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在幼儿阶段,开展早期阅读所形成的良性循环,越来越引起幼儿园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唤起并组织幼儿兴趣,以便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2.
陆敏 《文教资料》2005,(18):36-37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在幼儿阶段,开展早期阅读所形成的良性循环.越来越引起幼儿同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唤起并组织幼儿兴趣,以便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一、创设生动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环境创设是一种特殊的潜在的课程,幼儿园应  相似文献   

3.
分享阅读的宗旨首先是传播阅读的快乐,是用书激发孩子阅读的好奇心和爱书的感情。分享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成年人和孩子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它可以让孩子感受阅读、享受阅读,是一个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安全桥梁;它不以识字为目的,却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汉字:它强调成人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其快乐,这是一种社会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文学家金波说:“阅读是儿童心灵成长的良方,也是儿童情感教育最伟大的老师。热爱阅读就是热爱光明和温暖,就是接近快乐、美好和高尚,就是对人生有所感悟。”是的,要想让孩子变得精神上富有、生活中快乐,就必须让读书成为她的习惯,让家中溢满书香。  相似文献   

5.
《文学教育(上)》2009,(10):158-159
近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在武汉举行题为“爱上图画书”的讲座,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早期间读需要文学读物,且不是功利性阅读。他说:阅读可不是为了孩子的所谓“成长”。“你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让他长大、老去直到死掉?”他认为阀读是一种本能需要,和喝水、吃饭没区别。而“成长”一旦成为功利目的,会抹杀孩子童年间读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让孩子快乐的文学,是语言文学构筑的精神世界,是儿童享受并获得人类智慧与精神的源泉。它滋育着儿童爱的根系,在阅读和感悟中让孩子从小爱生活、爱文化、爱自然、爱社会以及爱自己。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究竟为什么要读儿童文学呢?又该怎样更为有效地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刻印仵他的意识里。”可见,激活学生的阅读欲望非常重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与积极性,我认为一定要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快乐地读书。让书伴着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童年宪章     
所有的儿童都享有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从而使他们的头脑、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所有的儿童都有权享受一个安全、快乐和健康的童年。 所有的儿童需要在家庭里成长,在那里有特别亲密的成人,让他们体验爱和关怀。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说明及教学目标家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乡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地方。课程标准中关于“我与家乡”内容非常丰富,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只要求学生能了解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关心自己周围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我的家,在这里》是本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汤颖华 《天津教育》2024,(5):158-160
<正>在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体验式绘本阅读从内容创新、策略创新、形式创新等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深入理解绘本故事内涵。在幼儿园的具体实践中,应如何引导幼儿科学阅读呢?本文结合“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绘本游戏化阅读行动研究”课题实践,不断优化体验式绘本阅读教学策略,使绘本教学更具实效性,让幼儿想读、会读,爱读。绘本,是儿童喜欢的读物。在与绘本的“对话”中融合着幼儿的观察、语言、想象与情感,促进儿童多元智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享阅读,也译为“大书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成年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活动。分享阅读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它之所以被称为“享受”,既是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是让孩子享受到成人的爱,而且这种享受是由成人和孩子一起阅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14.
一、营造一种浓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和氛围最能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是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能使课外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成为小学生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使其自然进入课外阅读的实践之中。为此,教师可利用学校阅览室开设图书阅览课,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摘抄自己需要的资料;建立班级图书交流站,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读物,共享课外读物;倡议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建立“我的小书屋”,买书、订报纸杂志,帮助和指导孩子藏书、读书。二、借鉴“休闲读”,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成人的“休闲读”是一种自…  相似文献   

15.
高红纳 《教师》2014,(33):23-23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养成读好书的习惯,我们必须营造氛围,指导学生从小进行广泛的阅读,让学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使阅读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快乐经历,使他们真正地爱读、乐读,以致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3~8岁是训练儿童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良好的"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习惯,会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为此,我园开展了"分享阅读"实验课题的研究与探索。其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在与老师、家长的分享、互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悄悄成长。我园在历时五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中,构建了分享阅读中的"3355"  相似文献   

18.
黎第兰 《新疆教育》2012,(7):104-10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理念,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完全放手让学生毫无目的地读,自己成了旁观者,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时间一长,学生就感到乏味。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到读书有味呢?我在课改实践过程中尝试运用多种手段,想方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增进阅读,从而达到读中悟情,读中明理,百读不厌,越读越爱读。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花同”是福禄贝尔心目中理想的儿童乐园——让幼儿像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一样,根植爱的乐土,顺应自然规律,健康、快乐地成长。对家长而言,心目中理想的幼儿园更应该是“儿童成长的乐园”。这种成长,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身体成长,更是人作为社会一员在认知情感、心理文化以及社会素养等方面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主题活动是低年级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探索、发现、完善的活动,具有互动、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低年级儿童发展的需要。低年级儿童早期阅读是指在小学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低年级儿童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低年级儿童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为拓展低年级儿童阅读的内容,加深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深度,让低年级儿童时时处处能进行阅读,对阅读活动有长期兴趣,体会成功的快乐,我们把低年级儿童的早期阅读有意识的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让两者水乳相融,相辅相成。低年级儿童的阅读与当前的主题活动融合,使阅读更贴近低年级儿童生活,让低年级儿童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让阅读成为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