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儿童文学体现了成人与儿童两种审美意识的互补与融合。本文从儿童观与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儿童情趣与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儿童文学创作与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三个方面对儿童文学中的审美意识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儿童观决定儿童文学观,并进而决定儿童文学翻译观。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始于清末民初"儿童的发现",并随着儿童观的进步而发展。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共同作用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儿童观从"成人本位"走向"儿童本位",儿童文学翻译观亦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时期"儿童本位"的确立形成了"为儿童而译"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相似文献   

3.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基本精神。儿童是在游戏中长大的,喜欢游戏是儿童永恒的天性,也是儿童原始状态心理的直接显现。游戏在儿童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儿童文学要想迎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得到广大儿童读者的认可,就应该把“游戏精神”放到儿童文学的重要地位上来。  相似文献   

4.
孙建国 《教育导刊》2009,(11):57-59
本文从儿童文学精神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理念的转变、儿童文学对于素质教育的独特功能价值、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学的教育价值追求三个方面,论述了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促进儿童全面协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儿童观的转变与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观问题是儿童文学一个根本性的文化问题,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集中到一点,就是“儿童观”问题。从五四“以孩子为本位”的儿童观,到30年代“配合一切革命斗争”而形成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再列八九十年代尊重儿童个性的儿童观,它的背后是社会文化产生了变革,通过儿童观来影响儿童文学观和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晚清:儿童文化研究的新地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儿童文学研究界开始自觉进入儿童文化研究的领地,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学术动向。儿童文学本来就是儿童文化之要素,而且对儿童文化之研究有助于立体地认识儿童文学之发生与发展,有助于整体地审视儿童文学的美学世界。晚清至五四时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发轫期,也是儿童文化研究的一个新地带。  相似文献   

7.
秦文君是当今创作成绩辉蝗并广受少年儿童读者欢迎和热爱的作家,她热爱儿童,热爱儿童文学创作,把儿童文学事业视为最美的事业。秦文君完全是用一颗爱心来创作的,她重视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强调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感,能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独特的审美趣味。秦文君又完全是用一颗童心来创作的,她极力宣扬其“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强调创作目的的“为儿童”和创作原则上的“少儿视角”。  相似文献   

8.
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有着密切关系。优秀的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有着积极作用,儿童的知识层面与接受能力都决定了其自主阅读书籍的最好选择是儿童文学作品,因此,成人与教育工作者当然地要肩负起为儿童提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和引导儿童进行儿童文学阅读的责任。儿童文学是引领儿童进入阅读佳境的最好门径,它可以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驰骋想象、领悟内涵、增强思辨,学会听话说话,学会爱憎分明。在儿童文学阅读上要争取做到:全社会关心支持儿童阅读,社会和出版社要向学校和家庭提供足够可供日常消费的儿童文学作品,学校要切实进行儿童文学阅读的指导,要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儿童文学阅读。  相似文献   

9.
儿童观,是成人对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包括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跟成人的关系,儿童心理,儿童的教育等等各方面的内容。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主要是成人,而创作客体,也主要是指向儿童。正是儿童文学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成人在创作儿童文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儿童戏剧表演对儿童剧本的渴求,探讨归类于表演艺术类的儿童戏剧向儿童文学靠拢的可行性;并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你很特别》的实际搬演。研究其在儿童艺术演出及教育教材上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对于构建儿童道德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儿童文学面临作品成人化趋势严重,创作队伍和读者群的流失,儿童文学遭遇电子媒体的挤压,中小学校语文教师在儿童文学教学方面准备不足等问题。儿童需要儿童文学,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儿童文学,这就需要儿童文学作家增强历史责任感,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子媒体引导儿童进行文学消费,儿童文学的普及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早期儿童文学在短短十年的初创阶段,完成了文体样式的革新改造,尤其是儿童科学文艺与儿童戏剧两种文体的建设与外国儿童文学的积极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濮美琴 《文教资料》2008,(34):19-20
什么是儿童文学,不少专家学者下过定义.建国前,受到以"自由教育论"和杜威等"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专家学者都认为"儿童文学就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因此"凡是叫儿童文学的,必得是那些切于儿童的生活,适应儿童的要求.能唤起儿童兴趣的东西".建国后,儿童文学的概念曾一度产生很大的分歧:有以教育性为主的;有以强调儿童本位为主的;有以强调文学性为主的等等.近些年.在儿童文学的分歧争论中.又有新的概念产生:"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儿童文学的概念是一个模糊集"……本文认为.儿童文学的本质属性是儿童性和文学性.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应成为儿童研究者已是国际共识。随着多学科交叉融汇,早期倚重自然科学的儿童研究呈现一定程度的人文转向。儿童文学形象地诠释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生动地呈现儿童精神生命,审美化地勾勒出儿童发展蓝图,因此,儿童文学能成为教师儿童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但当前,我国教师儿童研究对儿童文学认知不足,对儿童文学作品利用率较低。在儿童文学视角下进行儿童研究,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想法,把握儿童兴趣,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儿童教育的误区可以归因在没有认识到儿童的精神发生现象和发生规律.没有认识到成人的精神世界是要经过儿童的精神世界的数次结构性转换才能达成.对儿童精神发生现象的无知是成人本位的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创作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的根源之一.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儿童文学创作所强调的将成人世界的"大道理"教给幼小儿童、时下流行的儿童读经运动等等,都是脱离儿童世界的.中华民族迄今在文化层面上尚未建立现代儿童观念和现代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陆敏洁 《文教资料》2014,(29):89-91
新时期江苏儿童小说有了卓越的成就,在中国儿童文学中构起了一条独特的儿童形象长廊。本文以曹文轩、金曾豪、黄蓓佳三位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为例,运用玛利亚·尼古拉耶娃《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的理论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新时期江苏儿童小说对乡土儿童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儿童文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向健全的社会的人的成长,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儿童文学对素质教育具有多个方面的独特功能价值.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语文教育的一种独特方法.在精神上和语文新课标改革理念是相通的。语文教师有必要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是主要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者要创作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必须走近儿童文化,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快乐、幻想、自由的原则。儿童文学要对儿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理应将儿童文学纳入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广东第二课堂》2013,(9):42-43
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是远离尘嚣的精英艺术,而是能够为所有人欣赏和共享的素朴的经典。《最佳中国儿童文学读本》系列共有《大地上的第一朵花》《给世界的请柬》《童年的远方》三册,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选评。细读方卫平教授为广大儿童读者精心遴选的这些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21,(4):34-37
审美能力作为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在以往应试教育中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也导致作为教育重要工具的儿童文学偏向于灌输知识,儿童感知、创造美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伴随教育改革事业的逐步推进,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本文以儿童文学对于儿童审美体系形成与培养的促进作用为研究内容,阐述儿童文学中美学价值的提升在素质教育推进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