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译(又称传译)是一种翻译活动,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它是人类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交际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身边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商务活动。但是在商务交际中,东西方民族常常会因为文化积淀、认知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遭遇文化冲突。本文从交际过程中文化的重要性出发,结合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分析商务口译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现象。全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口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影响。指出口译是一种特定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第二部分分析商务口译中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最后指明口译人员应自觉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减少乃至消除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失误,使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法语口译教学中,文化及语用因素经常被忽视,这样容易造成口译实践中译者对译入语信息的错误解码和理解,可能导致交际失败。有必要分析学生在法汉口译过程中由跨文化意识缺失导致的语用失误,以说明口译者语用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他们对译出语与译入语之间文化背景差异的敏感度,从而在口译过程中尽量减少文化因素造成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口译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交换和传递过程,此过程将语言承载的文化以口头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口译的转化过程不仅是语言的交换,还是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的传递。如果译者不能正确地选择语言,或是缺少跨文化意识,则容易导致语用失误。本文以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采取综观的分析角度,从语言语境、语码和语体、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几方面对口译的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译员作为跨文化协调者,不仅要谙熟源语和目标语,更要熟知双方的文化。在口译实践中,译员常会因交际失误导致一些尴尬的场面,这些原因可以归结为:文化中禁忌语的翻译,一方的文化缺失而造成的口译空白,长久以来养成的不同文化习俗等。为此,译员培训中,要注意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熟稔双方的思维方式入手,加强文化专题讲解,强化口译模拟和口译实践,将交际失误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从词汇、语篇、语用三方面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因素的导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6.
口译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口译员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以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重点分析了口译中经常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旨在引起译员对语用失误的重视,在跨文化沟通中尽量减少语用失误,更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7.
口译是一种即席性的面对面跨文化交际活动,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跨文化能力对口译质量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差异出发,举例说明口译活动中译员容易出现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并就如何避免此类失误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交流过程中减少误解,进一步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8.
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是指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文化差异的认知能力和应对策略。译员具有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减少乃至消除口译中的语用失误,帮助交谈双方建立和谐的交际氛围。在口译教学中,除了常规的口译技能训练之外,应该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纳入口译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包容精神,为将来的口译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口译员来讲.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是对文化的一种敏感性。口译员作为沟通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了现场口译中译员容易出现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并就如何在跨文化口译中减少失误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受母语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易出现语用失误。文章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并提出了对策: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并加强语言实践,培养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口译是一种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了解、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对口译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口译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即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旨在交流过程中减少误解,利于沟通。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中的高层语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语感范畴的研究,认为二语语感可分为初层语感和高层语感,高层语感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起决定性因素,含有很强的文化因素和对语用规约的认知。从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文化涵化理论,通过分析翻译中出现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指出学习者培养文化意识,学习交际规约的必要性。从文化观念,文化内涵,思维方式,价值体系,非言语语五个方面分析跨文化交际中高层语感的培养,论证了如何培养和增强高层语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姚宇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5):116-118
语用失误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原因,鉴于其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礼貌成为语用学和跨曳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基于一项大学生语用失误调查,着重分析了礼貌语语用失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英语教学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语用失误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重要原因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学生由于受母语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影响,易出现语用失误。文章从语用学原则入手,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后认为,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需要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并加强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15.
非言语性语用失误在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因素中占有很大比例,主要包括体态语语用失误、副语言语用失误、客体语语用失误和环境语语用失误。体态语是非言语交际中使用广泛、种类繁多,且与言语交际最为关联的肢体语言,因此,本文主要以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为参考基点,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语用失误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以引起广大外语学习者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最大限度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口译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了解和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可以提高口译的质量,保证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试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讨论口译中语用失误的现象,分析原因,总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用失误是导致跨文化交际故障的重要根源,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通过语用失误的定义、分类和语用失误的例子,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种种原因。要从根本上避免失误现象,教师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交际失误和交际误解,从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依据角色扮演法和之后的开放式访谈的调查结果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语用参数的驾驭能力进行了分析.从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对语用参数有最基本的驾驭能力,但是在言语行为过程中还存在着语言语用失误、母语社会文化参数的负迁移、动态语境意识的淡薄等问题,并就此提出口语教学增强真实情景性,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目的语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培养学生对动态语境的敏感意识等三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章光虎 《成才之路》2010,(33):51-52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与文化始终是同步发展变化,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如果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就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由于文化心理和交往规则的不同而发生碰撞,产生文化冲突和交际障碍,甚至导致交际失败。这就是所谓的"语用失误"现象。本文从语用失误的定义、分类、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语用能力几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0.
《大连大学学报》2015,(5):110-114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对于语言信息进行分析理解与加工的要求极高。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否成功关乎沟通效果、影响信息交换质量。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对口译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口译训练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即加强思辨能力培养、提升中西文化理解领悟能力、夯实知识储备与实践锻炼,口译员应当培养跨文化交流中介者的意识,不应当满足于被动的对语言符号进行转述,更要培养独立的思辨的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不同文化的传播者与沟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