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蹴鞠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蹴鞠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齐国(今山东临淄),"蹴术"与"鞠术"作为一种古老的技法早在黄帝时代就已存在,汉代女子蹴鞠发展成为一种贵族娱乐,冰上蹴鞠在清代最为繁荣.蹴鞠有其产生、发展、成熟、衰落的独特发展道路,蹴鞠文化的国际传播主要有东线、西线和南线3条路径.中国古代的蹴鞠没有发展成为现代足球,实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际学术界主要有3种足球起源学说,即英格兰说、波斯"哈巴斯托姆"说和中国临淄说.  相似文献   

2.
论休闲生活与中国古代临淄蹴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休闲生活的视角对中国古代临淄蹴鞠与休闲生活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休闲生活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起源于2300年前的古代临淄蹴鞠既是一项充实休闲生活的文体娱乐活动,又是现代足球的母体,更以其极强的休闲性文化功能丰富着现代人们的休闲生活;蹴鞠与休闲生活,古为今用,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卡卡的脚模     
《新体育》2013,(8):108-108
7月2日,临淄足球博物馆的马国庆馆长的心情格外舒畅。一天之内,他征集到世界足球先生卡卡签名的8件藏品:4片仿古鞠、卡卡现场踢进蹴鞠球门风流眼的8片仿古鞠、卡卡现场穿的“捌”号蹴鞠服装、巴西队黄色队服、贵宾签名簿上的卡卡签名、白绿色联合会杯指定足球、白色耐克足球、卡卡的脚模。其中,最为难得的还是卡卡的脚模。  相似文献   

4.
个人出资聘请和组织专业球队参与农村重要节庆活动,以篮球比赛的形式增强节日喜庆气氛,这种现象在闽南农村已成为节庆民俗文化发展中的新动向.该现象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篮球运动融入传统民俗活动其本质是中西方不同文化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融合,是西方博弈竞争文化与传统民俗节庆喜庆和谐文化的互补,凸显出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多元和外来文化的渴求.二是精彩的篮球比赛不仅仅为节日带来了喜庆的气氛,更是对西方篮球文化价值的认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组织篮球比赛既是体育社会活动,也是闽南农民对节日喜庆“效用”满意度的一种经济消费行为.支付酬劳说明了这种形式的经济价值,也为篮球运动在农村大众群体中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三是引导农村民俗节庆活动朝“健康化”方向发展一直是我国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农村地区的交通不便所产生的信息闭塞状况一直是封建落后和邪教文化极易滋生与发展的土壤,而篮球比赛过程中的竞技博弈趣味性与娱乐性是吸引广大农民注意力并引导农村民俗节庆文化朝“健康化”方向发展的理想切入点.事实说明,竞技体育比赛作为“文化三下乡”活动的一种新形式已被提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如何保护与引导这种新形式的民俗活动是政府部门亟待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蹴鞠未发展成为现代足球的文化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代蹴鞠活动一步步地由对抗性、竞技性,向娱乐性和健身性方向发展,直至最后萎缩甚至消亡;蹴鞠活动的起源、发展和兴衰历史,与中国的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制约,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足球。  相似文献   

6.
体育运动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活动项目之一,其历史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而对于体育中的民俗体育文化来讲,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民众对于这种体育文化没有一种自觉的保护和传承的态度,再加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导致了这些文化的发展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很多的商业公司将民俗的体育文化作为增加自己商业经济效益的噱头,只注重挖掘其经济方面的价值,忽视了其文化方面的价值以及人文方面的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护民俗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7.
运用田野调查法对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环境、变迁历程及体育价值等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侗族"舞春牛"是侗族立春时节的民俗活动,是侗族宗教思想、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历史沉淀,是一种亚体育文化形态的活动形式.侗族"舞春牛"的文化生态变迁,是侗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历史缩影.侗族"舞春牛"具有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发展与国家的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体育政策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系统研究了河东地区年节民俗活动、寒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中的体育活动,并对其存在规模、发展情况加以考察,比照民俗的变迁,挖掘民俗体育这些内容丰富、特征各异并具有各种功能的体育文化现象,并从中显示这一地区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俗体育文化是一种区别于通俗体育文化的一种地域的特殊形式;在建立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怎样有效的看待民俗体育文化的作用、对和谐社会的影响,以及民俗体育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文化架构和流传体系,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研究课题;我们要从历史观的高度出发,从唯物主义辩证论的理论出发,从构建新型社会的角度出发,准确评估民俗体育的价值.本文从我们国家部分地区的民俗体育分析着手,进行了简单阐述,希望抛砖引玉,以求精言.  相似文献   

10.
论蹴鞠在我国唐代的发展及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体育活动发展到唐宋时期,进入了一个鼎盛的阶段。唐代中国体育的蓬勃发展,堪称古代世界体坛的一大奇观。在这一阶段中,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早在殷商时代就出现的蹴鞠活动发展到唐代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充气“鞠”的出现使蹴鞠活动有了划时代的发展,蹴鞠活动的规模、器材以及场地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蹴鞠活动的盛行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蹴鞠的繁荣也反映出体育活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一、唐代充气球的出现对蹴鞠活动的影响1.蹴鞠活动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妈祖民俗体育的形成、特征与发展。妈祖民俗体育的形成与海洋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古人神灵信仰、民俗民风及节日庆典等密不可分。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民俗性、时空性、传承性、交融性和社会性等特征。提出要充分利用妈祖文化,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来保护和促进妈祖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消费实力显著提升,“夜经济”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夜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消费时间段上的纵向延伸。临淄区作为蹴鞠发源地及齐国故都,拥有浓厚的文化和丰富的体育人口数量,在夜经济背景下激活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夜经济浪潮中,临淄区商业文化发展势头持续高涨,但体育产业集聚化发展的程度仍然较低。该文将在充分调查了解临淄区现实的基础上,结合夜经济发展背景探究体育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潜力与缺陷,探究其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可以帮助临淄区的夜经济发展及促进全民健康起到丰富理论依据的效果,为推动经济发展及全民健康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保留了大量的丰富的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法对洛阳市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文章试图通过归纳洛阳市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特征,为洛阳市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闽南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功能,采用文献资料、实践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闽南民俗体育文化。结果表明:中原民俗体育文化随移民入闽,形成汉族农耕文化为主,少数民族沿海文化为辅的闽南民俗体育文化,并向娱神祭祀、节日庆典、社会风情等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促进闽南民众人生观念的正向形成和两岸联谊共荣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蹴鞠在中国一直呈现出传承有序的格局,具有清晰的历史存在序列。蹴鞠符合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条件。有关蹴鞠的起源一直存在黄帝说、殷商说和春秋战国说3种说法。中国古代蹴鞠在文献学、文物学、图像学的层面皆可得到验证,国际足联为此而多次宣称足球起源于中国。但是,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习惯于否人中国是足球创始国的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要点在于文化的惯性。蹴鞠虽源于先秦时代,却在后世的演化过程得中凝结大量儒家文化的内涵,其含蓄的竞技过程、中庸化的竞技理念、纯表演性的杂技意识,都充满了古典意蕴,而与蹴鞠相匹配的文化元素是花园、庭院以及其他市井化的文化景观。现代足球则具有专业性、对抗性和制胜性的特征,寄托着欧洲逻各斯主义中抵抗零和游戏的特殊价值,两者共同完成了世界性足球文化的构建事宜。  相似文献   

16.
蹴鞠纵横论     
蹴鞠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从传说中的黄帝蹴鞠起,经过漫长的发展,兴于战国时期齐地,盛于秦汉唐宋,衰微于明清。期间,其功用也与时推移,大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军事训练功用、游戏娱乐功用、节庆功用、外交礼仪功用、健身功用等。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与考古等方法,分析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教育训练、管理、竞赛、传承与交融等问题。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教育训练存在官学与私学两种形式,并且随着社会进步其训练理论与方法不断发展;至南北朝时出现了专业运动团队,从元代开始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北方少数民族在借鉴汉族做法的同时,也制定了适合本民族体育竞赛的规则。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主要是通过生产实践、民俗、军事活动、宗教活动等途径传承,其交融主要受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具有互补性、民族心理感情和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依附等因素影响;广泛的民族分布和各异的民俗风情、民族纷争与融合以及稳定的政治局面是交融的基础;交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体育文化的认同性和排他性、借鉴性与创新性、运动项目由生存技能性与军事实用性向娱乐消遣和健身性转变,具有专业化与大众化的互动性、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在促进民族交流和团结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舞龙舞狮运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极具魅力的部分,其历史悠久、韵味十足并且意义深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龙狮运动的文化特征入手,对中国传统舞龙舞狮运动与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舞龙舞狮运动有着深刻的发展源由,它与古时人们祭祀求雨、节日灯俗及民间祈福辟邪等风俗都有着紧密关联,它集多项功能于一体,既可强身健体,供人观赏娱乐,更能展现中国古文化之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