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位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它上承清末学位制度的零星萌芽 ,下启现代学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是研究我国学位制度发展的关键一环。其中学位课程的设置是学位制度建设中的核心部分 ,学位课程内容的变化直接反映民国时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才观的取向。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民国时期大学学位课程 ,为我国当代大学学位课程的改革及发展提供借鉴。  一、民国时期大学学位课程的特点19世纪末至 2 0世纪初 ,中国开始拥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但大学授予学位、设置学位课程的历史则晚些。 1912年 10月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发生根本性变革,给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在此之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基本上沿着宏观法令框架与具体办学实践两个层面推进。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大学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总结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过程,分析其成因和特点,可为当前我国大学制度创新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发生根本性变革,给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在此之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基本上沿着宏观法令框架与具体办学实践两个层面推进.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大学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总结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过程,分析其成因和特点,可为当前我国大学制度创新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历史演进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阐述了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形成源于清末大学的初兴,民国时期的发展,教会大学和解放区大学这几条线索,并指出了我国大学制度的特征是以政府行为为主的纵向约束的制度环境,集中控制与服从模式的制度特征,是一种缺乏创新动力的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5.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兴办教会女子大学是促进民国时期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华教会女子大学为保守落后的中国高等教育输入了新的教育模式,带来了男女平等的教育理念,开创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为中国女性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式知识的专业人才。虽然这一时期教会大学对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存有诸多消极影响,但它对妇女解放运动,乃至对中国历史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盛海娟 《文教资料》2008,(4):160-162
教会大学萌发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初得到初步发展.教会大学从建立起就一直注重教学质量,在学生教育、师资力量以及授予学位等方面都进行了努力的探索.教会大学推动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客观上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提供了一种模式,创新了中国教育课程的模式,同时也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提供了一批管理和教学人才.教会大学虽然在中国的教育历史上只存在了短暂的时间,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磨灭的,我们应该借鉴教会大学的办学经验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本有大学,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不是中国传统的大学。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崛起于民国时期。本研究在了解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从总体层面上民国成立前后的国内外社会背景分析;以及具体层面上,国内的上层力量——政府、教育行政当局;民间力量——社会各界先进力量,即校长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私立大学;国外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多元影响——教会大学、留学教育、杜威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理论和学说等方面解析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基督教教会大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教会背景使得它们对宗教教育有着天然的追求,但它们毕竞生存在中国的环境中。金陵大学作为基督教教会大学中唯一的一所A类大学,是在华基督教教会大学的重要代表。对它的宗教教育发展过程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督教教会大学在中国土地上的生存状态及其对于中国现代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1912年,随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制度终于经过清末的萌芽发展而逐步确立。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主要包含自由、独立、民主及社会关怀四个方面。考察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对当前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西方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了许多教会大学,这些大学为了生存和发展,成功地进行了由宣扬基督教到教育为本的角色转型。它们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在推进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的大学沿袭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移植了西方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开创了新的历史纪元,奠定了我国现代大学的基础。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实为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及教育权力的分配问题。蔡元培、梅贻琦等民国时期教育家主张教育独立、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的理念,推动了大学的发展,妥善地处理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诸多主张和措施并没有得以实现,但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周敏 《天中学刊》2008,23(1):92-94
民国时期,西方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了许多教会大学,这些大学为了生存和发展,成功地进行了由宣扬基督教到教育为本的角色转型.它们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在推进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考察1901~1936中国境内教会大学的工学教育。研究发现,传教士认为科学的价值是超于技术之上的,真正的科学是认识上帝在自然界中的秩序,故教会大学起初不重视工学教育;但中国办学环境(包括民意、政策)的变化使得教会大学的办学思想受到影响,故在抗战前少数学校开设了工程学科,为中国现代工业的早期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演变不是按西方传教士原来的意愿(传教)发展,而是沿着一条既定的线路发展的。为适应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教会大学经历了中国化的复杂过程。在初步探讨教会大学中国化历程内外部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教会大学中国化在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意义,旨在正确认识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制度: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制度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这是中世纪大学模式确立以来各国大学发展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了的。然而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 ,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并未完全确立。本文针对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中国大学提出的挑战 ,就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存在于我国20世纪初的教会大学,尽管与当下的新世纪大学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二者似乎都与美国的大学和和制度有关;虽然时过境迁,以美国大学制度为主的教会大学的实体已在历史中消解,但是教会大学成功的办学特色和大学理念或可资于新世纪大学的实践、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大学产生于民国时期,这个时期随着社会转型与文化代谢场域的形成,文化场域中涌现出了一批文化精英。文化精英们在复杂多变的中国社会缺乏真正现代大学的条件下,以中西制度文化碰撞为转机扣住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外部场域,以民国失序社会为舞台开辟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内部场域,以新文化运动为契机营造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知识场域,以教育救国为感召促成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行动场域,以西方成熟的大学模式为嫁接典范建立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参照场域,最终铸就了中国现代大学的形成场域及其丰富的历史蕴义。  相似文献   

18.
张应强  姜远谋 《教育研究》2021,42(4):103-117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大学使命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转变,创业型大学应运而生.创业型大学是具有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和引领社会变革的精神气质的新型大学,既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物,又突破了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创新了现代大学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建设创新型大学是关键性举措.应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发挥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优势,实现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建设创新型大学营造良好制度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关键期,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发展中的各种体制机制.现代大学制度有利于推动高水平大学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论述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及中国化的过程,研究我国高水平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意义,并从理顺大学与外部的管理体制、完善大学内部的运行机制两个方面提出高水平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大学制度作为学校发展的依托。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受到世界的瞩目,随之对美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对于美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不仅可以厘清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准则,也可以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有启示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中美现代大学制度的比较研究找出异同点,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借鉴他人的长处,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