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关系到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也关系到课改的推进成败。目前各类学校都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许多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不仅让教师在所教学科上“深挖洞”,而目在相关科学文化知识上“广积粮”,努力让教师具备“长方体”素质(“长”指鲜明的教学特色与专业特长,“宽”指相关科学知识面宽,“高”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崇高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的力量是深层次推动教育进步、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在校园文化中教研组文化对教师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浸润性和引导性,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和“小气候”,是教师成长的土壤,影响着组中每一位教师的行为,或制约、或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