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体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及研究。结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存在群众体育基础不扎实、竞技体育发展失衡、体育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体育文化建设滞后、体育外交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突破路径:夯实群众体育基础、均衡发展竞技体育、提升体育产业实力、加快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外交整体规划等。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三大改革对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德浩  季浏 《体育科学》2011,31(5):14-19,26
在我国社会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变的新时期,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为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外在趋动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则为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正是基于此,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应该把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完成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完成由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向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转变,完成由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带动发展向通过体制创新促进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推进体育体制机制改革既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回应,也是提升我国体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选择。回顾我国体育体制机制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与改革逻辑,提出体育强国背景下推进体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径。认为:群众体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主体格局,竞技体育管理、竞赛、训练等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体育产业供需两端的高质量发展机制初显成效;在全面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根本保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是主要方向,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是必要方式,积极稳妥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是重要支撑,理论创新和依法治体是强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及其变革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路径,研究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起点与动力,对中国竞技体育生成的历史架构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变革的走向。研究认为,举国体制的主要架构就是围绕着竞技体育发展而生成的中国特色的体育制度,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所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转变应在渐进的完善中逐步改革。此外,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也需要新思路、新跨越,需要打破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内在路径,对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进行革新,重新对竞技体育的价值体系与运行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形成的社会背景、内涵、特征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在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对策:提升对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战略意识的认识;转变体育发展模式,推动部门体育向城市体育、"争光"体育向生活方式体育的转型;为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提供体制和机制上的保障;加强基于社区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职业体育;做大、做强、做优体育产业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围绕十八届三中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分析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所面临的改革方向、改革关键点、改革 突破口以及改革路径等几个基本问题。研究认为:改革方向迷茫是当前全面深化体育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必须遵循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改变单纯依靠国家(政府)办体育的发展方式,走市场化、社会化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关键点在于转变 政府体育管理职能,在科学理解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明确界定政府在发展中的责任主体角色,实行责任主体与实施主体分离。全面深化体育改 革的突破口应选择在培育、发展和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方面,以培育健全成熟完善的体育社会组织实现体育管办分离,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发 展。在具体实施改革时,应积极发挥“顶层设计”的宏观指导作用,将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微观层面的“摸着石头过河”两种路径结合起来,确保 深化体育改革的各项措施朝着既定目标顺利实施与推进。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相继做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形成了对深化体育改革与推进体育现代治理中进一步加强法治体育建设的刚性需求和强劲动力。在分析深化改革、现代治理与法治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深化体育改革应着眼于体育治理的现代化和法治化,从目标、途径和保障的视角论证了建设法治体育在体育改革与治理中的主导地位,结合体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就改革体育行政部门法治作为、维护各类主体体育权利、建立体育社会化法治机制、加强体育产业法治调控、扩大多元化体育法治服务等方面提出深化体育改革与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深刻影响人类社会文化的变革。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促使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与竞赛实践得到了拓展;推动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上的革新,使研究范式由"计量范式"向"计算范式"转变;推动了体育传播方式的变革,传播形式和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实现了受众群体精准预测,开创体育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催生了完整"模块"营销策略的诞生,最大限度提升体育产业的价值,提升了体育产业的科技化程度。传统的竞技体育选材、训练、竞赛等思维方式,数据的安全性及体育信息情报系统,传统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体育产业的创新思维和体育科技发展水平是大数据时代我国体育面临的新的主要挑战。倡导大数据在竞技体育选材、训练、竞赛中的应用,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依据;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体育信息情报收集系统并应用于体育实践;突破传统体育科学研究的"路径依赖",适应从"计量范式"向"计算范式"的演进;加强创新驱动,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增进大数据协同创新研究是大数据时代我国体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是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都有沿着这一路径继续下去的惯性,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模仿苏联模式改变了中国体育管理的路径,使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我国体育制度的变迁表现出了强烈的路径依赖,表现在体育产业中管理的行政垄断路径依赖以及竞技体育路径依赖。我国体育制度路径依赖形成的原因,是体育既得利益者维护其既得利益,以及缺乏体育制度创新的观念、理论和方法。形成互动式民主决策模式等是解决体育改革路径依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仲裁发展演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仲裁萌芽的历史基础是原始仲裁的民间纠纷裁决和原始竞技活动的首领选拔,二者都具有定分止争的社会评判功能。近现代竞技体育的仲裁演变大致经历了竞技体育技术仲裁、职业体育民商事仲裁、体育产业商事仲裁和独立国际体育仲裁4个时期。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未来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