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分析深圳、香港和台北三地公办(非牟利)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发现:(1)香港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架构比较单一,没有津贴、奖金或福利;台北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架构最为全面、合理、人性化;深圳介于二者之间.(2)深圳和台北均采用岗位绩效工资制,而香港是名义上的能力工资制.(3)台北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水平是三地中最高的.在扣除每月房租后,香港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实际购买力最低.针对香港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最低的问题,研究者建议香港特区政府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架构,考虑采用岗位绩效工资制,发放住房、交通、教育等津贴.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改革不仅关注提高工资水平,更关注调整工资结构以深化教师工资体制改革.本文基于2014—2016年间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抽样调查收集的数据和访谈资料,研究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和结构问题,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多数样本县(市)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也低于当地同级别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省际和省内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均存在较大差距;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和结构主要受县(市)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影响;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未能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增加奖励性绩效工资水平,改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拨款方式,优化中小学教师工资结构,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定期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年均工资水平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存在较为严重的中部地区凹陷、省际差异大的问题。将经济水平作为介入影响因素,对中小学教师年均工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显示中小学教师年均工资增长水平跟不上当地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经济社会指标的增速,部分省份中小学教师工资存在严重不合理性。为此需尽快解决中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凹陷问题,保障教师工资与当地经济社会水平同步增长,研制教师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4.
现实与差距:和谐视野下的中国教师工资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教师工资与人均GNP的比较、教师工资与其他行业工资的比较发现,在第四次工资改革期间,教师工资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若要使教师工资水平与国内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相比具有竞争力,需提高教师现在工资水平,使其在19个国民经济行业中名列前九名;而若要使教师工资达到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5.
教师工资制度涉及工资水平、工资结构和工资保障等构成要素,是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从事教师职业的关键因素。美国学前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低且内部差异大,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和补充工资两部分组成,在保障主体上大多由社区私营机构自主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过立法、设立拨款项目、发放财政补助、制定最低薪酬水平、提供工资补贴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着力完善学前教师的工资制度。在借鉴美国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可从健全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工资补充政策、设立专项拨款项目等多种途径入手,以解决我国学前教师工资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市176所公办幼儿园3619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建立OLS回归模型对编制内、外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收入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工资差异的贡献程度,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收益率普遍较低,其中编制内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收益率比编制外幼儿园教师更低;职称、幼儿园所处地理位置、编制对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水平有重要影响,受教育经历、工作经验、学历文凭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编制内幼儿园教师与编制外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差异的80.85%可以归于"编制歧视"。为缩小幼儿园教师群体内部的工资差异,整体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各级政府财政、人事和教育部门仍需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建立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有编制幼儿园教师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行业工资水平的高低将影响高素质人才是否选择从事教师职业,进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结构和质量。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国家政策法规,选取与中小学教师学历相当行业、公务员、国民经济中等偏上水平、物价作为参照系,分析1990—2010年我国教师的相对工资水平,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增长很大一部分被物价上涨所抵消;中小学教师工资低于学历相当行业劳动者;中小学教师工资在2010年前低于公务员工资;中小学教师工资始终未能达到国民经济行业中等偏上的水平。提出以最低标准、法定标准、市场标准、学历标准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四种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教师工资政策变迁、教师工资结构、教师工资水平和教师工资改革动向等几方面入手,探讨日本教师优遇政策在教师工资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本文认为:日本教师优遇政策反映在工资制度上,一方面使教师作为公务员获得稳定的工资保障,另一方面更使教师工资高于普通公务员,这一过程于20世纪70年代在《人才确保法》的明确昭示下完成;从工资结构上看,教师工资水平偏高主要源于基本工资的起点优势、基本工资的内涵优势和义务教育教师特别津贴全员发放等优势;从工资水平上看,教师工资既稳定地高于普通公务员,更高于民间企业职工的平均水平;目前财政压力导致教师减薪不可避免,但减中有增,工资改革具有综合性,其重要原因是优遇教师的基本理念难以轻易撼动。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汇》2008,(11):12-12
近日有报道说,北京有望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小学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标准。应该说,北京市在提升教师待遇上的努力和投入,是对新义务教育法中相关条款的落实,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问题是,提升教师待遇缘何以公务员工资作为参照标准?这样的论断至少包括两个前提,一是教师的工资水平现在还比不上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解决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乃至普教事业的发展。英国政府是怎样处理这一问题的呢? (一) 教师工资的决策机构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主要有两大部分:基本工资与各种津贴。教师的工资水平由伯恩汉委员会确定。伯恩汉委员会,是根据1944年教育法建立的英国中小学教师工资仲裁机构。它主要由中央政府、地方当局以及教师这三方代表构成,其成员组成的详细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