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谈陶渊明饮酒诗的“乐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诗集中共有饮酒诗60余首,《陶渊明集序》中,萧统第一次提示了陶渊明饮酒诗的内涵,“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解释了陶渊明饮酒诗的深意。古人云:杯中之物堪以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与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均为五言古体诗,风格平淡自然,都表现出自然任真的情怀。但《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已经辞官归隐的情况下创作的,大多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而《和陶饮酒二十首》则创作前后,苏轼仍在朝为官,处于"半仕半隐"的外任生涯,因此其诗主要表现的是苏轼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相似文献   

3.
张耒《次韵渊明(饮酒)诗》与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精神意蕴相通,与苏轼、苏辙、晁补之和陶《饮酒》诗在思想感情上也有相同之处,然张耒之诗对饮酒之乐的表达远比渊明《饮酒》及苏轼、苏辙、晁补之之作强烈而张狂。在张耒身上,饮酒之乐在求“真”去“伪”,饮酒之道在得“自然之性”,饮酒代表着一种精神和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4.
酒,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饮料;饮酒,是中国人民一种古老的爱好。早在殷周时期,人们就有了饮酒的兴趣:有“腆于酒”者,有“湎于酒”者,有“群饮者”,有喜庆用酒者,祭祀用酒者,酒成了一种生活需要。其后,诗人们把酒写进了诗中,《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都有是作。魏晋时期,以酒入诗之作数量大大增加,然创作诚如林庚先生所说:“酒与诗还是两件事情,酒往往是概念的做为诗的题目”。这种情况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手里才有改变。陶诗借酒为迹,以省净冲淡的风格受到后人称赞。  相似文献   

5.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绽放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盘点中学语文教材尤其是诗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酒文化,足以让我们为历代文人的诗酒情结所感动和陶醉。台湾诗人洛夫曾说:“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榨出半斤酒来。”陶潜写《饮酒》诗20首,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新停浊酒杯的诗圣杜甫,把酒问青天的文豪苏轼,沉醉不知归路的才女李清照,他们的人品才情让后人敬仰,他们的诗酒佳句浸润着中学语文教材,形成语文教材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唐代的饮酒诗,是唐代酒文化的折射。号称酒仙的李白,酒以诗名,诗以酒名,写下了不少著名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弥漫着沁人心脾酒香的诗篇。诗与酒在他的笔下得到完美结合,构成李白诗歌交响乐中最精彩的篇章,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的酒文气度中体现出李白吟酒诗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作品经常写酒,很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苏轼好酒,且酒量一定很大。而事实上苏轼不善饮酒,甚至有台湾学者考证出苏轼的酒量十分小。苏轼不善饮酒的原因至今尚无人论及,但从其文集中可找到相关线索,归纳起来,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受遗传因素影响,其父苏洵不善饮酒;二是苏轼有一些严重的疾病,如痔疮、肺病,限制他了饮酒。  相似文献   

8.
从李白举杯邀明月,到苏轼把盏问青天:从文君当炉卖酒.到贵妃醉酒牡丹花下。诗与酒酝出了泱泱中华独特的文化魅力。因此,酒文化也就一直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诗词创作,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了数不清的与酒有关的旷世名篇。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人素有饮酒赋诗的传统,对陆游来说,酒是他生命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要素,酒诗更是他情感生活的一面镜子。从诗题来看陆游蜀中的诗歌,以酒为名,以醉为题的诗就有大约五六十首。从陆游的这些酒诗中可以体会到一种酣畅的气势,一种高昂的激情。  相似文献   

10.
《饮酒》,顾名思义,总与喝酒有关。陶渊明归田以后生活很穷苦,他的诗中曾写过“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甚至还写过一首题为《乞食》的诗。饭都没得吃,他怎么会有酒喝?原来,酒是别人送给他的。陶渊明归隐在家,有个故人带着名酒和  相似文献   

11.
刘拖翠  杨凯 《课外阅读》2011,(3):196-197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故乡。自杜康造酒始,诗与酒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欧阳修等身为一代文圣,又何尝不是一代饮豪?李白好酒,作诗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陶渊明好酒,曾作诗《饮酒二十首》,在小序中称“无夕不饮”。欧阳修好酒,白号“醉翁”,常与民同乐,长饮徜徉于山水之间,不亦乐乎!更有女词人李清照毫不示弱,“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酒催诗出,诗随酒发,于是大量的饮酒诗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苏轼曾自称“使我有名全是酒”(《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据不完全统计,在被陈延焯称为“此老平生第一绝”的词中,有一半以上篇什涉及酒或与之相关的文字,钟莱茵《苏东坡三部曲》(文汇出版社)甚至有“若要介绍东坡词中涉及酒的,那几乎要把东坡词全部介绍了”的说法,可以说酒构成了苏轼词的一大景观.苏轼众多的饮酒词,在笔者看来它既体现了苏轼对世俗文化(歌舞侑酒)的认同和对传统士大夫情怀(诗酒风流)的继承,更体现了他人生思索的深广性与独特性,酒使苏轼词表现出了其区别于其他词人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20首,在陶渊明诗集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从思想性这一方面赏析了《饮酒》诗。对《饮酒》组诗思想性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抒发出理想无法实现的忧愤;表达出对黑暗现实和颓靡世风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4.
苏轼的《次荆公韵四绝》是既有重要文献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一组诗,其中第二首诗歌,不仅反映出宋代当时浓厚的理性精神、苏轼对客观世界的深刻思考;也反映出宋代诗坛用工深刻的习惯,以及苏轼在诗歌创新上的努力;且从这首诗中,亦可以窥见苏轼受庄禅影响而形成的委顺自适的心境,对其诗歌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辛夷坞》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6.
从北宋开始,随着陶集的大量刊刻与广泛流传以及诗学批评的蓬勃发展,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这篇经典名作,便产生了“悠然望南山”与“悠然见南山”的异文之争,一代文学巨擘苏轼首发其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这首诗在唐代以前和唐宋时代的流传情况出发,结合对陶渊明诗文内证的深入发掘和历史语言学角度的还原审查以及对这首诗文学渊源的认真求索,充分揭示了一条“悠然望南山”作为陶诗原始文本的证据链;同时,本文也彰显了苏轼在文本抉择上的矛盾态度,指出了苏轼的错误判断产生的禅学背景及其所具有的特殊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苏赋     
文章分四个部分:首辨伪,认为《苏轼文集》所收苏赋27篇,有两篇非苏轼作品;次编年,考订了前人编年有待商榷之賦;次分体,认为苏賦诸体皆备,他以文赋闻名于賦史, 但他的多数赋仍是骈赋和律赋;最后是苏赋分类,认为苏赋题材十分丰富,含议政、纪游、吊古、咏物,苏轼不善饮酒,而咏酒赋特多。  相似文献   

18.
苏轼这首诗,历来为人所称道。人们常把此诗和《吴中田妇吟》《乡村五绝》等诗放在一起,作为一组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歌。就这么一首诗,解放几十年来,人们评价起来并不一致。当说到苏轼诗歌的人民性时,就在这首诗里分析诗人如何表现劳动人民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受压迫的苦难生活。当说到作者反对王安石变法时,又从这首诗里分析诗人  相似文献   

19.
宋诗是来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重要阶段.这不仅因为宋诗有一个阵容庞大的作家群(《宋诗纪事》载有作家3800余人《宋诗纪事补遗》又增补了3000余人).而且诗作数量之众.诗作者个人存诗之多,为历代诗坛所仅有.如陆游一生写诗近万余首;杨万里诗积至2万余.今存4200百余首:苏轼存诗4千  相似文献   

20.
李白是我国唐代一位炳耀千秋的伟大诗人,他不仅写诗才思敏捷,倚马千言,饮酒也痛快淋漓,一饮千盅。因而他赢得了“诗仙”和“酒仙”的美称。杜甫评价他的诗和酒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饮中八仙歌》),“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李白爱饮酒,又爱在酒后作诗。他的相当数量的饮酒诗就是这样产生的。李白的饮酒诗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是很复杂的。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思想:(1)追求精神和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