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瑶 《现代语文》2005,(8):12-15
2003年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以下简称<新纲>)的词表在轻声词语的处理上有了一些新变化:一方面,区分"必读轻声音节"和"一般轻读、间或重读的音节",将必读轻声词语压缩到550条;另一方面,另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以下简称<必读轻声词语表>),将这550条轻声词语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以下简称<词语表>)中独立出来,更有利于使用者识记.  相似文献   

2.
魏琦 《青海教育》2010,(7):33-33
对幼儿教师来说,普通话是开展教学工作必备的工具。朗读是搞活语文教学、促进普通话推广工作、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很多幼儿师范专业的学生在用普通话进行朗读时往往存在音调不准、音色不佳、旬读不分、感情呆板等毛病,有的学生朗读时普通话中还夹杂着浓重的地方音。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师专业的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呢?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太原普通话中"语调偏误"的评分把握问题,并主要从声调偏误、轻声重读两个方面论述了太原方言区"语调偏误"的主要特征和表现,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评分把握。  相似文献   

4.
零前言0.1 助词“着”在普通话里读轻声 zhe,在青海话里读作(?)或(?),且有能加强语气、表达情感的长音与短音之别,重读与轻声之异。0.2 助词“着”在普通话里的组合规则是:“紧接动词、形容词之后。动词、形容词和‘着’的中间不能加入任何成分。”在青海话里,助词“着”还可以跟在述宾词组和疑问代词之后,具有普通话里所无,青海话里却有的特殊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5.
轻声是普通话中一种重要的音交现象,方言区的人、外国人要讲好普通话,读准轻声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轻声的语音特征及轻声的变读规律.  相似文献   

6.
轻声这种语言现象是可以被认识的,轻声词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可以掌握的.规范普通话轻声词,是加速推广普通话、方便对外汉语教学的迫切需要.规范普通话轻声词应当明确规范的性质、遵循国家标准制定发布的程序、符合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编制普通话轻声词规范,应当充分吸收已有成果,开展课题研究,突出抓好"明确性质和范围" "厘清术语与原则" "拟制草表、征求意见" "审定公布、推广试行"等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轻声论析     
轻声并不都是音变现象.在普通话的轻声系统中,有语法轻声、别义轻声和音变轻声.语法轻声是指以轻读的语音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调位.别义轻声是指以轻读的语音形式来区别语义的调位.  相似文献   

8.
轻声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普通话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普通话教学的瓶颈。本文通过对高音教学、识记轻声词语和培养轻声语感这三个方面的讨论,从而找出一些有效的普通话轻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华  李亚男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5):80-82,87
摘 普通话轻声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现象,历来受到学界重视。本实验使用Praat软件对普通话轻声进行了声学分析,用实验的方法客观说明普通话轻声音高方面的一些特征。本文主要从轻声与四声关系的角度,探讨普通话轻声的音高的特征,并通过对比汉语普通话中存在的两类双音节词——重重型双音节词和重轻型双音节词调域上的差别,分析普通话轻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蓉 《湖南教育》2002,(21):42-43
“轻声”是普通话的显著特点之一。“轻声”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不仅有区别词性、词义的作用,还可使说话人的语音面貌更规范、更地道。因此,要想提高普通话水平,就必须学好轻声。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的。一、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和感受能力,是使用者的心理直觉。要培养对轻声的语感,首先要养成用普通话进行思维的习惯。下几个例句,若用方言进行思维,对句中同形双音节词的主要感受就是意义有区别;如果用普通话进行思维,除了感受到意义有别外,还能感受到读音不同,其语感也就丰富了一些。1.…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轻声教学是语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普通话轻声教学只有针对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轻声的特质及语音教学的特征,限定其教学内容、构建其教学模式、注重其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中小学普通话语音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轻声、儿化是普通话中语流音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轻声、儿化的音变规律并加以运用 ,可使语音自然和谐 ,不生硬、不别扭 ,有利于交际。比如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 ,常把对人尊称的“先生”说成“xiānshēng”,就不符和普通话的习惯。又如读儿化韵“小孩 xiǎoháir”能表示一种亲切的感情色彩 ,而说成“xiǎoháizǐ”就没有这个情味了。因此 ,我们有必要了解轻声、儿化现象。这里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轻声和儿化现象。一、轻声、儿化区别词义、词性的功能轻声、儿化不只是纯粹的语音现象而有着重要的语音特色 ,它还跟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语读音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绍林 《宜宾学院学报》2005,5(9):109-111,121
本文指出轻声方面的分歧现象,探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重点对比分析《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轻声词语的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语的判定问题和轻声词语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轻声词也在逐渐变化,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现。有必要根据语音发展实际,确立“必读轻声词语总数减少,可轻可不轻词语总数增加”的相关原则,对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话中的轻声是一种变调情况。它由于读得轻而短,所以就失去了原先的调子。语音学家研究得出普通话中的轻声由于前面字的声调不同,后边轻声的音高也有所区别。从西安方言具体的语音图谱中观察分析得出:普通话四声后的轻声在西安方言中音高也有所区别,大概排列的顺序为:阳平(35-24)——高;阴平(55-21)——中;去声(51-55)——半低;上声(214-53)——低。  相似文献   

16.
轻声既是普通话语音的重要特点,也是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必考内容。本文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所选定的545条必读轻声词的示范性读音进行声学考察,认为轻声最主要的语音特征是音长的缩短,其次是音高和音色的变化,音强不起主要作用,并据此提出如何读好轻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编制理念和具体操作两个方面总结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的主要成绩,并从"从严处理"未能贯彻到底、 "必读轻声词"不一定"必读轻声"、轻声词语排序"言行不一"等三个方面论述其主要失误.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轻声词条的标注存在两方面问题1、同一轻声词条重复标注;2、同一轻声词条前后标音不一致.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轻声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它具有辨别意义、区别词性、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掌握轻声对于正确地朗读课文,提高普通话的表达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轻声的特点: 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有的音节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了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叫做轻声。轻声音节的音高是不固定的,其调值由它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决定。一般规律是:轻声在第三声之后最高,第一、二声之后次之,第四声之后最低。对方言区的人来讲,要把普通话说得准确、熟练,不认真掌握轻声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轻声歌唱可以使学生轻快地掌握正确的歌唱状态,可以克服学生在歌唱时的一些常见毛病,可以抒发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故从学生上一年级起就应该训练轻声说话,轻声唱歌,这样可以形成习惯,达到保护学生的声带,能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声音统一,使每个孩子唱起歌来都能感到自豪感,愉快地享受音乐课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