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员工培训,不仅是成人,而且具有在职性特点。这些学员无论从生理还是家庭的社会背景来看都有其特殊性,如经验丰富、知识缺乏;记忆力差、分析能力强;要求尊重,求知性差;生活压力比较大等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在企业培训中必须采取适合成人特点的创新培训模式,才能做到有效培训。  相似文献   

2.
王文亮 《成才之路》2011,(16):44-45
本文从明确几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到根据几何的特点,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谈了几何入门与提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人际交往、两性交往和情绪情感中人性的特点 ,并从人性特点出发论述了育人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零”的特点以及“零”在数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义的改变和新义的产生,是语言的一种共有现象。根据其不同特点,现代英语词义演变主要表现为两个过程:词义的辐射和词义的连锁联结。现代汉语也经历了类似的词义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构上的凝固性是成语的突出特点,对此,作者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在表达上成语凝练,具有概括性、单词性功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包括毛泽东对教育性质的分析和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基本特点的阐述、毛泽东指导并亲自制订的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以其实用性强、就业面广、就业率高的特别,在教育的舞台上占领了无可替代的一席之地。而高职教育的课堂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的高职教育机构,都根据自己所设置的专业特点,制定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育模式,其特点是针对性强、课堂氛围轻松、易于进行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以其实用性强、就业面广、就业率高的特别,在教育的舞台上占领了无可替代的一席之地。而高职教育的课堂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的高职教育机构,都根据自己所设置的专业特点,制定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育模式,其特点是针对性强、课堂氛围轻松、易于进行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写了“哪的”“哪里的”“哪来的”三个结构在搭配和意义上的不同,在辨析三者特点的基础上,对其产生原因做了历时考察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主题句在英语写作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实例,浅谈了主题句的特点和在英语四级考试中主题句在段落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根本任务是达意表情。以反映思维过程的方法直接达意表情是思维型语言的根本特点,华语便是这种思维型语言。本文列举了华语的十三项特点,对第一点做了论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修订的必要性,修订内容,新大纲的特点三个方面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修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环境,对传统的克劳塞维茨战争胜负观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叙述了当代文学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模式及其特点。同时,针对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法治吏”是中华法系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特点之一。其中唐代的以法治吏状况更为完善和更具成效。本论述了唐代“以法治吏”的思想渊源:唐代“以法治吏”的特点;唐代“以法治吏”的借鉴意义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试论人的类本质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类的本质之特点是实践性、创造性,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类的本质的基本思想;教育在人的类的本质生成中的地位及作用可称作类的教育;类的教育是自觉的类的发展的一种现代观念:“自由个性”揭示了教育的方向,确立独立的人格意识乃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自我”表现了教育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全球化既包括教育的地方全球化也包括教育的全球地方化,它给我国教育带来重要影响。我国以往教师对学生的权力具有“强控制”的特点,这主要是由教师权力的三个来源——社会制度法律、文化传统、教师个人学识决定的。教育全球化对教师权力这三个来源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权力具有“强影响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师除了借助有声语言外,还需要借助体态语言来辅助英语教学。本文主要从体态语的定义、特点、类型、作用等方面阐述体态语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的通俗小说《红楼梦》,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会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其文学语言具有生动形象、准确精炼、自然流畅的特点。在《红楼梦》中“的”字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通过分类法具体分析副词、形容词、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动词等的后附成分“的”字的使用情况,探求汉语常用虚词“的”的变化发展情况。研究归纳《红楼梦》中“的”字的应用情况,对于现代汉语语法关于“的”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可以领略体会曹雪芹通俗精炼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