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小勇的“草根”味很浓——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成才在农村。他说:“班主任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专业,越‘草根’,越需要专业自觉。”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中国是一个封建制度极长的国家,封建时代的教育,强调“师严道尊”,“教不严,师之惰”.这“严”字主要讲严格要求,包括过重的学习负担和高压手段.对于受教育者,为了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则提倡“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的寒窗苦读精神.这些一直在人们心里有深刻的影响,似乎读书越苦越能成才.今天,“科举”没有了,然而“应试教育”的思想却非常有市场.加之世界性的“学历主义”、“文凭症”的影响,人们简单地把成才与苦读划上等号.学校、家庭、社会从不同角度给学生加重负担,必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3.
在吉林省第一次素质教育研讨会的基础上,由吉林省部分教育工作告经过深入探讨合作的《人才设计指南》一书由大连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成才寄语——不拘一格降人才”;“教育成才指南”;“自学成才指南”;“劳动实践成才指南”五部分组成。涉及“教育学”、“人才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其中谈到“人才素质结构”;“人才发展战略”;“成才一般规律”;“人才个体设计”等内容。并且有二十几篇成对范例介绍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成才者的足迹。该书强调了“人的素质”是成才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辅导员开展成才规划辅导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文章围绕成才规划辅导的设计、范围和方法进行研究,整理出了成才规划辅导的“三个关系”“三个结合”和“三个要点”基本要求,为辅导员有效开展成才规划辅导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家教短讯     
调查显示:学生成才观转向个性化复旦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目前完成的一项名为“复旦青年成才观”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成才观正从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在接受调查的458名学生中,对“成才”概念的理解出现两种主要的态度:实现自己的理想、夙愿(53.0%),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35.6%)。只有9.7%的人认为成才是“比一般人优秀,比一般人生活得更好”;认为成才是“达到家人师长期望的标准”的仅占1.8%。对于“成才最必需的知识储备”,“人文科学”的认同程度最高(53.6%),其次是“外语”(44.5%)。对于“成才最必需的能力储备”,调研结果选项…  相似文献   

6.
王秋红 《考试周刊》2012,(39):21-21
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不和谐的现象,那就是老师期望学生成才的急切心情与学生不听调遣的矛盾.教师“强让”越严重,学生反而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而“疏导”就成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以平常心对待教学工作,以朋友心对待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普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成才的源头是立志。何谓立志?恩格斯有句名言:“立志就是让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事实告诉我们,决心有所作为的人,迟早是能够成才的。然而,时下却有不少青年总认为“成才靠机遇、靠运气”。甚至还有的青年认为“成才与己无缘。”因此,他们“做日和尚撞日...  相似文献   

8.
孙林涛 《中国德育》2004,(1):24-24,56
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依据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成人成才”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育人理念。“成人成才”教育既包括人的共性的发展,也包括人的个性的发展。它要通过确立“成人成才”教育目标,构建“成人成才”教育的课程教材体系,完善“成人成才”教育方法,建立  相似文献   

9.
<正> 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渴望成才,是当代大学生的共同愿望。成才之路很多,如教育成才、自学成才、师传(或家传)成才等等。古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不论是哪一行,要想成“状元”,行行都离不开自己的学习。可以说,一个人成才,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途径。那么,认识并处理好学习与成才之间的关系,珍惜成才的每一个机会,就成为渴望成才的大学生,特别是刚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人在这里作为抛砖引玉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第 期测试题么,意哪三方面: !.“高学历是成才的惟一途5给儿童的玩具是否应该越5.教育的“四大支柱”指的径”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多越好。哪四方面内容。 2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什4.科学的亲子观要求我们注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11.
外国教育展在上海越办越红火了。起先是几个国家联手办,面对的也只不过是本埠的一些“削尖脑袋”想出国的学生,可现在是一个个国家的专场,吸引的范围也已经蔓延到了长江三角洲一带。把前来“留学集”的人群分一下类,大致可以有“追逐派”“摇摆派”和“拒绝派”三类。“追逐派”又开心又担心,开心是因为出国一直是他们的梦想,而担心却是不知外面的世界是精彩还是无奈“摇摆派”出不出国有点烦,想说走“字”不容易,轻言留字不愿意“拒绝派”则坚定地认为留学未必能成才,一脉相承才是真。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成才的决定因素有人说逆境成才是一条规律。也有人认为“优势积累”决定成才。“顺境成才”论认为,成才者要具备三个优势:一曰“社会经济出身。”要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要么是专家、学者之流,要么是厂长、经理之辈,即要有一个名门富豪之家。二曰“受教育训练情况”。要上过大学,且有博士学位,一句话,“从无名之辈一举成为科学大师的人是从来没有的”。三日“在享有盛誉的导师培养下,迅速取得优异成果”,与此同时,社会及时地承认其才能和功绩,各种奖励和职位晋升随之而来等等。这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我们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引领学校发展,重视精细过程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形成以“人人成才,人人能成才”、“尊重心灵,以德养智”为核心的“成才教育”氛围。精细化班级管理、自主教育、生活体验式的特色德育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4.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河北邢矿硅业党总支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开展了以党员“先锋工程”、员工“成才工程”和党总支“素质提升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活动。其中“先锋工程”是龙头,员工“成才工程”是主体,“素质提升工程”是保障。  相似文献   

15.
唐惠  仝根章 《教育艺术》2005,(11):26-27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人。”它首先应该是“成人”的教育,然后才是“成才”的教育。我们要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就应该重视对他们的精神哺育。  相似文献   

16.
我是这样理解班主任工作艺术的:班主任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灵的热情。这样做得越细致、越自然、越巧妙、越富有感情,那么,从学生心灵深处涌现出来接收性就越大、力量就越强、记忆就越深远,其成才也就越快。 新学年伊始,同学们兴高彩烈地布置着上了一层楼的新教室。目睹此情此景,我充满感情地说:“祝贺大家更上一层楼,搬进了新教室。对于‘更上一层楼’有何遐想、联想、思想,能不能先自由组合成小小组谈谈,等会再来个全班发言。”  相似文献   

17.
个人成才,有两类因素在发生作用。一类被称作“智力因素”,包括一个人的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等;另一类被称作“非智力因素”,如一个人的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因素”是个人成才的“认知系统”,而  相似文献   

18.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姑且算其成才比例是2.4%;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领袖级“王者”的成才比例也太低了;且不说秦皇汉武、成吉思汗,也不  相似文献   

19.
现在,小学“快乐教育”,中学“成功教育”等改革实验已经开花结果.大学(本专科)教育应是“成才教育”.学校的教学和其他一切工作都应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直接间接地促进大学生加速成才.“自学、讨论、讲授、小结、科研”五位一体教学法,是一种能促进文科大学生成才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的文科教学模式是上课教师讲,学生记;作业抄书抄笔记;平时不复习,考试靠突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在全省推进的“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树文明校风”的“三让一树”教育实践,是素质教育思想在我省教育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通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树立文明校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成才”。那么,基础教育如何使学生“成才”呢?它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基础教育是作为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从各方面为其发展打下较为广泛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体现在广大学生身上,即为:为身心健康成长打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为将来步入社会打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对“成才”作一简要的界定:“让学生成才”即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