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是指教师把对学生的情感转化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合理需要的行为。具体地说,实施英  相似文献   

2.
黄春玲 《新疆教育》2013,(12):64-65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是指教师把对学生的情感转化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合理需要的行为。具体地说,实施英语情感教学主要应遵循如下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3.
陈红 《江苏教育》2012,(1):35-36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师生在互动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这就是共生效应。实践证明,巧用共生思想可以促进语文课堂学与教关系的和谐建构。一、共生教学的内涵共生,即共同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话”是交往活动最内在的、最深层的属性,也是最有表现力的交往形式。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师生交往互动中要求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5.
王金国 《宁夏教育》2005,(11):71-72
1.师生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助过程。这就是要求师生间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民主和谐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平等、合作、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一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理解与宽容、尊重与信任、亲情与关爱,同时感受丰富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是学生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学科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这里的"体验",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它包含师生与数学活动的体验,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学生与学生相互启发、合作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改革中,提倡的是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下,人人都能够获得成功体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相似文献   

8.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新的学生观就是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人。它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树立生本意识、学生个性意识。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这种教学理念呢?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在师生、生生彼此交流互动基础上而形成的语言表达活动,是语言交际性本质功能的体现.师生在交流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思维观点、价值取向等非智力因素是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语言学习的内驱力和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教学氛国,丰富课堂教学的人文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是指教师把对学生的情感转化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合理需要的行为。具体地说,实施英语情感教学主要应遵循如下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刘金风 《宁夏教育》2008,(11):52-52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需要交往、互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同时伴随着交流过程,良好健康的课堂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新课程也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而交往的本质属性是师生积极、高效地互动。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现在,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主导。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也非常注重促进师生互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就如何促进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验,谈几点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冬生 《考试周刊》2011,(10):59-60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是机械的知觉活动,而是教学双方认知情感的活动。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如果忽略情感这条线索而搞"无情教育",就会使语文认知活动像一部没有润滑剂的机器那样,运转速度不断减慢。因此,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分享彼此的思考与理解,从而达成共识,实现共同发  相似文献   

18.
方利 《现代语文》2004,(8):35-35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同时伴随着交流过程,良好健康的课堂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新课程也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堂中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们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因而,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的实践,形成阅读能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