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硕 《教师》2013,(21):113-113
2010年9月,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开办首届新疆班,至今已有三届。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新疆学生在内地学习的时间里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我校尝试在预科班开设了器乐课,并选定中国民族文化中最富中国气质的二胡乐器。如何上好这门崭新的器乐课呢?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教学工作的。一、正确分析内高预科班学习二胡的优势优势一是学习音乐兴趣浓。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少数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有多种艺术形式。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但是像新疆少数民族的学生从小接触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汉语水平有限,因而他们很难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也很难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与归属感。为此,本文就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旨在引起少数民族教育界的广大重视,进而加强汉语教学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3.
新疆内高预科班语文教学以阅读作为突破口,较快提升学生的能力。丰实学生的文化积淀,构建美好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教学对我们新一代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部分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种古代的书面语言,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前沿阵地,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一、了解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古诗词等,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这些课程的内容,还应为学生延伸教  相似文献   

5.
谢桂英 《天津教育》2021,(9):118-119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识字教学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通过识字教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既丰富了汉字教学内容,又发展了学生语文素养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文基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经验,对识字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及教学,培养学生们的中华文化认同感能强化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及综合素质,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展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教学,促进学生们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措施进行了分析及探究。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是国家对民族教育的特殊措施.预科班的学风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学生的培养质量.但由于预科班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缺少奋斗目标和危机意识等原因,学风建设存在学习动力不足、态度消极、纪律松散等问题.因此,培养预科班学生优良的学习风气,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预科班学生的特点,综合分析预科班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不良学风的主要原因,并对预科班学风建设的教育对策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提高预科班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其文化方面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先辈宝贵的生活经验和人文素养,需要每个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和传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将传统文化与音乐课堂教学进行融合,落实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对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从以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新疆预科班学生英语听力的现状来探讨行之有效的英语听力策略,以达到帮助新疆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新疆高校教育肩负着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使命。古诗词教学,是面向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开设语文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仅包含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但是在诸多原因的合力作用下,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整理分析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古诗词学习、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古诗词教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经过众多磨炼因而变得更加的光彩夺目。作为当代高中教育学生的引领者,有义务承担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而中华文化在高中教育的直观体现就是语文教学,语文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学习语文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而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秘密就是融会贯通,创新融合发展才造就了当今的文化大繁荣。  相似文献   

12.
王永梅 《快乐阅读》2013,(11):12-12
中职预科班是指中考分数在550分以上的初中学生升入我校、通过三年的学习以考入高等学院学习目标的学生所组成的班级。在有着较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文化基础的中职预科班,教师以学生依不同性别、能力等因素综合编成若干小组(每组2-6人)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以过程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进入高中语文教材是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创造性突破。《乡土中国》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拓宽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入选教材的范围,加强了中华文化思想观念的社会化学习与承传教育,有利于培育和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及理性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土中国》入选教材对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拉近历史课堂与学生的距离,而且能够带动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将少数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5.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而理想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此首古诗的终点,应是学生阅读大量古诗进而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石,是小学生接触基础文化的第一课。小学语文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小学生语言表达、文字书写及写作技能,甚至关系到其一生的成长。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教学内容。现阶段,很多家长都重视对孩子外语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孩子最为重要的中华文化的传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中华文化中的古代诗词、春联、成语及其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弥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不足,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华文化,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为充实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传统文化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大量的优秀文章以及故事素材,可以说高中语文是与传统文化最为贴切的学科,因此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养。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做出几点探究,以期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同时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接受优秀道德的熏染。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学生热衷于专业课的学习,长此以往,如果只重视"一技之长",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将会成为文化缺失的一代。文章从中职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角度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渗透进行解读,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利用古诗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之感受历史文化脉搏,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弘扬传统文化美德,潜移默化,心染芝兰久自香。  相似文献   

19.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理想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此首古诗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阅读大量古诗进而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书法艺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古韵。掌握书法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由于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学习书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艺术教学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现状出发,对如何将书法艺术教学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探讨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