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逊 《游泳》2008,(3):25-28,29
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在整个游泳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训练量(距离)在全年训练量中占主要地位,长距离运动员有氧训练的量所占百分比则更多,如澳大利亚长距离运动员每周的训练计划中有氧训练的量要占到70%。近年来澳大利亚游泳训练成功经验表明。即便是短距离运动员,在赛前减量期也要重视有氧训练。而奥运会50米、1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波波夫的训练指导思想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泳是一项耐力运动,因此需要高度地发展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连云 《游泳》2013,(4):50-53
目前世界、国内泳坛教练都认为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在基础阶段中有氧训I练尤其重要。训练实践证明,在系统训练的基础阶段,对技术掌握的好坏、有氧代谢的能力水平与运动员今后专项运动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在正常训练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有氧耐力训练,培养优秀选手,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24名11~15岁年龄段的男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人,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训练前后对实验组进行200m×7多级递增负荷测试及50m自由泳专项测试,从而了解有氧耐力的训练效果,为基层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提供参考,也为改善和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耐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1):27-27
在长距离的游泳比赛中,往往是耐力好者获胜。不少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让游泳运动员进食碱性食物,可使其血液的pH值偏于碱性,有可能增加耐力。美国科学家曾对10名男子游泳队的优秀运动员做了试验测试。  相似文献   

5.
游泳运动员慢耐力训练和快耐力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运动员慢耐力训练与快耐力训练基于乳酸的阈值,这种阈值取决于在30分钟内运动员保持一定的速度,而乳酸值不发生显著上升。对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来说,这种阈值是很重要的。如果以心率来衡量,每分钟比最高心率慢10-20次,但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血乳酸的测试,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观察本队8名少儿游泳运动员中长距离有氧耐力训练中训练强度与血乳酸、血糖、尿蛋白的变化,发现有氧耐力训练中血乳酸随强度变化而呈正相关,随距离增加而降低;中长距离训练中血糖比正常升高20%-30%,但与强度和乳酸间无明显的关系;3000m及5000m有氧耐力训练后12h内尿蛋白总量虽然有所增高,但仍然在正常范围。血乳酸也可作为少儿运动员训练中控制有氧耐力训练的客观指标,并证实在有氧训练中5000m耐力训练对12-14岁小儿运动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游泳运动员的高原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庆章 《游泳》2004,(3):10-15
一、国际游泳高原训练的进程游泳是开展高原训练较早的一个项目。20世纪60年代,苏联、民主德国游泳运动员率先进行了高原训练,稍后美国、日本也加入了此行列。1964年在墨西哥加拉普城(Galapo)的游泳比赛中,美国教练员康西尔曼(Counsilman,J.)观察到墨西哥运动员在100米游泳中比其他(来自平原)运动员快3秒,他们每50米少划水0.6次;游200米时快2.7秒,每50米少划水1.6次;游1500米快21.3秒,每50米少划2.7次。由此认为,运动员经高原训练后,在适当时间参加比赛可提高竞技能力,并以长距离的幅度最明显,显示运动员的有氧能力通过高原认D练得到了发…  相似文献   

8.
对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游泳运动的发展,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把运动员的基础打好,在什么时期进行有氧训练就尤为重要。对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耐力素质是中长跑运动员的最重要的运动素质,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耐力训练的主要内容,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包括有氧基础练习、有氧问歇跑、长距离反复跑等,无氧耐力训练包括无氧间歇跑、问歇短跑、长距离变速越野跑等。  相似文献   

10.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血乳酸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手段,目前在很多运动项目进行了尝试。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及生理机制,在我们以往多次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这次赛前在昆明(海拔1890米)的高原游泳训练计划。通过比较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3周、高原训练3周、高原训练后3周共9周训练期间,高原前、高原期间和高原后的血液学参数包括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液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醛含量等的变化,和高原训练前后4mmol/L血乳酸运动强度的游泳速度与心率,发现运动员无氧阈游速增加,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乳酸耐受能力增强.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表明此次高原训练提高了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运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跟踪观察等方法,对我国长距离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整体训练负荷现状、各运动素质训练负荷结构进行研究,揭示该项目训练负荷结构特点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我国长距离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总体训练负荷没有超出该项目青少年阶段训练负荷的范畴,全年训练负荷结构安排重点突出并兼顾其他素质,应重视有氧能力对发展运动员能力的积极作用.结合实证研究发现,教练员安排青少年训练负荷结构时重视技术及功能性力量训练,耐力素质训练能够结合训练阶段安排,各单项素质负荷结构思路趋向理性化,建议速度训练应结合运动员个性化特点水平来设定负荷.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各项成绩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年龄组短距离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长距离水平则明显下降。笔者认为酿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游泳训练界一些人在我国游泳选手长距离耐力项目无法与世界先进水平抗衡的理论指导下,在儿少训练上只重视速度、短距离训练,而忽略了对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和有氧能力的耐力训练,这种认识,将会影响游泳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值得我们探讨、深思。  相似文献   

13.
中长跑是一项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较强的耐力素质、节奏性强、速度感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距离的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中长跑运动员要取得优秀成绩需进行科学的训练,而科学的训练又是建立在科学的疲劳检测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速度、耐力专项素质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在赋予各指标以不同权重基础上,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给予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在反映我国优秀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的整体信息中,各指标权重差异不大。相对而言,以75m自由泳、200m和400m混合泳专项素质所占的权重较大。另外,按照百分法制定的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专项素质评价标准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该评价标准,不仅适应于对我国优秀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的评价,同时也为评价其他水平运动员专项素质水平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长白景仙灵的临床研究表明:长白景仙灵能提高女子游泳运动员血清睾酮、血红蛋白的含量,对提高有氧耐力水平和运动后疲劳的消除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速滑大全能项目运动员耐力训练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速滑大全能项目的特点,对如何打好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基础,如何发展一般性耐力和专项耐力,如何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就具体的训练和监测指标、课型等,全面阐述了训练方法、途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特点,通过对我省高校的高水平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为期8周的专项有氧耐力训练,对比训练前、后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及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明专项有氧耐力训练对提高足球运动员体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游泳训练中的补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训练中如何更好地促进运动员机能的恢复是训练中的重要环节,针对游泳运动员的特点,在训练中进行牛磺酸复合功能性饮料的补充,并在补充前后进行有氧功率自行车的运动测试和血样的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和运动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冬训期间未出现过度疲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分析在10~12岁儿童基础训练中强化打腿训练对有氧耐力的影响,我在2006年暑假的9周训练中,对柳州市业余体校12名10~12岁游泳运动员(男、女各6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人),开展了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培养造就一名优秀的游泳运动员,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一般需要8—10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他们都要经过儿童时期的启蒙教育阶段、少年时期的全面基础训练和青年时期的专项训练的阶段。为了能在青年时期的专项训练攀高峰出成绩,我认为更要注重少年时期的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