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层培养分班依据。根据现代心理学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与学习有关的个体差异可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可变差异,可变差异就是指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习得的,是可以改变的,它的具体内容是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不变差异指的是相对于可变差异而言的较为稳定的、表现为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它难以在短时间内加以改变。可变差异即被加涅称之为“学习结果”的差异,不变差异是表现为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教学和评价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才能利用差异、改变差异、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考察了小学低龄入学儿童与适龄儿童在一、二年级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入学初期、一年级末及二年级末这三个阶段低龄入学儿童与适龄儿童在“品行”这一维度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入学初,低龄入学儿童与适龄儿童在“多动”这一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到一年级末已不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在入学初、一年级末这两个阶段低龄入学儿童与适龄儿童在“不注意-被动”这一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到了二年级末已无显著性的差异。在一年级末和二年级末这两个阶段低龄入学儿童与适龄儿童在人际地位方面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两种思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英汉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在词语、句子、篇章乃至一些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俗用法等方面都体现着诸多差异。文章尝试从英汉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句子的根本差异即:"形合与意合"、"复合与简单"、"主语与主题"、"物称与人称"四个方面来体现中西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宋一 《教学与管理》2010,(6):147-148
差异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音乐上表现出的这种差异主要有:天生乐感、听觉能力、对音乐的领悟与感受、学习态度的差异、审美心理的差异等。它不仅强调学生的个别性、独立性,而且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让他们在相互帮助中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人类增强技术与新兴的人类增强技术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差异。在对人的作用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外在间接性"与"内在直接性"、"稳定提高"与"快速高效"、"宏观整体性"与"微观系统性"的差异。在研发主体方面,存在着知识背景、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对人的影响方面,存在着增强技术的自然属性与技术属性比例、人的自主性影响、人的健康影响差异。在技术风险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危害性及不可控性的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倾听教学是在反思"讲授"教育学旨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样态。与传统教学评价不同,倾听教学评价遵循"差异逻辑",并将差异的优先性放在首位。尊重差异、理解差异、欣赏差异与促进差异是倾听教学评价观的本质。理解与促进、质性统整、协商与对话是倾听教学评价观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历来对于山水诗与山水画关系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二者的同一性。对于山水诗画差异的论述,绝大多数都将焦点集中在诗画的媒介差异上,且往往没有深入。笔者认为,山水诗与山水画除媒介差异之外,在表现内容、色彩意象表达、艺术表现上同样体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虽基于媒介差异之上,却又超越于媒介差异。  相似文献   

8.
把与来是汉语中两个最常用的助词,与前边的X构成X把和X来的结构表示约量范畴。X把与X来在表量上有一定的差异,或多于前边的X,或少于前边的X,在语言教学中,要分析X把与X来的结构差异、语义差异和地域差异,以区分两者的差别。一.X把与X来的结构差异把与来在结构的搭配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吕叔湘先生认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进程,指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年龄的差异、语言习得机制的差异、语言习得环境的差异、语言习得动机与需要的差异、语言习得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儿童母语习得理论,提出了几点关于母语自然习得应用于成人二语习得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省布依族人口的5对遗传性状的进行调查,计算出每对性状的出现率、除交叉臂外的基因频率,分析这些性状在性别间的差异,并与此前的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得出:惯用手在男女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卷舌、上眼睑皱褶、环食指长、交叉臂在男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与贵州平塘布依族比较,卷舌存在极显著差异(u=4.3704);环食指长(u=0.2213)无显著差异;上眼睑皱褶显性与贵州南部布依族(u=0.2861)比较无显著差异,与贵州侗族(u=4.0956)、湖南侗族(u=4.622)都存在极显著差异。贵州布依族的遗传性状在不同地区间有一定程度的异同,与共同起源的侗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智障儿童学习活动支持程度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序列的智障学生在基本学习活动、自我决定活动、健康与安全活动所需支持程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家庭社经水平的智障儿童在自我决定活动、健康与安全活动所需支持程度差异不显著,但在基本学习活动上差异显著;不同智力水平在基本学习活动、自我决定活动所需支持程度差异显著,但在健康与安全活动方面差异不显著;不同适应行为水平的智障儿童在自我决定活动、健康与安全活动所需支持程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与政治学在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对象与目标、假设条件与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对象与目标上,有特殊规律还是一般规律、叙述性解释还是理论性解释等的差异;在假设条件上,有时空条件还是分析标准的差异。在研究国际关系时历史学与政治学都有很多东西值得对方借鉴。  相似文献   

13.
荆楚文化与河洛文化差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楚文化与中原河洛文化存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核心文化.荆楚文化则是诞生在江汉地区的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其主源仍是河洛文化,二者存在悠久的渊源关系。然而。河洛文化与荆楚文化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地理差异、性格差异、学派差异、信仰差异及成熟差异五...  相似文献   

14.
"一量名"和"X量名"(X表示二和二以上的数目)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在句法上,做主语,"一量名"和"X量名"表现为有标记与无标记的差异;做宾语,表现为有省略与无省略的差异;做谓语,表现为有泛化与无泛化的差异。在语义上,"一量名"和"X量名"存在着单量与多量、本用与转用、指实与指虚的差异。在语用上,"一量名"和"X量名"存在着焦点位置的差异和话题功能的差异。"一量名"和"X量名"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一"的虚化造成的,但同时也和二或二以上数词的集合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高校心理健康状况的外招生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8级2012名外招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项因子均值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显著.对有阳性因子的846名外招生进行不同生源地、性别、专业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源地比较中,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在焦虑因子上,留学生与香港、澳门、台湾学生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恐怖因子上,留学生与澳门、台湾学生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精神病性因子上,香港与澳门学生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比较中,留学生与香港、澳门、台湾学生差异显著;不同性别比较中,男女学生在躯体化、偏执、焦虑因子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女生在这几个因子上均值都显著高于男生;不同专业比较中,除强迫症状因子差异显著外,其余因子都无统计意义上差异,而在强迫症状因子中,文史哲与经管法学生差异显著.建议高校应该针对不同的外招生群体,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学学习情感调查问卷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6个维度进行调查.发现:在自信心维度方面,除了不及格与及格等级之间均值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成绩等级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在成功态度维度上,除了良好与优秀等级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成绩等级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态度维度上,只有不及格生与其他各等级学生的父母态度有显著差异.在对数学用处的认识上,形成两极,不及格、及格等级与良好、优秀等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及格与及格、良好与优秀等级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数学焦虑维度上,各成绩等级学生之间数学学习焦虑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数学学习成绩等级越低,数学学习的焦虑程度就越高.与自信心维度类似,在数学学习的内在动机维度上,除不及格生与及格生的内在动机差异不显著外,他们与其他各等级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不同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测试两种工具,以中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中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性别上其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是否存在差异,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是否与学业成绩高度相关。结果表明,学习动机与策略在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男女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而学习策略无显著差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成绩成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个别化教学与差异教学的产生及发展,剖析了个别化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个别化教学与差异教学的区别和联系,指出二者在立足点、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倡导在教育实践中联合实施个别化教学与差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初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是采用《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991年版)和《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1988年版),对234名初中生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测验。研究结果发现:(1)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相关异常显著,与非智力水平相关也十分显著,且与非智力因素之好胜心相关异常显著,与抱负相关显著。(2)优生在智力上与中、差生有差异,其智商较中、差生者高;而差生在非智力上与优、中等生有差异,主要体现在抱负、好胜心与自我意识上,其发展水平比此二者皆低。(3)初中,男女生间成绩差异十分显著,女生的成绩高于男生。男女在智力、非智力总体水平上不存在差异,但在非智力之坚持性上存在差异,女生的坚持性较男生强;男生之成绩与非智力无关,而女生与之相关。男生的差异主要体现于差生与中等生之间,而女生的差异主要体现于优生与中等生之间。  相似文献   

20.
尊重学生差异、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指示器,也是基础教育实现质量提升和促进公平的改革增长点。调研发现,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同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但在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任务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以及学习评价设计等方面则很难照顾到学生差异。将差异教学落到实处的前提,是教师要更新认识,重塑学生差异观;关键在于全面而精准地识别差异;难点在于如何顺应差异,确保所有学生获得最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