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对业余体校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观察,从少儿运动员兴趣、注意力、自信心与意志品质、技术以及专项身体素质的培养或训练等方面入手,归纳分析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各方面的训练(或培养)方法及注意事项。研究显示: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须把握少儿身心发展规律、注意力的变化规律及训练需求,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丰富训练的内容、形式、方法及手段,明确训练任务的目的,及时调整课堂氛围,定期组织参观高水平的训练与比赛。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1988—2016年中国乒乓球奥运会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为出发点,对我国38名奥运会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训练年限及参赛年龄进行深度分析,旨在探索影响我国奥运会夺金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结构的因素,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乒乓球奥运会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呈递增关系,男子运动员增长的幅度大于女子运动员;激烈的内部竞争机制促使奥运参赛年龄结构的成熟化;竞赛规则的改变对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科学化训练和体育价值的体现与奥运参赛夺金运动员年龄结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特定的文化、环境特点,在我国非智力因素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八一队、山东队等5个乒乓球专业队10岁至17岁的青少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性,为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和科学选材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运动员中,成就动机、运动焦虑、运动自信心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运动员中,运动热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中,运动独立性和运动坚持性两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级别运动员中,运动热情、注意稳定性和情绪稳定性三个维度有显著性差异。各级教练员根据乒乓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性,从科学选材,到有侧重的加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强化,能在科学训练中更快更好的提升乒乓球竞技水平,缩短成才周期。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运动员无论在训练还是在比赛中,其各项技战术都是在意识的支配和指挥下完成的,意识支配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训练的效果和比赛成绩。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对运动员乒乓球意识进行阐述,探讨了乒乓球意识的内涵、种类、重要性,分析了影响运动员乒乓球意识的因素,总结出运动员乒乓球意识的培养及训练要点,希望能够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运动,它的速度之快,变化、旋转之大可称举世无双。运动员在一次训练课中的收获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运动员一次课中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而促使运动员集中注意的因素,无疑在于教练员制订的训练计划及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等。从某个意义讲,在于教练员对注意规律的认识,并把注意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少儿乒乓球训练中,如何根据队员的心理特征,或有意识地注意按学生心理因素进行教学,制订教学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难度目标设置对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准确率及自我监控能力影响进行实验研究,试图探讨合理的目标设置能有效地促进运动员的接发球准确率及自我监控能力。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员在23个/min发球频数情况下接发球的准确率最高,这是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准确性的适宜频数;中等难度的目标设置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水平可以促进其接发球准确率的提高;目标设置训练可有效地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不同发球频数和不同接发球落点下的接发球准确率;运动员接发球准确性提高的进程是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目标设置训练可较好地促进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稳定发挥;目标设置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自我监控的准备性、意识性和执行性,而对计划性、方法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目标设置训练能较好地促进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影响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信息加工能力、自律的调控能力和对策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7.
分析影响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落点预测判断正确率的因素,探讨高水平、一般水平运动员和新手间在乒乓球落点预测判断上产生差异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乒乓球及早、正确的预测判断能力可能和击球落点理解有较大关系。乒乓球落点方向判断能力上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为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省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10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 ,运用聚类分析找出影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典型指标。对典型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和多因素综合评价 ,进行评价模型研究 ,研制出 1套适合浙江省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评价模型 ,为浙江省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选材评价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爽  卢萍 《拳击与格斗》2020,(2):92-92,94
乒乓球运动员的"球感"在少儿时期的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运动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基础,对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特长技术的培养与技战术的配合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明确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运动心理学、生理学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内关于心理选材的研究,分析乒乓球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一些适合基层教练员使用的评价方法:视觉知觉,动作反应的迅速性与准确性测试,视动反应时,注意力测试,应具备的神经类型,训练态度,意志品质,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探讨PNF法在乒乓球训练热身阶段中运用对于降低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改善技术动作的作用。通过对河南省的196名体育专业乒乓球专选生进行分组实验研究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乒乓球训练的热身阶段融入PNF法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改善技术动作,在乒乓球训练热身阶段中融入PNF法是一种更科学合理、系统安全的热身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运动员的发球技术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就乒乓球发球技术在第50届世乒赛中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运用体育统计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特点以及当前发球特点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乒乓球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乒乓球运动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如火如荼,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运动员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如今教练员和运动员们越来越重视步法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作用。俗话说,三分手,七分腿,由此可见众多从事乒乓球运动及乒乓球研究的人们对合理的步法运用在乒乓球运动中的重要地位非常认同。本文主要针对小跳步步法的自身特点以及在当今乒乓球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弧圈球技术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探讨,进而对小跳步步法在乒乓球运动实战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青少年乒乓球基础训练技术形成来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l、要严格制定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目标。2、要加强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能力素质的发展与培养。3、要培养好青少年打球意识。4、要加强青少年扎实牢固的基本功训练。5、抓住青少年基本技术形成阶段可塑性强的关键时期。6、青少年乒乓球比赛基本打法的技术确定要灵活运用。7、重视青少年训练的步法和重心交换练习。8、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9、现代乒乓球规则的改革与青少年训练要紧密结合。10、重视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要重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模拟训练在乒乓球训练中的训练思想、掌握对手的技战术和培养队员良好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如果在训练中能合理地把模拟训练加以运用,能对运动员获取最佳的训练效果,对运动员适应比赛更富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探讨模拟训练在乒乓球训练中的科学性对乒乓球的运动训练提供了参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特长技术进行研究,旨在提升我国乒乓球项目特长技术创新与发展。结果表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特长技术主要有8项,分别为,瓦尔德内尔横拍直握式发球技术和晃接技术、科贝尔反手侧拧技术、金泽洙步法技术、蒋澎龙加力推挡技术、格林卡反手横向拉球技术、马琳加转摆短技术和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朱世赫削中反攻技术、王皓直板横打技术。  相似文献   

17.
肩关节损伤在乒乓球运动损伤中最为常见,损伤不仅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寿命的减短,甚至给运动员的生理、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损伤的原因,并相应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旨在为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及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两个关联项群为研究对象,在南京的9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提取篮球、排球、足球以及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跆拳道为不同项群对照组,通过对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研究关联项群运动员人格特质的不同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在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系统中,研究所指的不同项群运动员其P、E、N、L量表分值大部分存在着显著差异并与对照常模存在显著差异。运动员人格特质与项群构成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对不同项群运动员人格特质的精确把握,可以作为竞赛训练中心理选材和心理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