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据介绍,我国己研制成功水下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排险机器人、微驱动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管内移动机器人、林木果球采集机器人等一批特种机器人。目前只有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和我国能够研制6000米水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深入海底6000米从事水下摄影、录像及地貌、水文与浅地层的测量。能对世界97%的深海底进行观测。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国二十一世纪开发海洋,提供了先进的设备。我国研制的排险机器人,其整体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这种产品可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新知     
水下异物打捞机器人中国近日成功研制出“水下异物打捞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水下爬行机、二维云台、电视摄像系统、图像压缩存储系统、机械手、清扫机、水下吸泵和操控器组成,集光学、精密机械、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技术和系统集成于一体,具有对水下目标的自动识别、探测、作业  相似文献   

3.
实现PID控制器在水下机器人中的应用。提出水下机器人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模型;借助SIMULINK平台,设计PID控制器对水下机器人深度控制进行仿真;将控制算法写入实际控制系统中,并在仿真控制参数的基础上微调,实现水下机器人深度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超小型水下机器人成本高、操作不灵活等不足,提出一种便携式小型水下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分为水下机器人本体、水面通信浮标和控制终端3部分。通过搭建局域网方法,在本体中嵌入一个B/S架构的Web服务器,使用基于TCP协议的Socket编程完成数据传输,并将所有信号共用同一链路同时传输,最终通过以太网连接水下机器人实现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控制信号传输正常,通信延迟稳定,相比传统的平台成本更低灵活性更强,可用于水下拍摄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最新出版发行的《水下机器人》是一部开创先河的著述 ,这显然并不过分。尽管机器人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不算陌生 ,但系统介绍机器人的著述却不多见 ,而洋洋数十万言系统论述水下机器人的著述更可谓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6.
新奇页面     
美国人花费多年时间,制造出一种能够在天上飞的原型汽车———“天车”(skycar)。这种“天车”仅需要10米的启动距离。该车能够在瞬间加速到587千米/小时,在一分钟内爬升1952米,巡航速度525千米/小时,汽车在150米高度飞行时的噪音仅为65分贝。所以在你听到它的声音时,它早已飞过你的身边。潜水机器人德国研究人员研制成功了一种潜水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具有很特殊的性能,能探测南极冰层下的海洋世界。它可以根据程序事先设定的坐标找到前进的路线,在冰层下行进75千米,下潜最大深度为3千米。水下手枪欧洲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水下手枪,全长200…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水下遥控机器人的操作难度,提高其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基于Java研制一种水下机器人监控系统.首先介绍水下机器人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采用Java开发该系统的软件功能结构,包括监视模块、控制模块、特征信息模块和报警模块;然后阐述监控系统软件的通信方式和协议,分别介绍监控系统与主控制板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Java...  相似文献   

8.
科技知识     
我国制成水下机器人 1986年我国研制成第一台水下机器人,已在大连海域作业获得成功。这台机器人也叫无人遥控深潜器,重二吨半,它装有机械手,以及先进的自动定向、定深和定高航行控制系统等。它的潜水深度可达两百米,可以长时间地进行水下观察、取样、清洗、切割、焊接和排雷作业。这台水下机器人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扫雷方式的弊端,结合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设计了一款具有遥控和自主双模式操作的轻小型扫雷机器人。能通过双视频摄像头对小范围的目标进行精准定位,机械手自动或手动遥控完成排雷,工作期间实时捕捉水下画面,记录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系统以STC15单片机为核心,由动力系统、图像采集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及辅助系统四大部分组成,采用了图像识别、滑模控制及柔性传动等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相关技术可在水下机器人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简讯     
中俄合作研制可探测深海海沟的载人机器人中国与俄罗斯目前正合作研制潜深7000米水下载人机器人———“海底卫星,预计将于2005年投入使用。该机器人长8米、宽3米,能载3人,其中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机器人外观近似一椭圆形球体。潜深7000米载人水下机器人需求的关键技术包括:能承受700个大气压的渗水率极低的浮力材料、耐高水压的动态密封结构、水中通信手段、人员生命安全系统等。此次研制的潜深7000米水下载人机器人,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机构与俄罗斯科学院共同研制。预计投资额…  相似文献   

11.
新知     
水下风筝瑞典研制一种名为“水下风筝”的涡轮发电机,拴在海底后,可通过潮汐流产生连续不断的电能、太空机器人美国研制出新一代太空机器人,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执行任务,协助航天员处理一些重复、枯燥或危险的作业。  相似文献   

12.
1985年,美国著名海洋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沉睡多年的“泰坦尼克”号残骸,震惊世界。20年后,63岁的他又提出一项大胆设想:利用可以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在海底对“泰坦尼克”喷漆,将其变成一座“水下博物馆”,让游人通过水下遥控摄像机参观。巴拉德希望,这一计划能够唤起国际社会对保护沉船遗址的重视。但是,他的这一离奇构想却遭来考古学家嘲讽。遥控机器人海底喷漆鉴于沉船破坏形势严峻,巴拉德提出一项大胆的文物保护计划:利用可以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对已经严重腐蚀的船体进行喷漆保护,将“泰坦尼克”号变成一座座落在海床…  相似文献   

13.
参我国首次湖泊水下古建筑遗址靠古调查的水下机器人.  相似文献   

14.
<正>机器人早已成为人类的朋友,在众多地方施展其独特的本领;然而你是否知道有些“机器动物”正在异军突起,它们以其特殊“才能”弥补着机器人的诸多不足,因而越来越显示出它们的不同凡响。机器鱼目前用于水下探测的机器人很多,但它们都有严重的局限性,水下机器人在执行长期任务时,由于体内空间有限,无法配备足够能量的电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案:一是提供更优质的能源;二是改善自身的推进系统。由于科学家不再提倡使用核能,因此只能在推进系统上动脑筋了。我们都知道鱼类的水下推进系统效率最高,所以研究人员决定将鱼作为改造机器人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ROV(水下机器人)运动常表现出不确定性,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为实现精确航向控制,减小偏航角较大时产生的超调,设计了一种积分分离模糊PID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对ROV航向控制进行仿真实验,通过一种小型水下机器人的水池实验,整定优化PID参数,并与经典PID控制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机器人     
机器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主要分为两大类:工业机器人(如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如水下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水下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的低成本存储测试需求,基于FPGA设计实现水下机器人机载多传感器信息采集与存储系统。硬件系统主要由FPGA控制模块、ADS8365转换模块、Flash存储模块、USB数据读取模块等组成。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均能够实时准确地完成各通道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存储,为水下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的低成本存储测试构建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8.
近来,我国务新闻媒介纷纷对“探索者”号水下智能机器人作了报道。“探索者”号是我国第一台无缆水下机器人,不久前它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成功地下潜到水下1000米深处,成为我国到达深海  相似文献   

19.
正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其利用的仿生学原理来自亚马逊的电鱼。他们正在开发的机器人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执行任务,取代人类潜入危险的水域,比如在沉船残骸周围游动甚至是深入沉船内部探索。  相似文献   

20.
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其实就是水下探测系统,也叫海底机器人。最早的海底机器人包括水面母船、遥控探测机械装置和一条玻璃光导纤维束三部分组成。如美国一种叫“阿戈和佳生”的深海探测系统,母船在海面慢慢前进,用“地形跟踪多光段声纳仪”作前导,船尾用缆绳把雪橇形的“阿戈”沉到海底,随船缓缓移动。“阿戈”装有两套声纳仪,一套在前,一套在两侧,发射三角形的探测声波,以探测海底的有关目标。此外,“阿戈”还备有5架照相机,通过电视屏向船上的科学家传送海底景象。科学家如果发现水下温泉绿洲或活动的火山等值得研究的目标,便将“佳生”从“阿戈”体内放入海底。“佳生”装有立体摄像机,在额前的灯光照射下,操作自如.锁住景象,传送到控制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