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书育人》2005,(4):38-38
尽管人文主义教育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色,但在基本特征上毕竟有共通之处,这些特征是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教育上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文主义,拉丁文humanitas,是人情、人性的意思,它是有关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的思潮与理论。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曾认为,人文主义是一种能够促使个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制度。而在十五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精神。即要求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它意味着一种以世俗的人为中心,提倡人性或人道主义的新世界现代替了宗教神学的旧世界观。人文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有其不同的具体内涵,但…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意大利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文主义这一全新价值观的出现。这一新观念一出现便影响和冲击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毫无疑问,它也对当时的意大利大学教育产生了影响。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意大利大学教育呈现四个基本特征,即古典主义倾向,强调古典亦不废中世纪,世俗化倾向以及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特征之间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呈现出这四个基本特征的意大利大学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全才”的教育,为当前的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教育目的观的对立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社会发展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统一的教育目的观 ,构建一种完整的教育。确立科学的教育目的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说和系统整体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禀赋是教育的起点,提供一切教育中的起发动作用和限制作用的力量。对儿童禀赋的不同理解与认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可能采取的教育方式。考察人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可以大致确定这样几种不同的禀赋观范式:古典范式、宗教教化范式、人文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在今天的社会及思想背景下,需要对禀赋的内涵予以深度反思与重构。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11月发表了《学会与世界共生: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明确提出要告别西方的人文主义,转向"生态正义"的教育.这种转向要求我们激活和复兴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更具生态友好的教育智慧资源.沉思传统、审美传统和儒家的修身传统等都为这种转向提供了丰富的维度和内涵.只有在这样一种不同教育智慧传统所激荡生成的马克思意义上的"世界文学"中,我们才能尝试确定后疫情时代以"生态正义"为基础的新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杰 《江苏高教》2002,(3):51-54
科学主义教育是与人文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潮,它渊源于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在近代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之,科学教育在学校中逐渐取得“霸权”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潮构成了教育史上绵延不绝的紧张关系。后者最终获得了事实上的胜利,并舍弃了早期所具有的人文主义色彩,使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偏向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机械主义。  相似文献   

8.
谈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以反对神控制人为特色;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则以反对人控制人为主题,追求平等自由,从人权的角度关注个体;在现代社会,人文主义教育则反对拜物和拜金,呼唤人性的复归,尊重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嬗变的过程,以深化人们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孙仕荣 《文教资料》2012,(12):127-128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是盛行于西方教育界的现代教育理念之一,油画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因其人文内涵与实践方面的深厚博大而使得人文关怀成为其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人文环境中理解人文精神,在教学和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人文价值是提高油画艺术学科品位与发展油画教学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0.
1.人文教育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西方人文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是培养人格,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古希腊的古典人文教育强调人的理性的养成、思辨能力的培养。中世纪人文教育则针对神学泯灭人性,反对神本主义和宗教至上,强调个性自由。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承袭了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并更进一步强调发展个体的自由,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人文教育相对黯淡下来,但仍有欧洲新教育、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等人文主义教育观出现。人文教育在西方有着…  相似文献   

11.
虽然当今科学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科学的价值已为更多的人所承认,但是相对应的科学教育却大多仍停留在对科学现成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那种深沉的人文情怀。因此我们应当提倡一种新人文主义视野下的科学教育理念,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在传统的人文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传统的人文主义的演变发展及其与新人文主义教育观的辨析得出,新人文主义教育观更多的强调把价值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所以新人文主义视野下的科学教育不仅是对传统人文主义科学教育的全面超越,而且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的内在统一,并由此开辟了人类理性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主题有三个关键词: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三个词中,核心为“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研究者有一个大致公认的看法,即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与其类似的概念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人文思想、以人为本等。根据研究者对“人文精神”的公认看法以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认识:“人文精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名称,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称作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时期称作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13.
究竟什么是人文主义?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阿伦·布洛克清楚地意识到:“对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的以及人文学这些名词,没有人能够成功地做出别人也满意的定义。这些名词多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使得辞典和百科全书的编纂者伤透脑筋。”在陈新的《人文主义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古典主义教育强调古典语言和古典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理智能力,它在19世纪英国学校教育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的兴起,古典主义教育遭到一些教育家的尖锐批判。为了捍卫英国古典主义教育的传统,阿诺德父子、纽曼和利文斯通等人从不同的角度,为英国古典主义教育进行了辩护,阐明了古典主义教育的...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这个词.在英语里是humanism,汉语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不同译法。尽管定义各有不同.但在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关怀人生状况、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这些方面却是一致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自然成为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自然成为具有文化载体性质的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是建立在科学人文主义之上,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的教育观。这种观念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其一是矛盾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决定了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机整合;其二是价值论;按照价值选择中统一性与偏移性相结合的方法论;以科学主义教育为在点,实现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中西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有不少形同实异的文化现象使人难分泾渭。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人本观与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的儒家人文观,即是一例。笔者试对这两种观念的社会根源和思想内涵的异同,作一探讨。一意大利人文主义的人本观与明清之际的儒家人文观,都勃发在中西封建社会晚期,在背景上不乏类似之处,但它们是在两种不同的经济态势和政治动向中、由两种类型的文化群体在各自的文化传统上构建而成。人文主义的人本观,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即一切以个人  相似文献   

18.
《威尼斯商人》和人文主义郭谦13至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在此期间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肯定人性、人的现世幸福,颂扬人的力量和智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健康的世界观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打碎封建精神桎梏的阶级意愿。英国诗...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从先秦时候开始就奠定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这种教育传统与西方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重视人伦道德。强调从社会的人伦的高度要求受教育者,这就导致了理想人格的实现必须以牺牲本我的自由为代价,去依照道德的规范和榜样的力量来使自己完善、成为人伦中的楷模。由于中西方传统教育在教育宗旨上的这种差异,进一步决定了中西人文教育的传统在教育原则、教育方式和人才出路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邱文荣 《考试周刊》2010,(40):220-220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摇篮,更是传承文化,创造和积淀文化的基础。在这些文化中,尊重生命价值尊严和体现人文主义关怀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根主线。任何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核心理念的基本特征则是:和谐。存教育教学管理中,创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尊重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要求,满足他们的成长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