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客观、科学地对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各自的优劣势,对于发现产业整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一致性的组合评价方法对中国工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常玉  卢尚丰  刘显东 《科学学研究》2003,21(Z1):296-299
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以及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有效地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并提出了分析和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然后,对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创新角度,对重庆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着重分析了重庆市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重庆市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构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挖掘方法(K-均值聚类)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特别分析广东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市场化改革角度研究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阶段性过程特征,需要把握中国产业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市场竞争的作用特征及其变化。借鉴这些研究的相关理论思路和结论,提出一个在产业演进中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互动过程的分析框架。在这种框架下,研究了中国产业演进中,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实现的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特征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市场化改革条件下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阶段性演进特征,并从这种动态过程特征中分析了不同产业技术追赶效果的差别,进而对中国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提出新的战略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而提出并且首倡的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本文对2007-2012年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作者情况、发文机构、期刊分布以及主题内容等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此了解我国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状况,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框架从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两方面研究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个行业技术创新水平,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广东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问题,在对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8.
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从体制、机制与管理等角度提出了针对现状的应对措施,并对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成为全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与学术研究的热门。为了探究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本文根据经典物理力学理论,构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三维动态模型,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主导逻辑思维出发,以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的生命周期三个角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模型进行维度分析。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过程在空间内形成类似于S型的曲面。  相似文献   

10.
永磁产业作为新材料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在山西省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文中基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采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的集聚度度量方法计算山西省永磁产业集聚度,结果表明山西省永磁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然后基于产业竞争力理论设计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山西永磁产业竞争力在技术创新竞争力方面关联度较低;运用TOPSIS分析法对北京、山西、浙江等8个省份永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永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贴进度较低,在全国主要永磁材料生产基地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排名居后。以2次实证结果为依据,提出山西省永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依据我国5大类矿种10个矿产资源型产业1996—2013年各项指标面板数据,在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动态分析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产业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后续产业对原材料品质和技术含量要求不断提高,对上游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2)随着产业转型速度的加快,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水平、生产能力集中度和政府创新资金投入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而技术引进经费投入和当前产业盈利水平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和粘滞效应。(3)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培育区域集群创新网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优化配置效应及宏观调控和导向功能,是实现转型期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特征—内涵—维度—指标的逻辑思路,在突出生物医药产业对集群环境的依赖性和政府政策导向的依赖性两大特征基础上,对其内涵深入挖掘,进而从宏观国家层、中观区域层及产业层和微观企业层这一全景视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产业创新能力划分为企业层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层网络创新能力、区域层集群创新能力和国家层政策创新能力4个维度,通过每个维度的内在表现和外在表现选取指标,构建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1—2018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数据,结合“VHSD-EM”综合动态评价模型对七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子行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演变维度上,各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变化幅度存在差异,但分化程度呈现一定程度的缩小趋势。②行业分布维度上,各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化明显,且在分布上具有集聚效应。③影响因素分析中,运用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特征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本文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有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的研究对产业特征的关注还不充分,影响了对激励政策产业层面效应的深入理解。本文认为更为系统地重审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效应,有必要将产业市场竞争度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同步纳入研究模型,因为它们分别影响产业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动机和技术创新能力。当产业市场竞争度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都处于高水平时,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实证数据来自和五类使能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的16个制造业的2013—2017年的数据,包括R&D资本存量、全时人员当量、发明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和以DEA视窗方法计算得到的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放大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但是R&D补贴政策对于技术吸收能力低的产业有更高的正向效应;当技术市场竞争度高时,技术吸收力对税收优惠与R&D补贴的正向促进作用最高。本研究深化了对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作用机理的理解,并提示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重视产业的市场竞争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钢铁产业的粗放型增长特征决定了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品结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当前制约我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原因是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性差。通过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是推动钢铁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理性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稳定跨过“结构性减速”阶段的重要动力。基于中国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技术创新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探讨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并进一步分阶段对比分析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及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自主创新最为显著。(2)三种技术创新是否可以提速经济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增速作用逐渐减缓。(3)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速的作用受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在产业结构既定的前提下,技术创新投入越多,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经济效应越小。(4)我国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各产业通过逐步提高其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承载吸收能力,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为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后5位,东北三省因经济失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东北三省发展的政策,指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健全区域创新体系,以此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因此,深入分析并准确评价东北三省技术创新能力,对提高东北三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东北三省经济增长具有深远意义.选择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据此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发现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层问题.最后,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提升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区域产业集群识别与选择的难题,以江西省工业行业为例,从"行业识别"和"区域比较"两个方面构建双维两阶段筛选模型,首轮"行业识别"阶段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产业集群培育的12个工业重点行业,"区域比较"阶段根据产业规模、同行业企业数量、产业链延伸规模、行业集中度、技术创新水平、品牌建设能力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江西省区域产业集群进行动态筛选,将产业集群区分为优势型、成长型和潜力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由技术创新、广告强度和市场力量三个方程组成的联立模型,以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2006年数据为样本,从产业层面对市场力量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力量与技术创新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而创新能力的增强能够加剧行业竞争程度;广告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广告支出多的企业倾向于开发新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则会带动广告投入以显示产品差异性;产权结构对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国有企业更缺乏技术创新动力.且行业规模越大创新活动越频繁.根据市场力量方程的参数估计,我国多数工业行业仍处于"贝恩标准"下的低集中型寡占市场,行业资源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配置.与单方程回归结果的对比显示,联立方程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市场力量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机制,避免实证结论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企业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深入探究银行业竞争如何影响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以2010—2019年我国29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实证检验银行业竞争与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银行业结构性竞争、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两方面进行异质性检验,识别出以信贷配置为中介渠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通过降低信贷成本、增加信贷供给和优化信贷结构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形成企业创新投入的规模效应,同时通过增强银行对创新项目的筛选能力和创新风险偏好,激励企业提升创新产出质量,带来创新的学习经验曲线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且这一机制在产业结构优化水平高的地区作用更为显著,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对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发挥作用更强。基于研究结论,分别从国家、企业和地方政府层面得到的政策启示为:大力发展股份制银行,鼓励银行业适度竞争;完善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打造创新型企业;加强金融支持,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