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世纪的网络环境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将TPCK理念应用于高职教师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在明确界定TPCK概念的基础上,从高职教师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分析高职教师TPCK的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TPCK框架的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能力培养的策略,构建面向TPCK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以期对高职院校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面向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CK)理论为基础,对技工院校电气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立足PCK促进TPCK发展,通过校企合作、技术共研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坚持TPCK动态整合,开发基于表现标准的学习资源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使教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建设高素质电气专业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3.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调查部分在校高师生和中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对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教学改革,解决了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构建了面向实践、可操作性强的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对高师生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应对信息化社会挑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调查部分在校高师生和中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对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教学改革,解决了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构建了面向实践、可操作性强的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对高师生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应对信息化社会挑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TPACK是衡量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关于TPACK的研究已逐渐从一般学科拓展到具体学科。TPCL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是基于TPACK建立的针对汉语专业教师的量表。利用TPCLK对某师范院校261名汉语职前教师的调查分析发现,汉语职前教师TPCLK水平较低,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促进其与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整合;而职前参与教学实践,会对教师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CK)等有所帮助,但却无法提升他们的技术教学法知识(TPK)以及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内容知识(TPCK)。培养单位应重视ICT对基础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特定学科的职前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与方法学习,切实提升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科教学的能力基础。同时,培养单位还应重视实习环节的规划,为职前教师提供更大的空间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相似文献   

6.
电子技术专业任务导向的“先导性”实验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一线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按照传统的、单一的学科体系的课堂教学模式,既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不符合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性特色和实践性特点。电子技术这门实践性与抽象性兼具的课程,如何跳出学科体系的框架,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电气技术的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传授技术,培养能力,对职业院校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在职教师资培养的实践中,采用了任务导向的“先导性”实验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加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提出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学科微格教学训练和教育实习"三位一体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微格教学视频点播评价平台和院校协作共同体多种途径,共同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为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能力是现代教师专业化的需要,也是教师终身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应通过加强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以及加强教育实习指导来培养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中的应用与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中职专业课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如何运用于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计算机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课堂组织与学习环境的整合、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整合。在整合中要注意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学科课程整合,构建专业化的面向应用的教学体系,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但在教学设计和确定课程目标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引,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教学评价认识等方面存在不足。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展校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实施校企联动,创新教师培训和学生培养模式;增强教师反思教学意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制定和实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规模、素质和结构、培养体系和聘用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的师资队伍,我国应进一步重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质量标准,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创新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轨的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以独立设置职技高师为核心,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相衔接的半封闭、半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应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资培养的特点,充分认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并逐步建立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适应向开放式师资培养模式转轨.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类型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类型,要培养高质量高职人才,必须聚焦学生的职业能力定位和培养。目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定位模糊,缺乏有效的培养方法,对此,高职院校应树立能力本位育人观,构建高质量高职人才能力模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立体化思政教育体系和结构化“双师”队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质量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为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应突出自身特色,从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突出能力、职业本位性、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课程与教学体系等方面,全面构筑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效果,从研究与思考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概念出发,结合2008国家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探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可以尝试构建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构成体系及培养途径,有益于提高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可以促进高职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7.
考核评价教师,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需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要发挥教师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不仅要考核教师的常规教学情况,还要考核其实践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动手能力和使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的能力,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职计算机实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训是高职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在课时分配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课程性质合理分配实训课时.在实训前,首先根据培养目标对课程专项能力进行分解,确定实操核心能力;实施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以用促学;评价与考核时强调以能力为准绳.  相似文献   

19.
对台湾技职教育师资培育的历史发展、内容以及实施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可供中国大陆职教师资培育借鉴的经验,即:科学化、具体化的职教师资培育政策设计;实施“教师赴业界研习方案”和“双师制度”,实现校企优势资源“双向”沟通;建立、健全职教师资专业标准,引入产业界专家入校任教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对于专业名称、专业内涵、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职业能力的规定都不明确,而且也没有在国家层面形成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框架,严重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因此,要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性为主线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实现高职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