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育专业健身健美操动作创编能力培养的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时期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计划出发,强调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动作创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讨健身健美操动作创编能力的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阐述了健身健美操动作创编步骤和方法,为当前健身健美操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引用系统科学思想,从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审视健美操动作创编的艺术创新心理系统特征,力求突破现有美学理论的狭小框架和传统艺术理论的抽象分析思维方法,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健美操动作创编的艺术创新心理系统和社会实践大系统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了解健美操动作创编的艺术创新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复杂关系,探寻健美操动作创编的艺术创新规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3-2016国际竞技健美操新规则的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新规则规范了难度动作的根命组和根命名,增加了技巧动作,更加重视动作的完成质量和艺术性,体现了竞技健美操发展的多元化要求。  相似文献   

4.
运用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8届世锦赛上取得六人操前三名的国家的难度进行了优劣势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国际体联编写的2001-2004版规则和2005-2008版规则进行比较,研究新规则中难度的改变对我国在下届世锦赛上取胜的利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完成四类难度的能力与另两国运动员相比有强有弱,新规则四类难度的改变对我国在下届世锦赛上的取胜利大于弊;我国六人操有选择高价值难度的意识,这种意识与新规则中难度的改变方向是一致的;新规则的变化对我国运动员因难度完成质量差而丢分的现状的改善是有利的;我国难度动作选择的均衡性较好,符合新规则对难度动作要求更均衡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从竞技健美操新规则谈竞健美操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规则对规定动作、特色难度动作、现场表现等评分因素更加注重。今后的训练应根据这一变化来确定新的重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健美操动作创编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对健美操的动作要素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创编健美操单个动作、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的思路及教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大众健美操创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大众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不仅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起到强身健体、减脂和塑造形体的作用,而且要因人而异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自觉、主动地参加健美操的锻炼。根据创编对象的需要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动作内容的选择上也应不同。动作组合、结构框架、音乐配备、编排顺序之间要合理,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与特点,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的研究,发现我国竞技健美操三人操的编排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难度动作、配合动作、过渡与连接动作上。结合新规则,提出我国竞技健美操应加强科学研究,建立专业训练体系,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艺术修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2001年版和新出台的2005年版健美操竞赛规则比较分析,阐述我国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对我国健美操运动员、教练员和技术训练、创编等产生的影响,同时又根据新规则的变化特点分析了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总体水平低、完成质量差、缺乏个性化等现状,采取了完善训练体制、发展难度、突出艺术性,实行一体化培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众集体健美操比赛套路创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老年健美操比赛的特点,从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队形变化和音乐的选配等方面,对中老年大众集体健美操比赛套路的创编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97-2005年的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变化的分析和比较,探讨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使广大的教练员、运动员吃透规则精神,把握新规则动向,刻苦钻研,科学训练,为提高训练编排水平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为竞技健美操早日步入奥运会大家庭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旨在观察3个月50%~60%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对50~59岁人群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影响,为该人群安全有效健身方案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问卷调查入选的50~59岁受试者通过在Bruce递增负荷实验中持续出现心电血压异常指征终止实验和一过性心电血压异常,入选66例受试者并将其分为正常组(C组)、持续异常组(Y组)及一过性异常组(YH组),实施三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每周300 min的规律跑步运动,干预前后测定人体测量学、生理生化、超声检查和递增负荷实验中相关指标,并评估变化。结果:3个月干预后Y组男性和女性的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69.2%和58.3%,YH组男性和女性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25%和75%。同时研究发现,干预后Y组及YH组受试者运动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下降,完成的运动负荷显著提高,心血管机能、形态学指标、血脂及自主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50~59岁人群递增负荷运动中可出现心血管风险,为期3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跑步运动可降低风险者其运动中心血管风险,提高安全运动上限。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优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影响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包括气质与性格、专项素质、动作规格、舞蹈、音乐和兴趣等,这些因素对运动员先天的表现意识形成、各类动作完成质量的提高、动作表演内涵的丰富、表现情绪的激发及艺术修养的培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最终影响运动员的表现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有氧运动和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2名男大学生以50%VO2max、75%VO2max两种运动强度分别进行30 min的慢跑和踏级的测试,并在运动前以及运动结束后5 min、30 min和60 min进行SEES调查,结果显示:运动中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随练习强度和方式的不同波动,但30 min有氧运动后产生的即时效果是积极情绪和疲劳感觉增加,消极情绪降低到基线,运动结束30 min和60 min后,积极情绪增加,心理疲劳感觉降低;经检验,两种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经30 min有氧运动后产生了相同的情绪效应,积极情绪呈上升趋势,消极情绪呈下降趋势,并且这一心理效果至少保持到运动结束后60 min.  相似文献   

15.
论"健美操"与"有氧操"的甄别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健身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共用"健美操"一词,而给人们在使用时造成的混淆和误区,提出建议:除竞技性健美操使用健美操一词外,其它健身性健美操都应称"有氧操".  相似文献   

16.
以雄性3月龄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WK-R),运动前即刻宰杀组(WK-B),运动后即刻宰杀组(WK-A)和运动后3小时宰杀组(WK-3H),采用恒定负荷跑台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分为一次性运动和4周有氧耐力运动。结果:(1)一次急性运动后即刻组大鼠与安静对照组相比,WK-B组血清IL-1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WK-3H组IL-1的水平虽有下降(P<0.05),但仍然高于WK-R组(P<0.05)。(2)4周恒定负荷有氧耐力运动,除第三周运动3小时宰杀组外,IL-1的水平在其他4周各组都呈现出"升-升-降"的趋势,在第三周有明显上升,第四周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了深入揭示国际有氧运动研究的动态,以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收录国际有氧运动研究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III分析软件对1969-2015年国际有氧运动研究的3317篇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力图揭示国际有氧运动研究的热点与演化进程。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有氧运动研究发展呈多项式函数增长趋势,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形成了以体育科学为主导的多学科交叉群,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有氧运动改善认知能力和心脏功能的效应、有氧运动训练与健康、运动风险、身体成份与身体负荷的演变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来,有氧运动研究不断引入到增强人体健康上,在研究演进过程中心血管疾病、力量训练、运动强度、超重现象、人体的炎症问题、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随机对照实验和抗阻力训练逐渐演化为国际有氧运动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调查、评价、分析56名高校教师有氧运动前后的情绪焦虑和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表明,进行有氧运动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明显小于运动前(P<0.05);进行有氧运动后高校教师的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小于运动前(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调理睡眠、改善睡眠质量,是一种安全可行、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较长时间的有氧健身操锻炼对普通女性大学生STI是否有良性的影响,30名普通女性大学生分成实验组(15人,3次/周,90min/次)和对照组(15人,1次/周,90min/次),共16周(一个学期)有氧健身操定量锻炼.分别在锻炼前、第8周末、16周结束时测量STI指标.结果表明,8周有氧健身操锻炼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显著,直到16周结束STI相应指标才出现较明显的变化.提示:短期的有氧健身操锻炼对心脏的影响较小,要使心脏发生与运动相适应性的良性变化,锻炼的周期要长,且要保证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时间.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补服不同量的乳清蛋白后人体最大吸氧量及有氧耐力的变化,探讨补服乳清蛋白对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实验法,以体育系12名健康男性大学生作为被试,分为两个阶段共六周进行试验。每个阶段补服3次不同的补剂,第一个阶段在无氧功率自行车上进行3个连续3min的递增负荷运动;第二个阶段进行12min跑的耐力运动。补服7g和14g乳清蛋白与安慰剂相比最大吸氧量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补服7g,14g乳清蛋白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机体有氧耐力水平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1)补服不同量的乳清蛋白都不同程度影响人体的最大吸氧量水平。(2)补服乳清蛋白饮料可能会提高人体的有氧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