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田甜 《内江科技》2014,35(9):154-155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放调查问卷、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了解24式太极拳的健身健心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与太极拳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太极拳课上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相似文献   

2.
孙传伟  庞惊宇 《科教文汇》2008,(24):286-286
在论述太极拳的特点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对太极拳的健身尤其是靠衰老功效的分析。认为太极拳能够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太极拳可以提高人体骨密度和对本身修心养性有很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具体分析了太极拳的特点,讨论分析了太极拳的生理功效,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心丘管呼吸系统,肌肉,骨、关节,以及消化系统各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24式太极拳的特点,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中老年进行教学,并分析、探讨中老年在学习24式太极拳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完整的总结了教学经验和健身功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运动康复越来越看重。太极拳由于它独特的拳理与演练规律使其具有特殊的保健和康复功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动作运动规律进行分析与整理,着眼于太极拳对人的生理即神经系统、呼吸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四方面和心理若干方面的影响对人体康复保健的医学机制与心理调节作用进行阐释,旨在结合太极拳独特的拳理和演练规律,解析太极拳在动静结合、柔和缓慢、连绵的动作中配以特有的呼吸方法,以及以意导气的方法,以动养形,养形的同时还养身养神,达到神形共养的目的、强身祛病、医疗保健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孙威  于超 《内江科技》2009,30(6):127-127
太极拳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体育健身术,兼具强身健体和防治疾病之功效。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平衡能力、肌肉力量、本体感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浅析太极拳在当今社会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之一.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体弱者练习.太极拳保健与养生文化正在适应当今社会生命现、健康现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及对人体各系统的健身养生之功效,阐述太极拳在当今医学、科学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于人类健康所独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是中华智慧的结晶,它融武术、气功、导引为一体,以其独特的养生保健功效,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释太极拳的健身与养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百年来,一直在人们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健身、养生功效,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尤其在现代紧张、快节奏的生活情况下,更能表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太极拳是健身养生的最佳手段之一,尤其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腰肌劳损、关节炎等慢性病治疗效果甚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本文就太极拳的健身与养生作用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最积极、有效的办法。它能促进青年、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能使中壮年人保持旺盛的精力,能使老年人延年益寿。体育锻炼还能防治疾病,加快康复。体育锻炼不仅具有健身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和愉悦精神。发挥健心的作用;同时,体育锻炼还能促进正确姿态的形成,改善肤色、塑造体形和矫正身体的畸形,发挥健美的作用。因而,坚持体育锻炼能收到"健身、健美、健心"的三重效果。  相似文献   

11.
街舞以体育健身为核心,以前沿流行舞蹈为素材,体现时尚、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宣泄负面情绪、并在动感音乐伴奏下的新兴体育项目。街舞被称为是唯一让人带着笑容进行训练的运动。它具有健心价值、健身价值、提高身体协调素质的功效,颇受高校大学生的追逐与喜爱,有必要在高校体育选修课的课程改革建设中列为学生的首选项目。  相似文献   

12.
顾云峰 《金秋科苑》2010,(22):222-222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社会环境的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人生价值取向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更是较之计划经济时代的青年发生了全方位的深刻演变。对于消极的一面的引导工作是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在遵循青年人生价值取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于对西部大开发以来的青年人生价值取向演变趋势的分析上,提出了解决青年人生价值取向中某些消极倾向发展趋势的措施,引导青年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晰曦 《科技风》2012,(19):173-174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制约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们要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太极拳运动的良好的国家形象;在紧紧抓住太极拳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做好太极拳技术与理论的统一与完善工作,并找出其确切的科学依据,找到太极拳这一传统文化新的立足点;整合并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的认知与理解的差异,构建完整的太极拳国际传播体系;完善太极拳国际化的运行机制,让太极拳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在新时代的困境与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对太极拳技击功能的丢失、太极拳的删减与改良、西方体育搏击的冲击等原因做了深度解析。研究认为,若想使太极拳摆脱困境就必须深度研究太极拳的技击功能、用科学理念解释太极拳的技法原理、将太极拳积极推向青少年儿童与建立太极拳文化的品牌效应等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常年习练太极拳既可强身健体,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24式简化太极拳是各高校体育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根据参考文献,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太极拳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徐俊 《内江科技》2010,31(8):156-156
早在二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题词就说过“太极拳好”,由于国家提倡,太极拳运动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各个年龄段的太极拳练习者练习国家提倡的竞赛套路的情况看,多数练习者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为了促进太极拳爱好者的练习,提高太极拳练习的层次,满足广大太极拳练习者对学习太极拳的需要,特做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7.
靳周祥 《大众科技》2008,(6):159-160
太极拳是我国社区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太极拳自身的一些特点及其特殊的医疗健身功能的分析表明,太极拳健身价值高,易练易学易推广。充分利用社区内所有可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促进太极拳的社区发展,使太极拳更好地为社区大众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8.
王广苗 《内江科技》2011,32(1):24+35-24,35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各个发展阶段的价值取向进行归纳和整理,得出结论:太极拳的价值取向与太极拳的功能密不可分,受社会、经济和主体需要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体的选择是太极拳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太极拳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为高校学生从事太极拳健身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还有利于人际关系、精神性等不良心理症状的调节和缓解。  相似文献   

20.
楚蕴源 《内江科技》2019,(4):110-111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组织了太极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然后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将其动作进行简化,从而使太极拳的学习也变得简单,使其更加容易记忆和学习,进而形成现如今的简化太极拳。当前,高校要求学生全面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在教学时,应使太极拳的教学方式简单有效,并探讨出高校体育课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课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新方法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太极拳学习的三个阶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