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天琴"是中越边境壮族民间用于祭祀及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的一种乐器,对壮族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野考察,从天琴的实体、演奏、精神及演变揭示壮族天琴喻天的文化内涵,并提出壮族天琴文化促进和谐自然观的形成、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个体素质的发展以及形成创造性的文化环境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天琴是中越边境广西段一带壮族偏人、傣人民间祭祀活动中的专用法器。笔者首先概述了天琴的来历和使用情况,然后着重比较分析了偏人、傣人天琴的共性和差异性,最后对天琴祭天仪式的展演进行了文化解读,得出结论:偏人和傣人的天神信仰来自古老的传说,无一例外地承担起了浓厚的传承原始宗教仪式符号的重任。天琴祭天仪式传承的“合理性”来源于信士们的人生命运信仰。两族群的原始宗教仪式不仅考达人们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和美好愿望,也成为了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龙州壮族的天琴弹唱与越南侬族、岱族的天琴弹唱,在文化特征上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表现内容和演绎方式上二者则各有特色。对两种天琴音乐文化做比较深入的研究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越不同民族的音乐艺术,促进中越以至东盟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政府等方面的原因,龙州天琴文化在发展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龙州天琴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从建构具有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景区和建立相应保护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龙州天琴文化是广西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改良和演变后的龙州天琴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对东盟博览会展具有三方面的启示,这三方面的启示对于倡导东盟博览会展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挖掘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东盟博览会展的路子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传唱已逾千年的天琴是骆越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民族最具有标志性的文化艺术品牌。2007年1月,天琴艺术被列入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琴作为非遗艺人纯手工打造的弹拨弦鸣乐器。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中外观众喜爱。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金葵天琴艺术团2015年3月成立,以"传承民族艺术,弘扬天琴文  相似文献   

7.
“音乐与舞蹈”模块是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块课程虽然被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但是受传统学院派教材的影响,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民族音乐、舞蹈上,而极具地方特色的天琴舞蹈未被提及,教学内容有待完善。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出发,让学生了解天琴的历史背景,引入天琴舞蹈,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播。相关教育部门及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将民族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发挥天琴舞蹈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琴在周人的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周人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的琴用途颇多,体现在礼仪方面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用于相处之礼,将琴作为交际工具;二是用于敬神之礼,将琴作为祭祀用具。  相似文献   

9.
历史悠久的古城常熟,和中国的古琴有着极深的渊源。经过对常熟的虞山古琴文化的实地考察,明确应该加强常熟古琴文化的弘扬和开发。政府应加强引导,社会应该合力培养古琴专业人才,让常熟古琴文化既"留下来",同时又"走出去"。  相似文献   

10.
琴人形象在明清琴乐小说中发生了诸多新变,其文人身份得到认同与凸显:琴人由超现实人物大量转为现实中人,在精神域场展现了文人气质和文人品格,神秘性逐渐隐退;琴人形象塑造出现意境化倾向;古琴作为雅化和衬托琴人品格的人文环境备受关注,是文人沟通天地的精神载体和文人身份的表征,“琴挑”也成为男性文人追求情爱的惯性模式.以上新变,是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天下》乃《庄子》全书之最后一篇。对于《天下》是否为庄子所作,历来争论不休,而从《天下》篇所描绘的“内圣外王”之理想人格与庄子内七篇中的理想人格相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天下》乃庄子所自作。  相似文献   

12.
天钧,首见于《庄子》,历代学者多释其为“自然均平”,有失其义。实则天钧取喻于陶钧,指自然造化,即天地万物及其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3.
《韩非子·初见秦》是《韩非子》中的第一篇,但该文又同时出现在《战国策》中。因此关于这篇文章产生的年代以及归属等问题便产生了争议。根据文中的避讳现象以及所使用的一些名称,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等进行分析,《韩非子·初见秦》应产生在秦庄襄王时期。  相似文献   

14.
biángbiang面秦人最喜爱的一种面食,“biáng”字。作为表达声音的字充分体现了秦人的强音特点,这个字由十个文化元素组成.包含了秦人秦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向人们传达出秦人特有的文化信息,并承载着秦人的精神和品格。所以,biáng字就是秦人在秦地借助秦音创造出来的充分反映秦人性格品质的秦字。biángbiang面是遍布秦地独有的地方面食,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biángbiang面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相似文献   

15.
田锡年谱     
田锡(940--1003),宋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奏议,在太宗、真宗朝就声震朝野,是一心系国家、关注民瘼的直臣。他的诗,既不似“西昆体”的艰涩难喻,也不像“元白体”的浅俗伤雅,在宋初诗坛独树一帜。而且他还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先行者。他殁后,范仲淹撰墓志,司马光作碑阴,苏轼序其奏议,为之操笔者皆一代伟人,其为世重若此。本文从数十种文献中勾稽出田锡的生平资料,予以考订、排比,对其作品作了系年,对其父、祖、曾祖及其子女的事迹亦有所涉及,是一篇资料翔实的编年体传记。  相似文献   

16.
田单三论     
田单是战国时齐国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他坚守孤城,成功复齐以及复齐之后的军事实践,在兵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他的用兵特点中有不少值得总结的闪光之处,给历代兵家以诸多教益;特别是他最终不得不挂冠而去,离齐赴赵的曲折经历,更是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7.
田雯是清康熙朝名臣,为官清廉,颇有政绩,深得康熙赏识信赖,且著述颇丰,其诗以“奇丽”著称,几与王渔洋齐名。本文依据《蒙斋年谱》、《蒙斋续年谱》等历史文献资料,对田雯人生轨迹特别是对其早年坎坷经历,中年督学江南、巡抚江宁、贵州的主要行年事迹进行了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8.
秦将官吏管理和监督制度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得到充分验证。学界从简牍出发对秦时官吏犯罪及惩罚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官员法律责任的种类及惩处上,本文从睡虎地秦简出发对秦时官员问责制从问责事由、问责惩处方式及遵循原则、实行问责制后的效果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秦穆公与秦繆公本是一号。即秦穆公为其本来的谥号。先秦之时,多口口相传,以致将秦穆公误读为秦繆公。后来之人,不加分析,于史书之中杂乱称之。而至战国末期,随着谥法的完善时,将其硬套入后来完整的谥法之中。这样,竟然使秦繆公之称成为秦穆公的代名词,而引起后人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